A.政策 B.法规 C.责任 D.生态 E.联盟
A.人口总数 B.女性人口 C.育龄妇女数 D.年平均人口数 E.年活产数
A.促进子宫复旧,有利于产后康复 B.哺乳期闭经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 C.可以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D.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症 E.经济实惠
A.年龄别体重 B.年龄别身高 C.身高别体重 D.胸围 E.头围
A.含维生素D多 B.含钙多 C.钙磷比例适宜 D.含磷多 E.含铁少
A.初潮年龄与经济水平有关 B.初潮年龄与营养状况无关 C.各国各地少女初潮年龄不同 D.初潮来临是女孩性发育的一项重要标志 E.初潮后1~3年,月经周期常不规则
A.各种农药对妇女的毒性大小和作用各异 B.大多农药一般接触下,不表现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 C.部分农药或其所含杂质,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 D.农药不进入消化道,就不会有危害 E.妇女妊娠期和哺乳期应避免接触农药
A.骨骼系统 B.淋巴系统 C.神经系统 D.生殖系统 E.循环系统
A.早餐安排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B.学龄儿童采用四餐制 C.晚餐距睡前1小时 D.晚餐安排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E.每次进餐时间为40分钟
A.突增 B.发育 C.成熟 D.分化 E.生长
A.20%~30%,12%~15%,50%~60% B.12%~15%,20%~30%,50%~60% C.50%~60%,20%~30%,12%~15% D.12%~15%,50%~60%,20%~30% E.50%~60%,12%~15%,20%~30%
A.1克 B.2克 C.3克 D.4克 E.5克
A.离差法 B.曲线图法 C.百分位数法 D.相关回归法 E.身高标准体重
A.运用策略的方法 B.开展工作的主体 C.制定的工作目标 D.动员对象的层次 E.解决健康的问题
A.2008年2月28日 B.2008年6月1日 C.2009年2月28日 D.2009年6月1日 E.2009年12月1日
A.圆韧带 B.骨盆漏斗韧带 C.主韧带 D.子宫阔韧带 E.卵巢固有韧带
A.1~2个月孕激素治疗,使子宫内膜定期转化为分泌期并撤退性出血 B.月经来潮时应用雄激素,以减少出血 C.1~2个月雌激素治疗,使患者定期撤退性出血 D.应用氯米芬促进排卵,调整周期 E.雌激素、孕激素序贯疗法
A.患该病的人组成 B.未患该病的人组成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组成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组成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组成
A.免疫功能差 B.鼓膜发育不良 C.咽鼓管宽、短 D.外耳道经常发炎 E.给婴儿洗脸时水进入中耳
A.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B.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C.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 D.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 E.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
A.超常 B.中等 C.低下 D.中上 E.难以判断
A.胎盘激素 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雌激素 D.孕激素 E.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A.社会 B.学习 C.倾向 D.促成 E.强化
A.基本药物的供应 B.合理营养和安全饮用水的保障 C.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D.改善健康的公平程度 E.保护精神健康
A.30分钟内 B.60分钟内 C.2小时 D.24小时 E.顺其自然
A.及早确诊妊娠 B.筛查危险因素 C.防病、防致畸 D.进行孕期保健指导 E.系统产前检查
A.围婚期保健 B.孕产期保健 C.性保健 D.计划生育 E.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卫生宣传 D.社会动员 E.社会参与
A.停经 B.子宫停止增大 C.妊娠试验由阳性转阴 D.阵发性腹痛 E.少量阴道流血
A.观察性研究 B.真试验 C.类实验 D.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E.社区随机对照试验
A.生长发育良好 B.营养状况不良 C.怀疑脑发育不良 D.怀疑克汀病 E.怀疑脑积水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粒细胞 E.单核细胞
A.增强体质 B.疾病的康复 C.提高智力 D.培养运动员 E.促进发育
A.女孩进人青春期较男孩早 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C.青春期是心理上发生巨变的时期 D.神经内分泌调节相当稳定 E.青春期是生理上发生巨变的时期
A.实行一种干预措施 B.侧重于改变人们知识的结构和态度 C.实现特定健康行为目标的一种手段 D.和传统上的卫生宣传并无两样 E.卫生知识的单项传播
A.宫口扩张3cm或3cm以上可行人工破膜 B.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 C.破膜应在宫缩期进行 D.破膜后术者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再将手指取出 E.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
A.14~16周 B.16~18周 C.18~20周 D.20~24周 E.24周以上
A.异物刺激子宫内膜产生非细菌性炎症反应,不利于胚胎发育 B.通过异物的局部效应发挥作用 C.机械作用,阻止孕卵着床 D.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 E.刺激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影响孕卵着床
A.调查法 B.投射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E.访谈法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物理因素 D.精神因素 E.化学因素
A.神灵主义 B.自然哲学 C.机械论 D.生物 E.生物-心理-社会
A.婴儿死亡率 B.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C.发病率 D.生活质量指数 E.平均期望寿命
A.自我意识是认识的特殊形式 B.幼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 C.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 D.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及周围人关系的认识 E.青春期后期自我意识逐步达到稳定和成熟
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特征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以上说法都不对
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C.严重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D.严重遗传性疾病、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E.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A.病人 B.非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人群 E.个体
A.麻疹 B.色盲 C.天花 D.直肠癌 E.心肌梗死
A.医生甲 B.医生乙 C.医生丙 D.医生丁 E.以上都不是
A.铅 B.苯 C.汽油 D.甲醛 E.噪声
A.骶岬 B.骶骨 C.坐骨结节 D.坐骨棘 E.坐骨切迹
A.性卫生知识的教育 B.生育知识的教育 C.有关婚配、生育保健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D.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E.有关传染病防治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A.两总体均数不等 B.两总体均数相等 C.两总体方差不等 D.两总体方差相等 E.以上都不对
A.加强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教 B.合理膳食,适宜的体育锻炼 C.监测自身健康状况 D.定期注射免疫疫苗 E.科学的使用激素补充疗法
A.t检验 B.卡方检验 C.单侧检验 D.双侧检验 E.配对检验
A.宫缩时胎儿缺氧 B.娩出过程中可导致产伤 C.操作不当可造成头颅血肿 D.胎儿出生后呼吸系统会有较大变化 E.出生后胎儿的重大变化不包括循环系统的变化
A.有生殖能力 B.有满意安全的性生活 C.能自主决定是否生育 D.能自主决定生育间隔 E.哺乳期不需要避孕
A.强度 B.普遍性 C.时间顺序 D.合理性 E.特异性
A.基础体温呈双相型 B.更年期和青春期妇女多见 C.子宫内膜分泌不良 D.阴道涂片示中、高度雌激素影响 E.FSH降低,无LH高峰
A.潜伏期长 B.特异性弱 C.联合作用明显 D.广泛存在 E.针对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