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瘦高者基础代谢低于矮胖者 B.体表面积大者基础代谢低于体表面积小者 C.男性基础代谢高于女性 D.老年人基础代谢高于年轻人 E.孕妇、儿童基础代谢相对较低
A.果糖 B.木聚糖 C.乳糖 D.核糖 E.麦芽糖
A.二硫键 B.共价键 C.氢键 D.肽键 E.离子键
A.蛋氨酸 B.丙氨酸 C.色氨酸 D.亮氨酸 E.精氨酸
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蛋白质提供热能受到限制 C.机体氮平衡受到限制 D.蛋白质分解代谢受到限制 E.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
A.饥饿 B.进食低质量蛋白 C.生长发育 D.糖尿病 E.健康成人
A.粪氮 B.尿氮 C.皮肤中排泄的氮 D.毛发及其他途径排泄的氮 E.潴留氮
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B.油酸 C.亚油酸 D.二十碳五烯酸(EPA. E.α-亚麻酸
A.胆固醇 B.三酰甘油 C.磷脂 D.油脂 E.糖脂
A.胰腺、胆囊 B.胆囊、小肠 C.胃、小肠 D.胰腺、小肠 E.胃、胰腺
A.体格的影响 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C.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影响 D.环境条件的影响 E.不同年龄的影响
A.1:(200~500) B.1:(2000~5000) C.1:(20000~50000) D.1:(200000~500000) E.0.01%~0.02%
A.0.5~1年 B.1~2年 C.3~5年 D.6~9年 E.10~12年
A.150μg B.5mg C.15mg D.60mg E.100mg
A.<100μg B.100~150μg C.150~200μg D.200~300μg E.>300μg
A.钙 B.维生素E C.EPA D.DHA E.花生四烯酸
A.血清维生素A水平测定 B.改进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MRDR) C.视觉暗适应功能测定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 E.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CIC.
A.骨质软化症 B.佝偻病 C.关节腔积液 D.手足痉挛 E.骨质疏松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A.>20mg为正常,<3mg为缺乏 B.>100mg为正常,<3mg为缺乏 C.>10mg为正常,<3mg为缺乏 D.>30mg为正常,<10mg为缺乏 E.>50mg为正常,<6mg为缺乏
A.牛磺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丝氨酸 E.蛋氨酸
A.蛋白质缺乏 B.真菌感染 C.维生素B1缺乏 D.核黄素B2缺乏 E.维生素PP缺乏
A.维生素C B.维生素E C.烟酸 D.叶酸 E.B族维生素
A.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B.机体钙水平 C.肠腔中钙浓度 D.肾上腺素的水平 E.激素水平
A.谷类为主 B.平衡膳食 C.多吃蔬菜 D.少吃肥肉和荤油 E.饮酒限量
A.0.1% B.0.01% C.0.001% D.0.0001% E.1.0%
A.乳化脂肪 B.水解淀粉 C.水解蛋白质 D.促进胃液分泌 E.结合葡萄糖
A.食管 B.胃 C.小肠 D.结肠 E.口腔
A.淀粉 B.多糖 C.寡糖 D.糊精 E.单糖
A.碳 B.氢 C.氧 D.氮 E.磷
A.9% B.26% C.3% D.36% E.46%
A.24g B.64g C.25g D.18g E.36g
A.以酪氨酸为1计算而得 B.以赖氨酸为1计算而得 C.以丙氨酸为1计算而得 D.以色氨酸为1计算而得 E.以缬氨酸为1计算而得
A.构成机体组织 B.抗生酮作用 C.节约糖类 D.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能量 E.合成胆固醇的材料
A.65g/d B.75g/d C.85g/d D.95g/d E.105g/d
A.低聚糖 B.蔗糖聚酯 C.膳食纤维 D.果胶 E.乳糖
A.三酰甘油是由胆固醇和脂肪酸组成的 B.三酰甘油是由甘油和磷脂组成的 C.三酰甘油是由类脂和胆固醇组成的 D.三酰甘油是由脂肪酸、糖脂和类固醇组成的 E.三酰甘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
A.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能量 C.促进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促进矿物质的利用 E.抗生酮作用
A.3% B.6% C.10% D.15% E.30%
A.禽肉 B.动物肝脏 C.豆油 D.花生油 E.鱼、贝类
A.2分子葡萄糖 B.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 C.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 D.1分子果糖和1分子半乳糖 E.2分子半乳糖
A.1~3个 B.3~5个 C.3~10个 D.2~4个 E.6~8个
A.麸皮 B.水果 C.蔬菜 D.畜肉 E.鱼、贝类
A.糖类 B.膳食纤维 C.维生素 D.矿物质 E.微量元素
A.2390kcal B.239kcal C.23.9kcal D.2.39kcal E.0.239kcal
A.4kcal B.8.35kcal C.9kcal D.14kcal E.16.7kcal
A.1%~3% B.5%~6% C.8%~10% D.10%~15% E.30%
A.钙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E.维生素A
A.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 B.维持酸碱平衡 C.构成氨基酸的重要物质 D.提供能量 E.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A.碳酸钙 B.磷酸钙 C.羟磷灰石 D.羟钙灰石 E.混溶钙池
A.粮谷食物 B.瘦牛肉 C.鸡肉 D.牛奶 E.沙棘
A.脚气病 B.佝偻病 C.溶血性贫血 D.维生素C缺乏病 E.巨幼红细胞贫血
A.碱性环境中稳定 B.酸性环境中不稳定 C.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分解 D.有亚硫酸盐存在时易分解 E.有Cu2+、Fe3+存在时易被破坏
A.维生素C在胃中被吸收 B.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败血症 C.维生素C不能在人体内合成 D.维生素C可以为大脑提供能量 E.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谷类食物中
A.抗坏血酸 B.抗脚气病因子 C.泛酸 D.尼克酸 E.生物素
A.蛋白质 B.维生素A C.叶酸 D.乙醇 E.钙
A.升高 B.不变 C.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 E.不规则变化
A.10% B.20% C.30% D.40% E.50%
A.脂肪 B.动物蛋白 C.含磷化合物 D.葡萄糖 E.含硫化合物
A.碘 B.维生素B C.必需脂肪酸 D.蛋白质 E.维生素B1
A.汗液 B.尿液 C.胆汁 D.唾液 E.皮肤
A.降钙素 B.24h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 C.尿钙 D.尿肌酐 E.血钙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 C.禽肉 D.单糖 E.草酸盐
A.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B.可在体内代谢中消失 C.分布较均匀 D.随年龄增长,元素间比例变动较大 E.可提供能量
A.α-生育酚 B.β-生育酚 C.γ-生育酚 D.δ-生育酚 E.三烯生育酚
A.多谷氨酸叶酸 B.单谷氨酸叶酸 C.二氢叶酸 D.四氢叶酸 E.亚甲基四氢叶酸
A.0.6~0.9g B.0.6~0.9g C.1.2~1.5g D.1.5~1.8g E.1.8~2.0g
A.6% B.10% C.16% D.20% E.26%
A.动物脂肪 B.动物蛋白 C.糖类 D.维生素 E.无机盐
A.蛋白质生物价高的食物 B.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C.蛋白质生物价低的食物 D.氨基酸评分低的食物 E.谷物蛋白质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6 E.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