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患者用过的物品及病室应消毒 B.分泌物、排泄物等应消毒后处理 C.精密仪器用后可不用消毒 D.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E.经医生下达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A.健康信念模式属于行为干预理论主要的理论模式 B."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接受卫生保健等知识的过程 C."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对接受的新知识采用积极态度并建立健康信念 D.健康信念模式首先应充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健康行为的严重性 E.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A.who,what,when B.what,when,why C.who,what,which D.what,when,where E.when,where,which
A.白假丝酵母菌 B.双歧杆菌 C.大肠埃希菌 D.棒状杆菌 E.克雷伯杆菌
A.沟通渠道不恰当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E.组织结构不合理
A.肺炎克雷伯菌 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E.洋葱伯克霍德菌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实行科学化管理 C.调动人的积极性 D.体现公平的分配制度 E.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
A.健康教育是简单的信息传播 B.卫生宣教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 C.卫生宣教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D.健康教育具备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E.健康教育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事件的中心任务服务
A.应激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 B.应激多用于协调矛盾,解决冲突 C.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D.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E.应激指个体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社会适应
A.一度失调 B.二度失调 C.二重感染 D.菌群交替症 E.定位转移
A.病原微生物 B.细菌繁殖体 C.芽胞 D.真菌 E.真菌孢子
A.灭菌包的上层 B.灭菌包的中上层 C.灭菌包最难灭菌的部位 D.灭菌包的中下层 E.灭菌包的下层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民主方法 D.思想教育方法 E.社会心理学方法
A.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反馈机制 B.目标设定、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 C.目标设定、执行阶段、总结评估 D.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 E.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
A.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B.护士个别需要得到照顾 C.团体凝聚力提高 D.护士长与护士关系融洽 E.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A.科学管理理论 B.权变理论 C.群体力学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E.人本原理
A.see看见 B.seeing看见 C.sense感觉 D.stimulus刺激 E.stimulate刺激
A.年纪越小,其行为可塑性越大 B.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 C.受遗传、学习的主要影响 D.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 E.体现人类行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双重作用
A.生态环境 B.医疗卫生 C.意外事件 D.基因性状 E.法律法规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A.知识 B.技能 C.态度 D.信念 E.行为
A.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的水痘 B.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症表现 C.创伤产生的炎症表现 D.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E.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A.腹腔镜 B.穿刺针 C.脏器移植物 D.麻醉机管道 E.活体组织检查钳
A.接触传染病患者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后 C.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D.脱手套前 E.进入和离开ICU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细胞膜的合成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A.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中层管理者制订 B.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C.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D.时间一般在1~5年,由中层管理者制订 E.时间一般在1~5年,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A.护理工作有计划和评价,患者得到较全面的护理 B.患者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增加 C.加强了护患的沟通合作 D.有利于提高护士操作熟练度 E.节省人力和经费
A.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构成 B.由个体和群体目标构成 C.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D.由主观和客观环境构成 E.组织构成
A.权责对等 B.视能授权,密切关系 C.合理合法,团结力量 D.监督控制,谨防错误 E.让别人做原本属于自己的事
A.发送者障碍 B.接收者障碍 C.沟通通道障碍 D.解码障碍 E.反馈障碍
A.系统管理原则 B.责、权、利一致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用人之长原则 E.激励原则
A.咨询 B.访谈 C.交谈 D.劝服 E.劝说
A.阻止细菌定植 B.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C.明确和适当治疗患者的潜在病灶 D.采用全部去污染 E.实施传染性隔离
A.自学 B.临床实践 C.全脱产学习 D.长期半脱产 E.读书报告会
A.信息源指发出信息的人 B.反馈是信息沟通的逆过程 C.解码包括接收和译码两个环节 D.编码是发送者将信息译成接受者能理解的符号 E.传递信息是通过某种通道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A.目的不明,导致信息内容不确定 B.表达模糊,导致信息传递错误 C.选择失误,导致信息误解 D.过度加工,导致信息模糊 E.言行不当,导致信息理解错误
A.必须完成的目标 B.最重要的目标 C.较重要的目标 D.很想完成的目标 E.不太重要的目标
A.循证护理观 B.护理程序 C.整体护理观 D.护理价值观 E.护理服务观
A.细菌 B.病毒 C.衣原体 D.螺旋体 E.支原体
A.免疫功能降低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C.慢性病诱发 D.插管或介入治疗 E.细菌结构变化
A.谈话内容不要过多 B.加强评论和表态 C.多用描述性语言 D.耐心倾听 E.认同对方的问题和处境
A.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72小时后发生 B.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D.新生儿在产后获得的感染 E.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A.电子会议法 B.头脑风暴法 C.名义集体决策法 D.德尔菲法 E.集体讨论法
A.同期控制的统计指标 B.反馈控制的统计指标 C.定期控制的统计指标 D.前馈控制的统计指标 E.日常控制的统计指标
A.建立完整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 B.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C.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数据化 D.质量控制标准应人性化 E.强调综合控制、系统地控制
A.准备会议内容 B.安排与会人员的要求 C.选择会议规程 D.确定会议议题 E.报道会议消息
A.目标冲突 B.认知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破坏性冲突 E.程序冲突
A.每两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每3周一次 D.每月一次 E.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A.350~400 B.420~450 C.480~510 D.403~432 E.202~216
A.呼吸机的湿化器使用无菌水 B.防止冷凝水倒流 C.管道视情况定期更换 D.做好气道护理 E.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A.每平板细菌数≥5cfu B.每平板细菌数≥10cfu C.每平板细菌数≥15cfu D.每平板细菌数≥20cfu E.每平板细菌数≥30cfu
A.诱发某种行为的因素 B.产生某种行为的愿望 C.使行为动机得以实现的因素 D.激励行为维持、发展的因素 E.形成某种行为所必需的社会条件
A.20世纪40~70年代 B.20世纪40~60年代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30~40年代 E.20世纪20~30年代
A.共同维护患者利益和社会公益 B.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C.彼此独立,互不干涉 D.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E.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A.2学时 B.3学时 C.4学时 D.5学时 E.6学时
A.管理活动中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B.管理活动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 C.管理活动中要把握全局、总体规划 D.管理活动中要注意讲究实效 E.管理活动中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A.健康教育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B.健康教育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C.健康教育已初步形成了理论和方法体系 D.健康教育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E.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A.单向性 B.广泛性 C.速度慢 D.公开性 E.超越性
A.乙型肝炎病毒-中水平以上消毒法(含中水平) B.真菌孢子-高水平消毒法 C.亲脂病毒-高水平消毒法 D.螺旋体-低水平消毒法 E.分枝杆菌-中水平消毒法
A.整分合原则 B.弹性原则 C.行为原则 D.反馈原则 E.能级原则
A.手势 B.触摸 C.面部表情 D.仪表服饰 E.点头
A.10min B.15~20min C.25~30min D.35~40min E.45min以上
A.对自己是否能表现某种行为的信心 B.个体对目标的行为或表现的控制力 C.个体对结果的价值观 D.期望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E.能表现出某种行为的知识和技能
A.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B.高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高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 E.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A.劝告 B.轻视 C.刺激 D.劝服 E.说教
A.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 B.接纳性的态度、坦诚的态度 C.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 D.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坦诚的态度 E.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坦诚的态度
A.对甲型肝炎患者实行消化道隔离 B.患者的餐具应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10分钟 C.废弃物应进行焚烧 D.接触甲型肝炎患者前后可用0.5%氯己定醇消毒双手 E.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可用过氧乙酸按1g/m3熏蒸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E.爱和归属的需要
A.80% B.90% C.70% D.60% E.85%
A.将适当载体染以一定量的特定微生物,用于指示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制品 B.接种了一定量特定试验微生物的载体 C.对特定的灭菌过程有特定抵抗力的试验菌(毒)株 D.用于对消毒或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的指示物 E.生物菌片
A.食管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 B.术前各项准备的意义及配合要点 C.应用数字表达疼痛的方法 D.练习胸式呼吸的方法 E.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目的和意义
A.散发流行 B.暴发流行 C.大流行 D.水平流行 E.流行
A.一次谈话可以尽可能多地涉及多个主题 B.重点内容应适当重复 C.谈话的速度要适中 D.在谈话过程中可以适当停顿,以给对象思考、提问的机会 E.注意对方的反馈
A.插入"是的"等语言 B.点头 C.微笑 D.沉默 E.插入"是吗""哦"等语言
A.长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指令性计划 D.整体计划 E.局部计划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思想教育方法 D.经济方法 E.社会心理学方法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者 C.控制感染源 D.消灭感染源 E.进行集中消毒处理
A.非语言沟通技巧 B.沉默技巧 C.交谈技巧 D.开放式提问技巧 E.行为训练技巧
A.干预后高血压人群对疾病的看法 B.高血压人群对各种干预活动的参与情况 C.干预后高血压人群的行为是否发生改变 D.高血压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 E.干预后高血压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A.下排气、预真空和正压排气法三种 B.下排气、预真空两种 C.下排气一种 D.预真空和正压排气法两种 E.预真空一种
A.消毒时间应≥30分钟 B.臭氧发生器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为臭氧 C.要求臭氧浓度≤20cfu/m3 D.主要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 E.温度、湿度、pH等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A.市售铝饭盒与搪瓷盒 B.带通气孔的器具 C.全棉布 D.一次性无纺布 E.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
A.团体决策 B.个体决策 C.战略决策 D.战术决策 E.程序化决策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E.协调
A.病因预防 B.临床前期预防 C.临床期预防 D.疾病早期预防 E.症状明显期预防
A.护理学科 B.综合应用学科 C.交叉的边缘学科 D.教育学科 E.人文学科
A.患者洗澡、更换清洁衣裤 B.个人用物经消毒后方可带出病区 C.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 D.室内空气可用喷洒消毒 E.病床、桌椅用消毒液擦拭
A.原发性单纯疱疹 B.口腔感染 C.口腔真菌感染 D.以上感染均存在,属三次医院感染 E.以上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