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营养不良 B.肠源性青紫症 C.腹泻 D.白细胞增高 E.全身麻痹
A.居民营养状况与发育状况 B.第二代发育趋势及原因分析 C.各种人群中有倾向性的营养失调趋势 D.个别地区烟酸缺乏与维生素C不足问题 E.与营养有关的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料方面的分析
A.弥补某些食品天然营养成分的缺陷 B.补充食品加工损失的营养素 C.使某些食品达到特定目的的营养需要 D.使食品具有某种色泽和特殊口味 E.强调维生素强化
A.平均需要量(EAR) B.推荐摄入量(RNI) C.适宜摄入量(AD D.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RDA. 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A.有计划 B.有预见 C.有组织 D.有系统 E.有评价
A.消化液分泌增加 B.胃肠胀气及便秘 C.胃肠蠕动减慢 D.恶心、呕吐 E.对某些钙、铁、维生素B及叶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A.1000mg和2000mg B.1000mg和1200mg C.800mg和1000mg D.800mg和1200mg E.1000mg和1500mg
A.5次 B.4次 C.3次 D.2次 E.1次
A.蛋白质 B.磷脂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钙
A.乳糖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维生素D E.氨基酸
A.葡萄糖 B.果糖 C.直链淀粉 D.支链淀粉 E.磷酸
A.蛋白质分解 B.咸度增加 C.亚硝酸盐增加 D.水分减少 E.调味品分解
A.谷氨酸 B.色氨酸 C.天冬氨酸 D.半胱氨酸 E.亮氨酸
A.红细胞凝血素 B.异黄铜 C.抗生物素蛋白 D.硫胺素酶 E.胆固醇
A.钙 B.铁 C.锌 D.钾 E.碘
A.以碳水化合物供能为主 B.以蛋白质和脂肪供能为主 C.糖原异生作用增强 D.食盐的需求量增加 E.维生素D需求量增加
A.提供适宜的营养素 B.供给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食物 C.推广保护性膳食 D.改进烹调技术 E.加强个体防护
A.增加维生素C B.多摄入果胶 C.脂肪供给量占总能量的25%以上 D.供给优质蛋白质 E.增加叶酸摄入量
A.25%~35% B.30%~35% C.55%左右 D.12%~14% E.40%~50%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霉变甘蔗中毒 C.赤霉病麦中毒 D.四季豆中毒 E.杏仁氰苷中毒
A.潜伏期短 B.人与人之间传染 C.一种与食物相关的慢性病 D.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 E.无明显季节性
A.革兰阴性菌 B.中毒食品以发酵玉米面为主 C.通过产生米酵菌酸引起中毒 D.潜伏期为4~24小时 E.病死率低
A.多发于春季 B.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C.以感染型为主 D.病死率较高 E.均能引起胃肠道症状
A.四季豆中皂苷 B.杏仁中氰苷 C.鱼中组胺 D.河豚毒素 E.有毒蜂蜜
A.加热处理 B.碱处理 C.酸处理 D.水洗 E.水中浸泡
A.有机磷 B.氨基甲酸酯类 C.拟除虫菊酯类 D.有机氯 E.无机硫
A.N-亚硝基化合物 B.杂环胺化合物 C.黄曲霉毒素 D.甲基汞 E.有机氯
A.谷类 B.畜禽类 C.奶类 D.蔬菜水果类 E.油脂类
A.15%~25% B.20%~30% C.25%~35% D.30%~35% E.35%~40%
A.800mg/d B.900mg/d C.1000mg/d D.1100mg/d E.1200mg/d
A.体内脂肪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B.脂肪以外的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C.体内水分增加 D.肌肉组织重量减少 E.骨组织矿物质减少
A.鱼肉 B.卵巢 C.眼睛 D.鱼皮 E.鱼鳃
A.了解居民膳食摄取情况 B.了解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 C.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 D.为研究营养政策提供基础情况 E.改善经济收入
A.称量法 B.查账法 C.24h回顾法 D.日记法 E.化学分析法
A.谷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酪蛋白 E.醇溶蛋白
A.蛋类含蛋白质约12.8% B.蛋类含糖较多 C.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D.蛋黄含有较高胆固醇 E.蛋类所含蛋白质是最理想的天然优质蛋白质
A.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明曾受到粪便污染 B.大肠菌群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C.菌落总数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D.食品中细菌总数超标表明对人体危害大 E.食品中菌落总数可用来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性
A.合成代谢降低,保证胎儿营养需求 B.为保证胎儿营养需求,分解代谢增强 C.基础代谢率降低,利于营养物质储存 D.基础代谢率和分解代谢均增强 E.合成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均增强
A.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B.含二十碳五烯酸 C.含二十二碳六烯酸 D.含胆固醇低 E.含丰富的反式脂肪酸
A.超高温杀菌 B.巴氏消毒法 C.煮沸法 D.辐照杀菌 E.微波加热杀菌
A.是母乳中惟一的糖类 B.含量低于牛奶 C.可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 D.可降低肠道的pH E.抑制致病菌在肠道中的生长繁殖
A.基础代谢率下降 B.分解代谢降低 C.合成代谢降低 D.消化酶分泌减少 E.脂肪降解能力下降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矿物质 E.维生素
A.50岁以上 B.55岁以上 C.60岁以上 D.65岁以上 E.70岁以上
A.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 B.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C.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D.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E.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D
A.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B.胃肠毒性 C.致敏性 D.细胞毒性 E.免疫毒性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A.足部 B.肘部 C.膝部 D.手腕部 E.腰椎
A.维生素B B.叶酸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E.维生素A
A.肝脏的解毒功能 B.肾脏的滤过功能 C.小肠的吸收功能 D.肾脏的浓缩功能 E.小肠的分泌功能
A.70% B.45% C.60% D.30% E.20%
A.亚油酸 B.棕榈酸 C.棕榈油酸 D.二十碳五烯酸 E.二十二碳六烯酸
A.尿素 B.尿酸 C.氨基酸 D.氨 E.肌酐
A.赖氨酸羟化酶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D.混合功能氧化酶 E.G-6-P酶
A.饱和脂肪酸 B.必需脂肪酸 C.羊油 D.猪油 E.以上都不是
A.1:1 B.10:1 C.20:1 D.3:1 E.15:1
A.升高脑中pH B.抑制脑中酶活性 C.大量消耗脑中α-酮戊二酸 D.升高脑中尿素浓度 E.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A.丙酮酸 B.苹果酸 C.乙酰辅酶A D.草酸 E.α-酮戊二酸
A.氧化脱氨基 B.联合脱氨基 C.转氨基 D.还原脱氨基 E.直接脱氨基
A.蔗糖 B.玉米淀粉 C.果糖 D.糊精 E.葡萄糖
A.高脂肪膳食 B.高蛋白膳食 C.高糖类膳食 D.低脂肪膳食 E.低蛋白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