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LA-D B.HLA-DP C.HLA-Ⅰ类和DR、DQ D.C2 E.B因子
A.1个/HP B.3个/HP C.5个/HP D.10个/HP E.15个/HP
A.胰液是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腺体两部分分泌的混合物 B.胰液主要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酶 C.胰液的pH为8.0~8.4 D.胰液的主要成分为水 E.胰液分泌缺乏时可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蛛网膜下隙梗阻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脑脊髓梅毒
A.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B.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C.某一试验方法的最小可测量 D.检测物与其对应物之间选择性反应 E.某一试验方法对同一样品的重复测定值
A.心、脑血管病 B.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C.坏疽 D.视网膜病变 E.末梢神经炎
A.牛 B.马 C.鸡 D.蛇 E.猪
A.本实验是利用HCG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释放睾酮的作用 B.可以了解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和贮存情况 C.继发性睾丸功能减退者反应正常 D.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者反应明显 E.本实验禁用于前列腺癌或肥大者
A.慢性肝炎 B.肝硬化 C.维生素K缺乏症 D.口服避孕药 E.DIC晚期
A.眼晶状体 B.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C.自身变性的IgG D.大肠杆菌O14型 E.抗核原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
A.红内期 B.红外期 C.配子体 D.裂殖体 E.合子
A.葡萄糖 B.甘油三酯 C.胆红素 D.乳酸 E.pH
A.AML-M3时POX阳性反应物质较少,且细小散在分布 B.POX染色呈阴性即可排除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C.AML-M5时,AS-DAE染色呈阳性反应,且被NaF抑制 D.AS-DCE染色阴性可排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AML-M6时,幼红细胞PAS染色呈阴性
A.淀粉酶 B.淀粉酶同工酶 C.血脂肪酶 D.尿脂肪酶 E.血胰蛋白酶
A.酶蛋白的三维构象 B.酶蛋白中必需基团的离解状态 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D.底物的解离状态 E.酶-底物复合物的结合状态
A.血淀粉酶经常出现异常 B.血淀粉酶不经常出现异常 C.血脂肪酶降低 D.晚期血淀粉酶多有升高 E.早期和晚期血淀粉酶均有升高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E.6类
A.化脓性胸膜炎 B.黄疸性肝炎 C.淋巴结结核 D.胸部恶性肿瘤 E.真菌感染
A.特异性强 B.敏感性强 C.重复性较差 D.伴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 E.标本需要量小
A.肺癌 B.原发性肝癌 C.淋巴瘤 D.胰腺肿瘤 E.直肠癌
A.小川型 B.稻叶型 C.彦岛型 D.O139 E.O157
A.GHRH B.GHIH C.IGF-1 D.IGFBP-3 E.PRH
A.胆红素在皮肤中存积产生黄疸 B.胆红素存积于巩膜引起“黄眼” C.血清胆红素增高的黄疸颜色 D.新生儿脑组织中胆红素存积 E.胆红素在尿中排泄增多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卵形疟原虫 D.恶性疟原虫 E.以上都不是
A.L→M→C→D B.L→D→C→M C.D→L→C→M D.L→M→D→C E.M→L→D→C
A.苯丙酮尿症 B.泌尿系感染 C.泌尿系肿瘤 D.酮症酸中毒 E.肾功能不全
A.细胞大小 B.核质比例 C.核染色质结构 D.核膜 E.核仁
A.CD38 B.Lin抗原 C.p53 D.Thy-1 E.Tcl-30
A.细胞膜糖蛋白 B.细胞增殖周期 C.代谢机制 D.细胞表面标志 E.形态
A.趋化因子 B.转化生长因子β C.肿瘤坏死因子α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肝细胞生长因子
A.原始单核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A.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特点 B.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阳性特点 C.巨核细胞阳性特点 D.血小板阳性特点 E.嗜酸性粒细胞阳性颗粒特点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巨核细胞
A.过碘酸-雪夫反应 B.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C.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D.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酸性磷酸酶染色
A.M0 B.M1 C.M2a D.M3 E.M4
A.早幼粒细胞阶段缺如 B.中幼粒细胞阶段缺如 C.原始红细胞阶段缺如 D.早幼红细胞阶段缺如 E.中幼红细胞阶段缺如
A.B细胞型 B.T细胞型 C.30%B细胞型和70%T细胞型 D.70%B细胞型和30%T细胞型 E.50%B细胞型和50%T细胞型
A.双相性 B.双系型 C.双表型 D.混合型 E.多形性
A.小鼠红细胞玫瑰花结以及EAC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B.CALLa阳性 C.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D.B1阳性 E.Ia阳性
A.IgG型 B.IgA型 C.IgD型 D.IgE型 E.不分泌型
A.PT B.APTT C.TT D.BT E.FIB
A.数量与血液黏度不相关 B.数量与血液黏度成反比 C.数量与血液黏度成正比 D.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亦减低 E.聚集性越大,血液黏度越低
A.MCH、MCV、MCHC B.RBC、MCH、RDW C.RBC、Hb、Hct D.Hct、RDW、MCHC E.MCV、RBC、MCHC
A.急性病程多见 B.少见肝、脾肿大 C.尿含铁血黄素常为阳性 D.少见红细胞脆性改变 E.急性加重时可见骨髓再障危象
A.感染 B.酗酒 C.铅中毒 D.营养不良 E.长期输血
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A.鞭毛 B.绵羊红细胞 C.牛血清清蛋白 D.脂多糖 E.外毒素
A.抗原抗体的比例 B.抗原的质量 C.抗体的质量 D.反应溶液pH值及离子强度 E.增浊剂的使用
A.1:2 B.2:1 C.1:1 D.1:4 E.4:1
A.CD3+T细胞 B.CD4+T细胞 C.CD8+T细胞 D.CD2+T细胞 E.CD25+T细胞
A.Th细胞 B.B细胞 C.Tc细胞 D.单核细胞 E.NK细胞
A.属于T细胞生长因子 B.由活化T细胞产生 C.以多聚体形式存在 D.可用于肿瘤治疗 E.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A.患者T细胞间接识别供者HLA分子 B.患者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HLA分子 C.患者体液中预先存在抗供者HLA抗体 D.患者B细胞被激活,产生抗体 E.非特异性免疫的直接效应
A.机体局部抵抗力下降 B.机体全身抵抗力下降 C.微生物寄居部位改变 D.微生物变异 E.菌群失调
A.103.4kPa蒸汽压条件下,15~30分钟 B.103.4kPa蒸汽压条件下,1~10分钟 C.25kPa蒸汽压条件下,15~30分钟 D.25kPa蒸汽压条件下,1~10分钟 E.600.4kPa蒸汽压条件下,15~30分钟
A.传统分类法和种系分类法 B.数值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C.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D.种系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E.传统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带正负电荷 E.带正电荷,电离后带负电荷
A.随意交配繁殖 B.亲子交配繁殖20代以上 C.剖宫产 D.有遗传缺陷 E.无菌动物引入已知正常肠道菌丛
A.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有两种类型核酸 C.人工培养基生长 D.二分裂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A.红色 B.蓝色 C.淡黄色 D.无色 E.深灰色
幽门螺杆菌在生长时所需N2的最适浓度为()
A.65%N2 B.30%N2 C.25%N2 D.20%N2 E.85%N2
A.氧化酶阴性 B.过氧化氢酶阴性 C.产生H2S D.尿素酶试验阳性 E.尿素酶试验阴性
A.沙眼衣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钩端螺旋体 D.解脲脲原体 E.淋病奈瑟菌
A.实验室分为四类、四级 B.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使用实验脊椎动物 C.一级实验室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 D.二级实验室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 E.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防护要求最高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回归热螺旋体 D.肺炎支原体 E.肺炎衣原体
A.高血糖和糖尿 B.三多一少 C.微血管神经病变 D.高脂血症和酮症酸中毒 E.黏液性水肿
A.白色明显浑浊 B.深棕褐色浑浊 C.黄绿色浑浊 D.毛玻璃样微浑 E.清晰透明
医学昆虫中哪一种属不完全变态()
A.蚊 B.蝇 C.虱 D.蚤 E.白蛉
A.37℃ B.25℃ C.4℃ D.-20℃ E.-70℃
A.C1 B.C2 C.C3 D.C4 E.C5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一般不致病 C.对构成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D.在一定条件下使免疫低下的宿主发生感染 E.引起的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
A.IgM B.Ig C.sIgA D.IgE E.IgG
A.维生素D缺乏 B.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C.血浆蛋白减低时 D.恶性肿瘤骨转移 E.严重乳糜泻时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溶血
A.凝血酶 B.纤溶酶 C.肝素 D.蛋白C(PC) E.蛋白S(PS)
A.蕈样肉芽肿 B.无裂细胞型淋巴瘤 C.Burkitt淋巴瘤 D.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A.pH8.6TEB缓冲液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不易于分离HbA与HbBarts和HbH B.正常成人HbA2含量很少,为1.2%~3.5% C.正常人HbA、HbF、HbA2在pH8.6TEB缓冲液中均由正极端移向负极端 D.移行速度以HbA最快,HbF其次,HbA2速度最慢 E.电泳时,应将点样后的醋纤薄膜无膜光泽面向下放在电泳槽架上
A.CK-MM B.CK-BB C.CK-MB D.CK-MiMi E.巨CK1
A.氧化还原酶类 B.水解酶类 C.裂合酶类 D.转移酶类 E.合成酶类
A.支气管哮喘 B.猩红热急性期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伤寒急性期 E.寄生虫病
A.ADP B.凝血酶 C.胶原 D.肾上腺素 E.瑞斯托霉素
A.外源性抗原递呈功能 B.促进免疫细胞衰老 C.重要的移植抗原 D.与肝炎免疫关系最密切 E.参与体液免疫
A.CM B.VLDL C.LDL D.HDL E.LpA.
A.生食鱼史 B.生食溪蟹、蝲蛄 C.生食螺类 D.咳铁锈色痰 E.出现消化道症状
A.核偏位 B.可见核旁淡染区 C.胞质内可见Auer小体 D.胞质有泡沫感 E.核染色质浓密成块
A.可以直接在高倍镜下计数单个核与多个核细胞 B.必需计数100个白细胞 C.沉淀物涂片用瑞氏染色 D.染色涂片需用油镜观察 E.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
A.艾滋病 B.移植物抗宿主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IgA缺乏症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