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B组病毒 B.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组24型 C.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A组24型 D.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A组16型 E.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组16型
A.1 B.3 C.5 D.7 E.8
A.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酸调至pH4.5~5.5 B.碘化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亚锡溶液 E.亚硫酸钠溶液
A.越小 B.不确定 C.越大 D.与最大采样体积无关 E.不变
A.样品的种类 B.待测毒物的毒性 C.待测毒物的代谢 D.待测毒物的物理性质 E.待测毒物的化学性质
A.0.15g/kg B.0.20g/kg C.0.10g/kg D.0.25g/kg E.0.30g/kg
A.转子流量计 B.湿式流量计 C.质量流量计 D.孔口流量计 E.毛细管或限流临界孔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提高一倍 E.降低一半
A.与砷化氢协同作用,以增加其荧光强度,增加方法的灵敏度 B.与硼氢化钠协同作用,以加速砷化氢的产生 C.消除消解液中残余的氧化物,增加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D.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E.减弱空白的荧光
A.采样和测定的时间 B.防止污染 C.防止溶血 D.防止样品的稀释或浓缩 E.采样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A.与色谱柱温度相同 B.在100℃以上 C.比色谱柱温度高10℃ D.在150℃以上 E.比色谱柱温度高50℃并且在100℃以上
A.所有维生素中最不稳定者之一 B.溶于水和甘油 C.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D.氧化剂或还原剂都可以使其失去活性 E.亚硫酸盐不易引起维生素B1的破坏
A.滴定一开始即加入 B.滴定至中途加入 C.滴定近终点时加入 D.滴定至碘的颜色退去后加入 E.任何时候都行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或还原剂 D.基体改进剂 E.络合剂
A.1μg/g B.4μg/g C.10μg/g D.40μg/g E.100μg/g
A.检查玻璃仪器 B.检查试验用具和试剂 C.检查样品的预处理 D.检查试剂和反应条件 E.检查操作过程
A.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B.烷基磺酸钠 C.烷基硫酸脂 D.烷基苯磺酸钠 E.烷基磷酸酯
A.沸点 B.密度 C.折光率 D.熔点 E.比旋光度
A.氧化剂 B.季铵盐类 C.醇类 D.还原剂 E.酚类
A.70.7℃,40~60秒 B.71.7℃,15~30秒 C.72.7℃,5~10秒 D.73.7℃,2~5秒 E.74.7℃,1~2秒
A.巴氏消毒法属于干热灭菌法 B.流动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C.间歇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D.加压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E.煮沸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A.直热式培养箱 B.隔水式培养箱 C.电热恒温培养箱及干燥两用箱 D.振荡培养箱 E.油电两用培养箱
A.10%~60% B.60%~90% C.90%~99% D.99.5% E.100%
A.5~10分钟 B.15~20分钟 C.30~60分钟 D.1~2小时 E.2~4小时
A.直接升至所需压力即可 B.排除锅内全部冷气后,再升压 C.稍排冷气即可 D.排出锅内1/2冷气就行 E.排出锅内2/3冷气
A.灭菌后取出包裹在被灭菌物体的留点温度计,可见读数超过121℃ B.在温度记录仪上所描绘的锅内温度已121℃,而且维持20分钟以上 C.将硫酸、苯甲酸粉或结晶放入灭菌器内,灭菌完毕冷却后放入的试剂凝固成团块 D.灭菌后将放在待灭菌物中浸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胰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培养48小时,培养液变为黄色 E.同D试验,培养液仍为紫色
A.鞭毛 B.荚膜 C.菌毛 D.芽胞 E.质粒
A.巴氏消毒法 B.煮沸法 C.流通蒸汽法 D.间歇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A.热原质 B.甲酸 C.毒素 D.色素 E.抗生素
A.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B.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 C.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E.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A.将任何细菌均可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A.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 B.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 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 D.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 E.抑制微生物生长
A.破坏菌体细胞壁 B.破坏细胞膜和抑制脱氢酶活性 C.使蛋白凝固 D.抑制生长因子 E.防碍细菌代谢
A.脑膜炎奈瑟菌 B.军团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流感嗜血杆菌
A.56℃,30分钟 B.100℃,30分钟 C.100℃,2小时 D.160℃,2小时 E.250℃,2小时
A.人体皮肤 B.污染的桌面 C.生理盐水 D.注射器 E.手术器械
A.防止细菌进入人体的操作技术 B.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C.不含活菌的意思 D.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E.杀死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A.鞭毛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细胞壁
A.巴氏消毒法 B.煮沸法 C.高压灭菌法 D.紫外线消毒法 E.过滤除菌法
A.淋病双球菌 B.衣原体 C.梅毒螺旋体 D.淋病链球菌 E.淋病弧菌
A.霍乱 B.菌痢 C.伤寒和副伤寒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鼠疫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单染色 D.鞭毛染色 E.姬姆萨染色
A.三类,34种 B.二类,35种 C.四类,35种 D.五类,36种 E.三类,37种
A.RV B.VZV C.MuV D.HSV-1 E.HSV-2
A.细胞壁 B.荚膜 C.细胞膜 D.核膜 E.细胞质
A.鸡胚培养 B.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 C.二倍体细胞培养 D.器官培养 E.实验动物培养
A.病毒 B.螺旋体 C.支原体 D.真菌 E.衣原体
A.细菌 B.病毒 C.立克次体 D.衣原体 E.支原体
A.铜绿假单胞菌为局部致病性细菌 B.志贺菌为局部致病性 C.麻风杆菌为局部致病性细菌 D.布鲁氏菌为全身致病性细菌 E.白念珠菌为全身致病性真菌
A.H5N1、H9N2和H7N7 B.H5N1、H9N2和H3N8 C.H2N8、H9N2和H7N7 D.H5N1、HIN1和H2N2 E.H5N1、H2N2和H7N7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A.HDV B.HCV C.MV D.HEV E.HTLV
A.ELISA可检测SARS病人血清中的抗体 B.用ELISA法检测时,使用发病14天后的血清标本所得结果比较可靠 C.IFA可作为血清SARS-CoV抗体检测方法 D.可用RT-PCR检测特异的SARS-CoVRNA片段,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 E.利用Vero细胞可分离SARS-CoV,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
A.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 B.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厌氧菌 D.可以降解食物残渣 E.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A.01群与0139群霍乱弧菌营养要求简单 B.01群与0139群霍乱弧菌营养要求高 C.可采取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的方法 D.对于水样便可直接接种TCBS选择性平板 E.对于含菌量少的样品宜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粘肽 B.含有磷壁酸 C.对青霉素敏感 D.含有大量脂多糖 E.易被溶菌酶裂解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以上均是错误的
A.ELISA检测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 B.ELISA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 C.病毒分离 D.RT-PCR检测病毒核酸 E.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 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 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E.可自行丢失
A.0.01%~0.05% B.0.05%~0.1% C.1%~5% D.10% E.2%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乙型脑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A.含有5%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 B.含有10%胎牛血清 C.含有5%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的培养基 D.含10%卵黄的培养基 E.5%~10%CO2气体环境
A.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 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 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 D.常用于食具消毒 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A.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C.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D.无菌为不含活菌的意思 E.消毒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
A.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 B.针尖状小菌落,不透明 C.针尖状小菌落,黏液型 D.中等大小,黏液型 E.扁平粗糙型
A.杆形菌 B.有荚膜 C.有鞭毛 D.不产酸 E.革兰染色阴性
A.脱氧核糖核酸 B.核糖核酸 C.核糖 D.磷酸 E.蛋白
A.兔肠段结扎法 B.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 C.乳鼠灌胃法 D.Elek法 E.豚鼠眼结膜试验
A.2个种 B.4个种 C.6个种 D.3个种 E.5个种
A.多糖 B.多脂 C.蛋白质 D.核酸 E.类脂
A.不得从事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B.不得从事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C.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D.不得从事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E.不得从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氮源 B.生长因子 C.无机盐 D.蛋白质 E.碳源
A.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 B.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E.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A.单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 D.荚膜染色法 E.墨汁负染法
A.革兰阳性球菌 B.有芽胞 C.革兰阴性球菌 D.革兰阳性杆菌 E.革兰阴性杆菌
A.咽喉 B.鼻腔 C.泌尿道 D.皮肤 E.肠道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SSCP-PCR E.ELISA
A.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毒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B.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C.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毒素,细菌素和类毒素 D.热原质,类毒素与侵袭酶,色素,抗毒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E.热原质,类毒素与生物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A.动物接种 B.基因重组 C.组织传代 D.营养液孵育 E.胎牛血清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