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肢体导联T波振幅小于0.1mV B.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0.1mV C.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D.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E.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A.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B.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C.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D.对于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理,严重时可以解聘
A.职业、基本行为 B.基本行为、职业 C.行业、职务 D.职务、行业
A.上级主管单位 B.领导班子 C.行政职能部门 D.纪检监察纠风部门
A.廉洁从医 B.爱岗敬业 C.高尚医德 D.科学发展观
A.Ca2+ B.Na+ C.Cl- D.K+ E.以上都不是
A.心率减慢 B.心排出量减少 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动脉血压下降 E.以上均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心排出量增加 C.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D.血压下降 E.心率增快
A.至少存在两条传导或不应期不同的径路 B.一条径路发生单向阻滞 C.未阻滞的径路传导缓慢 D.原先发生单向阻滞的径路恢复兴奋期 E.4相除极达到阈电位
A.阈电位实际上就是舒张期静息电位 B.阈电位是指除极时所达到的最高膜电位 C.阈电位是指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D.阈电位是指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开放,膜内的Na迅速外流 E.阈电位指2相时的膜电位
A.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D.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E.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A.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 B.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正常传导的动作电位 C.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A.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B.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C.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D.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E.引起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A.是指兴奋或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不断向远处扩布的特征 B.0相除极速度越快,传导越快 C.膜电位越大,传导越快 D.阈电位越小,传导越快 E.发生生理性干扰时,传导加快
A.0相 B.1相 C.2相 D.3相 E.4相
A.从外膜向内膜,从心室中下部向心底除极 B.从外膜向内膜,从心室中下部向心尖除极 C.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底,前壁,侧壁,最后是心尖及下壁除极 D.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尖,然后左、右心室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同时除极,最后是心底除极 E.从前壁开始扩展至间隔,侧壁,心尖,下壁,最后是心底除极
A.心肌每次除极和复极时会使细胞膜外产生电位差 B.电位差与正在除极的细胞膜外阳离子减少有关 C.电位差与正在复极的细胞膜外阴离子减少有关 D.心室除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E.心室复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临床上V~V导联常用于诊断()
A.心脏移位 B.右位心 C.右心室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 E.以上都是
A.V5、V6导联 B.V4~V6导联 C.V3、V4导联 D.V1、V2导联 E.Ⅱ、Ⅲ、aVF导联
A.某一胸导联存在可疑的异常Q波 B.P波看不清楚 C.怀疑下壁心肌梗死 D.身躯瘦小 E.以上都不是
A.左腋前线第5肋间水平 B.胸骨右缘第4肋间水平 C.胸骨左缘第4肋间水平 D.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点 E.左腋前线V4水平处
A.右手 B.右腿 C.左手 D.左腿 E.胸骨左缘第4肋间
A.0°~+90° B.0°~+60° C.-30°~+90° D.0°~+110° E.+30°~+90°
A.电轴无偏移 B.电轴轻度左偏 C.电轴显著左偏 D.电轴右偏 E.不确定电轴
A.Ⅰ和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 B.Ⅰ和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下 C.Ⅰ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D.Ⅰ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 E.Ⅰ、Ⅱ、Ⅲ导联QRS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
A.胸导联心电图不正常 B.aVF导联图形不变 C.Ⅰ导联P波、QRS波群及T波均倒置 D.aVR和aVL导联图形互换 E.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A.Ⅰ导联是右下肢电极接正极,左上肢电极接负极 B.Ⅱ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右上肢电极接正极 C.Ⅲ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左上肢电极接正极 D.Ⅰ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向左方向的运动情况 E.Ⅲ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向的运动情况
A.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B.P波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C.垂位心时,T波可倒置 D.横位心时,QRS波群以负向波为主 E.QRS波群可呈qR波
A.左心室肥大 B.心脏左移 C.左前分支阻滞 D.膈肌高位 E.左心室肌萎缩或梗死
A.可根据Ⅰ、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变化 B.若Ⅰ、Ⅲ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均向上,则为正常心电轴 C.若Ⅰ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左偏 D.若Ⅲ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左偏 E.可根据Ⅰ、aVF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变化
A.心电轴位于+90°~+120°,为电轴轻、中度右偏 B.心电轴超过-30°,为电轴左偏 C.正常人的心电轴范围应为+30°~+90° D.心电轴超过+120°,为电轴显著右偏 E.心电轴位于-90°~-180°,为不确定电轴
A.采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导联 B.X导联正极在右腋中线第5肋间,负极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 C.Y导联正极在左腿,负极在头颈部(左后颈) D.Z导联正极在前正中线与X轴同一水平,负极在后脊柱与X轴同一水平 E.X、Y、Z三个导联分别显示左右、上下、前后三个轴上的心电图
A.aVL导联的QRS波群呈QS型 B.aVL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C.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D.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E.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A.Ⅱ导联和Ⅲ导联 B.aVR导联和aVL导联 C.Ⅲ导联和V1导联 D.Ⅱ导联和V5导联 E.Ⅱ导联和V1导联
A.30次/分 B.33.3次/分 C.37.5次/分 D.42.8次/分 E.50次/分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V2~V4导联 C.过渡区位于V5或V6导联 D.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 E.V导联R波振幅超过V导联R波
A.PR段常呈等电位 B.正常人PR段亦可向P波相反方向偏移 C.抬高通常<0.05mV D.压低通常<0.08mV E.心率加快不会引起PR段偏移
A.健康人V3或V4导联T波倒置 B.健康青年人V1~V3导联T波倒置 C.左胸导联出现T波倒置 D.Ⅲ导联出现T波倒置 E.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
A.5%~10% B.5%~20% C.10%~20% D.5%~25% E.10%~25%
A.T波深倒置 B.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C.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或轻度倒置 D.Ⅲ导联或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 E.T波倒置深度<0.5mV
A.TP段 B.J点 C.QRS起始部水平线 D.U波终点 E.Q波起点
A.ST段 B.TP段(T波终末至P波的开始) C.J点 D.J点后40ms处 E.J点后60ms处
A.R+S B.R+S C.S+R D.(R-S)+(S-R) E.S+R
A.S+R B.R+S C.S+R D.R+S E.(R-S)+(S-R)
A.选择Ⅱ导联测量PR间期 B.选择一个有最大P波和最宽的QRS波群时限的导联测量 C.选择一个有最大P波和最窄的QRS波群时限的导联测量 D.选择V1导联测量 E.选择12导联同步心电图,自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群起点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左束支阻滞 D.左前分支阻滞 E.左后分支阻滞
A.Q波时限<0.04s B.Q/R<1/4 C.aVR导联常呈Qr或QS波 D.V1导联可呈QS波 E.V1或V2导联可出现Q波
A.V5、V6导联ST段上抬小于0.1mV B.V2~V3导联ST段上抬可达0.3mV C.年轻人ST段上抬的幅度较大 D.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1mV E.早期复极引起的ST段上抬大多属于正常变异
A.aVR导联T波倒置 B.V4~V6导联T波直立 C.约50%的正常女性V1导联T波可倒置 D.正常T波上行支与下行支不对称 E.V导联T波倒置常见
A.一般V或V导联T波振幅最高 B.胸前导联T波振幅正常值大于肢体导联 C.女性T波的振幅一般大于男性 D.胸前导联T波振幅可高达1.2~1.5mV E.一般T波振幅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A.V1导联 B.V2导联 C.V3导联 D.Ⅱ导联 E.V6导联
A.U波方向大体与T波方向一致 B.最大的U波常出现在V2和V3导联 C.心率快则U波振幅增高 D.正常U波的形态为前半部斜度较大,后半部较平缓 E.一般U波的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
A.低钾血症 B.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大 C.瓣膜病所致左心室肥大 D.心肌缺血 E.变异型心绞痛
关于SSS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见于正常人 B.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C.可见于肺气肿 D.Ⅰ、Ⅱ、Ⅲ导联均有终末S波,且S>S E.终末S波是因为左心室流出道肥厚所致
A.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B.常见于年轻人 C.运动时或心率增快时,ST段抬高程度加重 D.ST段抬高主要以胸导联(V~V)明显,J点可上移0.1~0.4mV E.是由于部分心室肌提前复极所致
A.PR间期为0.12~0.20s B.P波时限<0.12s C.V2、V3导联ST段上抬可达0.2mV D.QRS波群时限不超过0.11s E.QTc间期>0.44s
A.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0.5mV B.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绝对值的和均<0.5mV C.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0.8mV D.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绝对值的和均<0.8mV E.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0.3mV
A.除aVR导联倒置外,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B.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C.I、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V1导联正负双向,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E.Ⅰ、aVL、V1~V3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A.0.10~0.20s B.0.12~0.20s C.0.06~0.08s D.0.32~0.44s E.0.08~0.22s
A.J波是指紧接U波之后的一个小波,提示将发生窦性心律失常 B.J波是指紧接QRS波群之后一个小波,可见于早期复极、心肌缺血、心室除极延迟或低温 C.J波是指紧接P波之后的一个平段,高J波提示将发生交界性期前收缩 D.J波是指紧接QRS波群之后一个平段,高J波提示将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E.J波是指紧接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高J波提示将发生心房颤动
A.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肺性P波 B.早期复极 C.运动时J点型ST段下降 D.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E.卧位时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房除极结束的总时间 B.心房除极开始至心房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C.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D.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E.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A.心房除极 B.心房复极 C.左右心室共同除极 D.左右心室除极和复极 E.心房心室共同除极
A.S波起点至T波起点 B.S波起点至T波终点 C.QRS波群起点至T波起点 D.S波终点至T波终点 E.J点至T波起点
A.长QT间期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关 B.女性的QT间期一般比男性长 C.在V2导联上测量QT间期比较准确 D.各个导联的QT间期相等 E.QT间期改变主要与心室肌复极过程有关
A.U波发生在T波之后0.02~0.04s B.正常U波振幅可达0.2mV C.心率快时U波振幅降低 D.正常人U波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直立 E.正常U波的形态为前半部平缓,后半部斜度较大
A.70次/分 B.75次/分 C.80次/分 D.85次/分 E.90次/分
A.0.01s B.0.02s C.0.04s D.0.05s E.0.10s
A.V1导联R波<1.0mV B.V1导联R/S可<1,也可>1 C.移行区多位于V3、V4导联 D.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 E.QRS波群时限一般不超过0.11s
A.qR波 B.qRs波 C.QS波 D.R波 E.Rs波
A.V5导联R波振幅<2.5mV B.R+S<2.8mV(男性)或<2.0mV(女性) C.aVR导联R波振幅<0.5mV D.aVF导联R波振幅<2.5mV E.aVL导联R波振幅<1.2mV
A.ST段是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B.ST段表示心室肌除极结束,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间 C.正常人ST段下移<0.05mV D.正常人V2、V3导联ST段抬高可达0.2mV E.正常人V5、V6导联ST段抬高<0.2mV
A.正常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B.正常人的T波方向在Ⅲ、aVL、aVF、V1~V3导联多变 C.正常T波方向在Ⅰ、Ⅱ、V4~V6导联应向上,在aVR导联应向下 D.若V导联T波向上,则V2~V6导联T波不应再向下 E.T波的振幅不应超过同导联R波的1/4
A.心电图正常 B.心电图不正常,不需要治疗 C.心电图可疑,需要治疗 D.心电图正常变异,不需要治疗 E.心电图不正常,需要治疗
A.无临床意义 B.冠心病 C.肺源性心脏病 D.心包积液 E.低钾血症
A.婴幼儿应加做V和V导联心电图 B.胸导联电极宜小 C.婴幼儿心电图力求在安静状态下记录 D.描记婴幼儿心电图时应保持肌肉松弛和仰卧状态 E.以上都是
A.aVR导联R波常>0.5mV B.Ⅰ导联R波振幅较低 C.V1导联R/S比值>1 D.V5、V6导联S波较深 E.额面QRS心电轴常<+10°
A.V1、V2导联T波常倒置 B.Ⅲ、aVL、aVF导联T波方向多变 C.婴幼儿右心室占优势,因此aVR导联T波应直立 D.V5、V6导联T波直立 E.Ⅰ、Ⅱ导联T波直立
A.PR间期与心率成正比 B.PR间期与年龄成正比 C.PR间期常<0.12s D.PR间期<0.12s者占50%以上 E.以上都对
A.心电图出现两种心电图图形 B.一种心电图图形心率较慢,电压较高 C.一种心电图图形心率较快,电压较低 D.两种心电图图形并列存在的持续时间应在15s以上 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