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30% B.30%~50% C.50%~60% D.60%~70% E.大于70%
A.视黄醇 B.视黄醛 C.视黄酸 D.视黄基酯 E.胡萝卜素
A.身高、体重低于正常儿童 B.皮肤色素沉着 C.食欲缺乏 D.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E.容易感染疾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 E.叶酸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色氨酸
A.色氨酸 B.赖氨酸 C.苯丙氨酸 D.酪氨酸 E.缬氨酸
A.尿氮加粪氮与排出氮相等 B.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 C.摄入氮大于排出氮 D.摄入氮小于排出氮 E.摄入氮小于代谢氮
A.6% B.10% C.16% D.20% E.26%
A.大豆 B.鱼 C.乳 D.鸡蛋 E.肉
A.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B.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 C.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不足 D.不能维持生命 E.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 D.混合膳食 E.酒精
A.蛋白质生物价高的食物 B.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C.蛋白质生物价低的食物 D.氨基酸评分低的食物 E.谷物蛋白质
A.食物的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 B.动物/植物性食物互相搭配 C.搭配的种类愈多愈好 D.食用时间愈近愈好 E.补充人体缺乏的为好
A.赖氨酸和蛋氨酸 B.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C.胱氨酸和蛋氨酸 D.胱氨酸和苯丙氨酸 E.赖氨酸和胱氨酸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胱氨酸 D.蛋氨酸 E.牛磺酸
A.蛋白质需要量 B.蛋白质消化率 C.蛋白质利用率 D.蛋白质互补作用 E.蛋白质成分
A.CO2 B.肌酸 C.ATP D.乙酰胆碱 E.NO
A.互补作用 B.营养作用 C.协同作用 D.配伍作用 E.调节作用
A.赖氨酸 B.亮氨酸 C.色氨酸 D.胱氨酸 E.丝氨酸
A.14%~16% B.8%~10% C.12%~14% D.10%~12% E.15%~18%
A.完全蛋白 B.半完全蛋白 C.不完全蛋白 D.球状蛋白 E.简单蛋白
A.2% B.5% C.8% D.10% E.15%
A.0.16 B.3.0 C.4.5 D.6.25 E.0.625
A.1.16g/(kg·日) B.0.6g/(kg·日) C.0.8g/(kg·日) D.30g/日 E.1.0g/(kg·日)
A.蛋白质含量低 B.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 C.蛋白质含量高 D.与脂肪含量有关 E.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A.乳母 B.青少年 C.成年男子 D.婴幼儿 E.孕妇
A.65 B.70 C.75 D.80 E.90
A.肌肉 B.肾 C.胸腺 D.肝 E.骨骼
A.10g左右 B.25g左右 C.40g左右 D.50g左右 E.60g左右
A.金属硫蛋白 B.视黄醇结合蛋白 C.运铁蛋白 D.载脂蛋白 E.糖蛋白
A.蛋氨酸 B.胱氨酸 C.谷氨酰胺 D.色氨酸 E.赖氨酸
A.苯丙氨酸、酪氨酸 B.甲硫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 C.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D.牛磺酸、谷氨酰胺、组氨酸 E.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A.储留氮=消化率×生物价 B.储留氮=食物氮-粪氮 C.储留氮=食物氮-(尿氮-粪氮) D.储留氮=食物氮-尿氮 E.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
A.豆腐大豆豆浆 B.大豆豆腐豆浆 C.豆浆大豆豆腐 D.豆腐豆浆大豆 E.豆浆豆腐大豆
A.65g/d B.75g/d C.85g/d D.95g/d E.105g/d
A.4%~5% B.5%~6% C.10%~20% D.20%~30% E.30%~40%
A.异亮氨酸 B.苏氨酸 C.谷氨酸 D.蛋氨酸 E.色氨酸
A.亮氨酸 B.苏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 E.脯氨酸
A.碳 B.氢 C.氧 D.氮 E.磷
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蛋白质提供热能受到限制 C.机体氮平衡受到限制 D.蛋白质分解代谢受到限制 E.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
A.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 B.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 C.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 D.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E.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
A.尿素 B.尿酸 C.氨基酸 D.氨 E.肌酐
A.生物价=食物氮-尿氮-粪氮 B.生物价=吸收氮100% C.生物价=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 D.生物价=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E.生物价=(储留氮÷吸收氮)×100
A.肉 B.鱼 C.大豆 D.蔬菜 E.水果
A.以酪氨酸为1计算而得 B.以赖氨酸为1计算而得 C.以丙氨酸为1计算而得 D.以色氨酸为1计算而得 E.以缬氨酸为1计算而得
A.脑 B.肾脏 C.肝脏 D.骨骼肌 E.脾脏
A.当提供的能量低于实际需要时,氮平衡向着负平衡方向改变 B.增加额外的能量可以弥补蛋白质不足造成的氮平衡改变 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激素对于人体氮平衡作用是一致的 D.存在紧张、焦虑、思想负担等精神状态时对氮平衡没有影响 E.活动量的减少有利于氮平衡的维持
A.第一限制氨基酸 B.限制氨基酸 C.必需氨基酸 D.非必需氨基酸 E.半必需氨基酸
A.谷氨酸 B.丙氨酸 C.胱氨酸 D.甘氨酸 E.组氨酸
A.赖氨酸 B.缬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E.谷氨酸
A.大豆和谷类 B.大米和小米 C.黄豆和绿豆 D.牛肉和猪肉 E.牛奶和蔬菜
A.蛋氨酸,苯丙氨酸 B.苯丙氨酸,蛋氨酸 C.蛋氨酸,缬氨酸 D.苯丙氨酸,苏氨酸 E.缬氨酸,苏氨酸
A.粪氮 B.尿氮 C.皮肤中排泄的氮 D.毛发及其他途径排泄的氮 E.潴留氮
A.osteoporosis B.malnutrition C.marasmus D.kwashiorker E.megaloblasticanemia
A.低蛋白饮食时,粪中排出的氮 B.高蛋白饮食时,粪中排出的氮 C.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时,粪中排出的氮 D.在直肠中被吸收的氮 E.正常饮食时,粪中排出的氮
A.牛肉蛋白质 B.全鸡蛋蛋白质 C.鱼蛋白质 D.全牛奶蛋白质 E.大豆蛋白质
A.蛋白质摄入量(g)-蛋白质排出量(g) B.食物中蛋白质含量(g)-粪、尿中代谢氮(g)×6.25 C.蛋白质摄入量(g)÷6.25-尿中尿素氮(g) D.食物中蛋白质含量(g)÷6.25-粪代谢氮(g) E.蛋白质摄入量(g)÷6.25-[尿中尿素氮(g)+3.5]
A.蛋白质消化率 B.生物价 C.蛋白质净利用率 D.蛋白质功效比值 E.氨基酸评分
A.头围 B.体重 C.身高 D.皮褶厚度 E.上臂肌围
A.大米蛋白质 B.母乳蛋白质 C.大豆蛋白质 D.鸡蛋蛋白质 E.酪蛋白
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B.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C.各种必需氨基酸构成比 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构成比 E.限制氨基酸的构成比
A.煮黄豆 B.豆浆 C.豆腐 D.豆芽 E.豆角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小米 E.燕麦
A.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B.蛋白质功效比值 C.蛋白质真消化率 D.生物价 E.蛋白质利用率
A.8%~10% B.10%~12% C.15%~18% D.18%~20% E.20%~22%
A.儿童 B.孕妇 C.疾病恢复期 D.伤口愈合 E.老年人
A.蛋白质消化率 B.蛋白质利用率 C.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D.蛋白质真消化率 E.生物价
A.肉、鱼、禽类 B.豆类及豆制品 C.蛋、奶类 D.粮谷类 E.薯类
A.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B.蛋白质的真消化率 C.蛋白质的利用率 D.蛋白质含量 E.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A.蛋氨酸 B.丙氨酸 C.色氨酸 D.亮氨酸 E.精氨酸
A.总蛋白 B.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C.前清蛋白 D.球蛋白 E.血清转铁蛋白
A.奶中的酪蛋白 B.乳白蛋白 C.大豆蛋白 D.麦谷蛋白 E.麦胶蛋白
A.食管 B.胃 C.小肠 D.结肠 E.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