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心电图机 B.X线阅片箱 C.快速血糖仪 D.听诊器 E.骨折牵引床
A.调查结果 B.封面信 C.指导语 D.问题及答案 E.编码
A.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 B.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 C.帮助人们自愿采纳健康行为 D.帮助人们获得健康 E.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
A.减轻压力 B.缓和矛盾 C.提高应激能力 D.改变工作生活环境 E.创造友好氛围
A.总变异等于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之和 B.总变异等于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之积 C.总均方等于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之积 D.总均方等于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之和 E.总变异等于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变异之和
A.不良心理因素 B.物理性有害因素 C.不良生活方式 D.职业性紧张因素 E.不良作业方式
A.聚合体、羰基、环氧基等化合物 B.杂环胺类、聚合体、羰基等化合物 C.聚合体、多环芳烃、环氧基等化合物 D.亚硝胺类、多环芳烃 E.A+B
A.鼓励的 B.说服的 C.认同的 D.指导的 E.理解的
A.粗死亡率 B.死因别死亡率 C.生存率 D.年龄别死亡率 E.疾病别死亡率
A.环境因素 B.生物因素 C.气候条件 D.遗传因素 E.化学、物理因素
某医院15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住院时间见表。欲求其住院时间的平均水平,应选择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相对数 D.均数 E.几何均数
A.访谈法 B.观察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E.报刊剪辑法
A.诊断不明确的患者 B.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C.康复患者 D.疑难重症患者 E.缺乏基本诊断和治疗设备的患者
A.X是固定变量,Y是随机变量 B.X是随机变量,Y是固定变量 C.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 D.X和Y都是固定变量 E.X和Y都是随机变量
A.技能干预是通过使教育对象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来实现健康 B.通过技能训练可帮助教育对象改变原有行为 C.技能干预是行为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 D.技能干预可提高教育对象以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E.技能干预针对个体行为进行
A.氨基酸的组成 B.氨基酸的组成及排列顺序、构型、二硫键、抗原性等不同 C.分子量 D.抗原性不同 E.功能不同
A.副霍乱 B.白喉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感冒 E.肺结核
A.易回答原则 B.中性原则 C.一事一问原则 D.具体化原则 E.迂回原则
A.用查毒软件处理 B.删除磁盘文件 C.用杀毒软件处理 D.格式化磁盘 E.升级系统
A.P=0 B.P=1 C.P≤0.05 D.α E.1-β
A.人口主要特征一致 B.社会经济水平相当 C.与实验点不互相影响 D.有组织实施调查研究的能力 E.有组织实施干预活动的能力
A.成本 B.商品的价值 C.市场 D.供给和需求 E.人力或物力的消耗
A.自20世纪60年代起源的新型二级临床专业学科 B.正式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型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C.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的综合体 D.包含了"六位一体"服务所有内容的医学保健专业学科 E.以内科为主的综合临床学科
A.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 B.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C.早期发现并处理疾病 D.对当事人的长期(贯穿生命周期)负责式照顾 E.全面给予医疗服务
A.妇女 B.儿童 C.精神病患者 D.老年人 E.慢性病患者
A.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B.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C.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D.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E.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A.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B.弗洛伊德(S.FreuD. C.汤尼斯(F.Tonnies) D.吴文藻 E.费孝通
A.无危险阶段 B.出现危险因素 C.致病因素出现 D.症状出现 E.体征出现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防治措施 C.疾病病因 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 E.以上都对
A.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 B.性别发病率、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死亡率
A.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 B.该病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C.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调查对象组织严密,不易发生遗漏 E.疾病有比较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A.需随机化分组 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必须有干预措施 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是前瞻性研究,必须观察实验结果
A.有效率 B.治愈率 C.抗体阳性率 D.保护率 E.患病率
A.回忆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C.测量偏倚 D.诊断怀疑偏倚 E.以上均不正确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个体组成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A.频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百分位数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A.只能作校正X2检验 B.不能作X2检验 C.作X2检验不必校正 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E.要用精确概率法
A.5个 B.20个 C.10个 D.1个 E.190个
社会传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是 A.自我传播 B.组织传播 C.网络传播 D.人际传播 E.大众传播
A.知识、信仰、行动 B.知识、态度、行动 C.知识、态度、信念 D.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 E.知识、信仰、行为
A.知识 B.态度 C.信念 D.决心 E.行为
A.树立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B.社会适应自如 C.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D.保持良好的情绪 E.提高心理调节和应对能力
A.吸烟危害的知识 B.个人的价值观 C.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D.家人的支持 E.对吸烟危害健康的态度、信念
A.培训监测人员 B.传播材料预试验 C.规划进展情况 D.是否按项目要求使用资金 E.系统化资料收集与保存
A.环境策略 B.社会策略 C.健康教育策略 D.监测评价策略 E.行为干预策略
A.健康教育对象是社区人群 B.要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干预 C.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D.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活动 E.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集中体现
A.社区全人群 B.中老年人群 C.高血压病高危人群 D.高血压病人 E.学龄期儿童
A.婴幼儿母亲 B.婴幼儿 C.妇幼保健医护人员 D.乡村医生 E.儿科医生
A.通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B.足月儿于生后第10~14天消退 C.早产儿于生后3~4周消退 D.一般情况良好 E.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205μmol/L(12mg/dl)
A.糖尿病 B.巨人症 C.生殖腺功能不全症 D.先天愚型 E.肥胖症
A.1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周岁 E.2周岁
A.怯懦的性格 B.任性、骄傲自大、自私自利的性格 C.平易近人的性格 D.自私自利的性格 E.好动、冲动的性格
A.6个月 B.1岁 C.2岁 D.3岁 E.4岁
A.基础免疫 B.加强免疫 C.自动免疫 D.被动免疫 E.应急接种
A.非特异性免疫 B.自然主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E.人工被动免疫
A.贫血纠正后即停铁剂 B.不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C.忌与维生素C同服 D.与牛奶同服 E.首选二价铁
A.性器官变化明显 B.月经的第一次来潮 C.外生殖器变为成人型 D.出现依赖表现和独立意识 E.能区别成熟男女的外表特征
A.17~20周 B.14~16周 C.9~13周 D.3~8周 E.0~2周
A.6.5kg B.8.5kg C.10.5kg D.12.5kg E.14.5kg
A.阴道 B.子宫 C.输卵管 D.卵巢 E.乳房
A.严重的遗传性疾病 B.艾滋病 C.精神分裂症 D.先天性心脏病 E.胃炎
A.早期妊娠反应加重 B.晚期妊高征发生率增加 C.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 D.DIC发生率增加 E.受孕率低
A.患肝炎的育龄妇女应采取避孕措施,症状消失后一年才能怀孕 B.加强孕妇营养、宣教,不去探视肝炎患者 C.对有肝炎密切接触史的孕妇立即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3~6ml D.产前检查常规做肝功能检查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测定 E.肝炎影响妊娠,妊娠不影响肝炎
A.高血压危象 B.子痫 C.脑出血 D.癫痫 E.癔症
A.知觉整合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B.近事记忆力及注意力逐渐减退 C.词汇理解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D.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E.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
A.皮肤感染 B.皮肤干燥 C.慢性肾衰竭 D.药物过敏 E.皮肤寄生虫
A.急诊胸部CT检查 B.床边超声波胸部探查 C.动脉血气分析 D.血液查氨茶碱浓度 E.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继发反应 D.后遗效应 E.以上都是
A.安定 B.四环素 C.庆大霉素 D.华法林 E.以上都是
A.肾损害 B.中枢抑制 C.多发神经炎 D.骨髓抑制 E.帕金森综合征
A.乳腺手术后予第一代头孢菌素 B.胃十二指肠术后予第二代头孢菌素 C.阑尾术后予第二代头孢菌素加甲硝唑 D.细菌性肝脓肿引流术后予头孢曲松钠 E.结、直肠手术后予头孢噻肟加甲硝唑
A.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为临终病人,特别是晚期肿瘤等身心遭受折磨的病人 B.临终关怀不以治疗疾病为主,而是以支持疗法、控制症状、姑息治疗与全面照护为主 C.临终关怀的根本目的是延长病人的生命时间 D.临终关怀既为病人提供服务,又为家属提供服务 E.应加强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治疗与护理,使其心理获得平衡,从而正视现实、面对死亡
A.患者挂号就诊 B.先收费用然后给予检查处置 C.医生向患者作出应有的承诺 D.先签写手术协议书然后实施手术 E.患者被迫送红包时保证不向外宣扬
A.学习伦理学 B.学习生命价值论 C.学习公益理论 D.注重改变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 E.更加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的人文方面
A.科学地判定死亡 B.能够及时地抢救假死状态的病人,维护人的生命 C.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D.直接地达到开展器官移植的目的 E.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A.放松训练 B.睡眠限制 C.生活规律 D.增强刺激 E.药物治疗
A.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 B.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 C.费用是社区或国家在各个发展时期依靠自力更生和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D.处于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的最顶端 E.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A.溶血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 B.有溶血存在,不一定有黄疸 C.有溶血存在,就一定有贫血 D.溶血有血管内与血管外之分 E.红细胞本身正常也会发生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