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清完全透明,菌体于管底呈伞状沉淀 B.上清几乎完全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 C.上清稍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 D.液体有勉强的透明度,管底有稍微沉淀 E.液体均匀浑浊,管底无沉淀
A.动力阴性 B.鸟氨酸脱羧酶阴性 C.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 D.DNA酶阴性 E.山梨酶产酸阴性
A.2类25种 B.3类37种 C.4类23种 D.5类22种 E.3类26种
A.细胞克隆技术 B.细胞筛选技术 C.细胞蚀斑技术 D.有限稀释法 E.无限稀释法
A.流行株与非流行株 B.古典型与E1Tor型菌株 C.E1tor型与O139群菌株 D.O1群与O139群菌株 E.产毒株与非产毒株
A.伤寒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D.志贺痢疾杆菌 E.鼠伤寒沙门菌
A.焦距 B.放大倍数 C.光线的强弱 D.载物台的高低 E.光线照射的方向
A.侵袭素 B.外膜蛋白A C.脂多糖 D.W因子 E.V因子
A.沙眼衣原体 B.肺炎衣原体 C.鹦鹉热衣原体 D.兽类衣原体 E.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A.HE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 B.HE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C.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 D.DHL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 E.HE琼脂平板和BP琼脂平板
A.“鱼群”样 B.“竹节”样 C.无规则 D.“球拍”样 E.束状
A.军团菌 B.炭疽杆菌 C.百日咳鲍特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空肠弯曲菌
A.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白喉活菌苗、百日咳灭活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 C.白喉活菌苗、百日咳灭活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 D.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灭活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活菌苗、百日咳类毒素和破伤风活菌苗
A.30±1℃ B.36±1℃ C.42±1℃ D.44±1℃ E.44.5±0.2℃
A.红色 B.紫色 C.绿色 D.蓝色 E.灰白色
A.白色念珠菌 B.根霉菌 C.青霉素 D.申克孢子丝菌 E.新型隐球菌
A.昆明种小白鼠红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兔红细胞 D.鸡红细胞 E.豚鼠红细胞
A.是一群介于细菌、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能够独立生活,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C.在固定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 D.有细胞结构但无细胞壁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E.不可通过滤器
A.链球菌 B.淋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军团菌 E.枸橼酸杆菌
A.B组轮状病毒 B.A组轮状病毒 C.肠道腺病毒 D.杆状病毒 E.甲肝病毒
A.革兰染色阳性 B.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C.运动活泼 D.无细胞壁 E.对抗生素不敏感
A.体液免疫和组织免疫 B.组织免疫和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自身免疫和细胞免疫 E.自身免疫和组织免疫
A.前者对紫外线敏感,后者不敏感 B.前者可合成烟酸和还原硝酸盐,后者不能 C.前者发酵糖类,后者不发酵 D.前者生长缓慢,后者生长迅速 E.前者耐药严重,后者未发现耐药
A.利福平 B.氯霉素 C.青霉素 D.磺胺异噁唑 E.红霉素
A.加热60℃30min B.50℃40min C.72℃5min D.62℃30min E.70℃10min
A.单染色 B.复红染色 C.革兰染色 D.特殊染色法 E.抗酸染色法
A.皮内注射法和皮下注射法 B.腹腔注射法和肌内注射法 C.静脉注射法和足掌接种法 D.脑内注射法和鼻内接种法 E.以上均是
A.X和Z因子 B.X和V因子 C.X和Y因子 D.X和M因子 E.X和W因子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氏志贺菌 E.以上都不对
A.乳酸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不动杆菌 D.大肠杆菌 E.军团菌
A.氨基酸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维生素 E.无机盐
A.-20℃冰箱 B.-4℃冰箱 C.冷冻干燥 D.-70℃冰箱 E.50%甘油盐水
A.发酵乳糖 B.发酵山梨醇 C.发酵葡萄糖 D.硫化氢试验 E.明胶水解试验
A.Hank液 B.血清和生理盐水 C.PBS和血清 D.MEM和1640 E.谷氨酰胺
A.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 B.球菌、杆菌、螺形菌 C.球菌、杆菌、弧菌 D.球菌、杆菌、芽胞菌 E.以上都不对
A.肺炎衣原体的天然动物宿主是鼠 B.肺炎衣原体寄生于人类 C.肺炎衣原体可引起性病 D.肺炎衣原体培养容易 E.肺炎衣原体肺炎以儿童常见
A.1.00kg/cm2 B.0.86kg/cm2 C.0.56kg/cm2 D.0.46kg/cm2 E.0.36kg/cm2
A.蛋白胨水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B.肉膏汤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C.血琼脂平板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D.合成培养基为用已知化学组分营养物质配制的培养基 E.糖发酵管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
A.单染法 B.复红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 D.抗酸染色法 E.特殊染色法
A.美蓝染色 B.革兰染色 C.抗酸染色 D.特殊染色 E.复红染色
A.双球菌 B.链球菌 C.四联球菌 D.葡萄球菌 E.以上均是
A.涂片→染色→干燥→固定 B.涂片→染色→固定→干燥 C.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D.涂片→固定→染色→干燥 E.涂片→固定→干燥→染色
A.革兰阴性球菌 B.革兰阴性杆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革兰阳性杆菌 E.真菌
A.福氏志贺菌 B.宋内氏志贺菌 C.A+B D.以上都不是 E.鲍氏志贺菌
A.间接法 B.双抗体夹心法 C.IgM捕获ELISA D.PCR法 E.竞争法
A.病毒的核酸种类 B.病毒的感染力 C.病毒的类型 D.病毒的穿透能力 E.病毒的黏附力
A.固定毒 B.野毒株或街毒 C.病毒原型 D.减毒株 E.强毒株
A.离心机品牌 B.台式或落地式 C.塔式或水平转头 D.离心机使用电压 E.旋转半径和每分钟转数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酶标仪 E.质谱仪
A.硝酸银 B.溴酚蓝 C.美蓝 D.台酚蓝 E.麝香草酚蓝
A.56℃3小时 B.100℃2小时 C.160℃2小时 D.180℃2小时 E.200℃1小时
A.蛋白测序 B.氨基酸测序 C.DNA测序 D.核苷酸测序 E.紫外光下看DNA条带
A.一定范围任选培养基体积 B.培养温度较恒定、均匀 C.用于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 D.细菌长得快、产量高 E.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相位差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A.特异性受体结合病毒 B.细胞膜的选择性 C.病毒的黏附力 D.病毒融合细胞 E.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现象
A.病毒 B.固体培养基 C.细胞 D.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 E.立克次体
A.鼠疫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白喉杆菌 D.大肠杆菌 E.副溶血性弧菌
A.血凝抑制试验 B.中和试验 C.乙醚耐受试验 D.核酸酶试验 E.包涵体的产生试验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A.内毒素 B.外毒素 C.普通菌毛 D.荚膜 E.Ⅵ抗原
A.发酵葡萄糖 B.发酵麦芽糖 C.产酸不产气 D.发酵蔗糖 E.不发酵乳糖
A.--+- B.-+-- C.+--- D.-+-+ E.--++
A.蓝色 B.紫色 C.绿色 D.粉红色 E.黄色
A.葡萄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吲哚试验 D.硫化氢试验 E.枸橼酸利用试验
A.HBsAg B.HBcAg C.HBeAg D.PreS1 E.PreS2
A.可保护样品和工作人员 B.可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而不保护样品 C.排气口不使用HEPA过滤器 D.本身带有风机 E.可保护样品和环境
A.溶菌酶处理 B.EDTA处理 C.酚-氯仿抽提 D.RNA酶消化 E.蛋白酶K处理
A.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B.生产厂家检定合格 C.使用部门检定合格 D.经营公司检定合格 E.以上都可以
A.BCYE培养基 B.Korthof培养基 C.PPLO培养基 D.血清斜面培养基 E.巧克力培养基
A.用拭子采集的标本应立即浸泡于肉汤中 B.对于流感病毒等不稳定的病毒要尽快接种到动物或组织中 C.用于分离乙脑病毒的血液标本一般不加抗凝剂 D.用于分离麻疹病毒的血液标本加抗凝剂 E.一般使用柠檬酸钠之类的抗凝剂
A.4℃静置1天 B.过滤 C.低速离心 D.高速离心 E.密度梯度离心
A.鸡胚 B.传代细胞 C.原代细胞 D.活体器官 E.实验动物
A.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方法 B.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C.大肠杆菌与沙门菌的方法 D.蜡样芽胞杆菌与枯草芽胞杆菌的方法 E.乙型链球菌与肠链球菌的方法
A.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B.免疫测定技术、探针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C.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 D.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杂交技术等 E.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探针技术等
A.0.01μm B.0.02μm C.0.03μm D.0.04μm E.0.05μm
A.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B.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C.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D.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E.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染色
A.定时传代保存 B.冷冻干燥保存 C.低温-20℃保存 D.低温-80℃保存 E.B+C+D保存
A.靛基质试验 B.动力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糖发酵试验 E.硫化氢试验
A.革兰染色法 B.墨汁染色法 C.抗酸染色法 D.负染色法 E.吉姆萨染色法
A.正交的线性电场 B.负交的线性电场 C.正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D.负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E.以上都是
A.玻璃培养皿 B.瓷研磨棒 C.不锈钢滤菌器 D.手术刀、剪 E.载玻片
A.保存病毒标本的冻存液可加入DMSO B.是细胞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 C.中文名二甲亚砜 D.通常用含10%血清的DMSO作为悬浮细胞的保存液体 E.可用于PCR反应
A.聚丙烯酰胺 B.考马斯亮蓝 C.溴酚蓝 D.甲基蓝 E.溴化乙啶
A.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D.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A.间歇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压力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紫外线照射法
A.0.10μm B.0.15μm C.0.20μm D.0.25μm E.0.30μm
A.模板 B.引物 C.DNTP D.镁离子 E.退火温度
A.诊断与病期不同采集的标本不同 B.要进行预处理才能用于接种 C.采集后立即送到病毒实验室 D.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放入冻存液 E.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存放在-20℃冰箱
A.20分钟 B.40分钟 C.2小时 D.4小时 E.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