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培养液 B.碱性蛋白胨水 C.贝瓦肉汤 D.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 E.高渗葡萄糖肉汤
A.鸡胚卵黄囊接种 B.动物接种 C.鸡胚尿囊接种 D.人工培养基培养 E.细胞培养
A.革兰阴性杆菌 B.大多有菌毛 C.多数有鞭毛 D.少数有荚膜或包膜 E.有芽胞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标本需冷藏运送
A.只有一个化妆品样品同时需要做多项分析,应先检验理化指标 B.化妆品包装量小于20克的样品,采样量可以减少 C.化妆品检测应全部在室内进行 D.应分别从2个包装以上的化妆品样品中共取10克或10毫升 E.采集的化妆品样品应按照理化、毒理、微生物顺序检验
A.采样瓶要用洁净的塑料容器 B.采样瓶要用无酸、无碱、无毒、高压灭菌的玻璃容器 C.容器要求用酒精消毒后使用 D.采样瓶中应先加10%的硫酸 E.采样瓶消毒后加入中和剂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荚膜染色 D.鞭毛染色 E.芽胞染色
A.CFU/cm3 B.CFU/m3 C.CFU/cm2 D.CFU/m2 E.CFU/km2
A.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的吐温-80→灭菌生理盐水 B.灭菌的吐温-80→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生理盐水 C.灭菌生理盐水→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的吐温-80 D.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生理盐水→灭菌的吐温-80 E.灭菌生理盐水→灭菌的吐温-80→灭菌液状石蜡
A.100ml B.200ml C.500ml D.800ml E.1000ml
A.操作简单 B.携带方便 C.对空气中细菌捕获率达85% D.便于消毒 E.性能稳定
A.DMEM B.SDS C.DfT D.TTC E.卵磷脂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粪大肠菌群 C.沙门菌 D.志贺菌 E.结核杆菌
A.油性液体样品,取样10ml B.取样后先加入10ml灭菌液状石蜡,再加10ml灭菌吐温80 C.然后在40~45℃水浴中振荡混合10分钟 D.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 E.在40~45℃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A.培养后菌落呈蓝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B.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C.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蓝色 D.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红色 E.培养后菌落呈紫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A.营养琼脂 B.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 C.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 D.虎红培养基 E.BairdParker乎板
A.辐射灭菌法 B.热力灭菌法 C.煮沸灭菌法 D.化学灭菌法 E.超声波灭菌法
A.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 B.检验时,分别从2个包装单位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 C.包装量小于20g的样品,采样量可以适当增加,其总量应>16g D.接到样品后,如不能及时检验,样品应冷藏或冷冻保存 E.若只有1个样品而同时需作多种分析,应先作微生物检验
A.容器及瓶塞、瓶盖应能经受灭菌的温度 B.容器在灭菌的时候不会释放或产生影响微生物生命的化学物质 C.容器应密封不泄漏 D.容器经洗涤、灭菌后即可使用 E.在灭菌前向容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还原余氯
A.茶具底内部 B.茶具内壁中间部位 C.茶具内部全部面积 D.茶具内、外缘,即1~1.5cm高处 E.任意位置
A.玻璃 B.聚丙烯塑料 C.陶瓷 D.不锈钢 E.A+B
A.集中式供水单位水处理工艺过程完成的水 B.出厂水经输水管网输送至终端(用户水龙头)处的水 C.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源水 D.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水 E.用户立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
A.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两种 B.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采样高度为1.2~1.5m C.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m以上 D.自然沉降法中,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处暴露的时间为5分钟 E.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均为CFU/m3
A.28℃ B.37℃ C.44.5℃ D.55℃ E.65℃
A.28℃,24小时±2小时 B.28℃,48小时±2小时 C.28℃,72小时±2小时 D.37℃,24小时±2小时 E.37℃,24小时±2小时
A.营养肉汤培养液 B.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C.二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D.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二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E.EC肉汤培养液
A.浴盆底部,呈梅花布点 B.浴盆底部,呈直线布点 C.浴盆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 D.浴盆相对两侧壁,呈梅花布点 E.任意位置
A.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检测样品的水样 B.采集前用水样清洗已灭菌的容器 C.采集自来水时应开启水龙头,适当放水数分钟后再取样 D.采样时应直接采集 E.出厂水的采样点应设在出厂进入输送管道之前处
A.红或橘黄色容器,并标注生物危害 B.白色容器,并标注生物危害 C.黑色容器,并标注生物危害 D.绿色容器,并标注生物危害 E.蓝色容器,并标注生物危害
A.改良罗氏培养基 B.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 C.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 D.虎红培养基 E.BairdParker平板
A.需保存1周方能处理 B.需保存3个月方能处理 C.需保存5个月方能处理 D.需保存6个月方能处理 E.需保存1年方能处理
A.聚丙烯塑料瓶能用压力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两种方法灭菌 B.玻璃瓶能用压力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两种方法灭菌 C.压力蒸汽灭菌115℃15分钟,即可杀死芽胞 D.干热灭菌法杀死芽胞需121℃,维持2小时 E.压力蒸汽灭菌后的容器无需烤干即可使用
A.志贺菌 B.沙门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细菌总数
A.样品的处理 B.样品的取材 C.样品的接种量 D.严格的无菌操作 E.以上都对
A.PBS增菌 B.PBS热增菌 C.PBS冷增菌 D.PBS加高增菌 E.PBS加时增菌
A.即可及时处理样品 B.2天可以处理样品 C.3天始能处理样品 D.1周后才能处理样品 E.3个月才能处理样品
A.志贺菌 B.沙门菌 C.大肠菌群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细菌总数
A.GPI B.BAC C.ANI D.GNI E.YBC
A.BIO B.GPS C.NFC D.GNS E.NHI
A.GPI B.GNI C.NHI D.ANI E.NFC
A.GPI B.GNI C.YBC D.BAC E.NHI
A.氧化酶试验 B.绿脓菌素试验 C.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D.甘露醇发酵试验 E.明胶液化试验
A.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 B.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 C.含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TSB-YE)肉汤 D.结晶紫中性红胆盐(VRBA)琼脂 E.磷酸盐缓冲液
A.鲜肉 B.鲜蛋 C.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 D.鲜乳品 E.其他未经加工食品
A.黄色 B.紫色 C.黄绿色 D.绿色 E.粉红色
A.1500r/min B.2000r/min C.2500r/min D.3000r/min E.10000r/min
A.GN B.MM C.SC D.EC E.BP
A.所检样品需在医疗机构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集 B.样品采集后应避免强光 C.样品中的悬浮性固体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不用去除 D.被测样品的温度应在15~20℃ E.如样品温度过低,应现将样品在温水中水浴,使其温度升至要求的温度后,再测定数值
A.可产生耐热性肠毒素 B.此肠毒素能耐121℃30分钟 C.能在4℃下保存7个月 D.肠毒素在pH7.2~7.6中较稳定 E.能侵入HeLa细胞
A.100~560nm B.100~800nm C.200~400nm D.200~760nm E.200~1000nm
A.鼠疫杆菌 B.结肠炎耶氏菌 C.炭疽杆菌 D.空肠弯曲菌 E.大肠杆菌
A.半抗原 B.超抗原 C.抗原决定基 D.细胞表面抗原 E.TD抗原
A.标准标记之前,将模板加热完全变性 B.标准标记之前,不将模板DNA加热变性 C.标准标记之前,模板加热可做可不做 D.标准标记之前,将模板进行碱变性处理 E.标准标记之前,将模板进行SDS处理
A.翠绿色或黄脓色 B.白色 C.红色 D.黑色 E.铁锈色
A.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中溶血的情况 B.细菌的致病作用 C.产生色毒的颜色 D.鞭毛抗原的特异性 E.对营养的要求
A.氧化剂 B.醛类 C.酸类 D.重金属盐类 E.还原剂
A.醇类 B.酚类 C.氧化剂 D.重金属盐类 E.还原剂
A.不可在槽内无清洗液时开机 B.清洗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清洗液和物件 C.开机运行后,槽内清洗液温度会逐渐上升,应及时更换 D.可将清洗物直接放在清洗槽底部 E.若机器暂不使用,应倒掉清洗液
A.0.001% B.0.1% C.10% D.0.01% E.1%
A.考马斯亮蓝 B.溴化乙锭 C.美蓝 D.结晶紫染色 E.革兰染色
A.巴斯德菌属 B.弗朗西斯菌属 C.耶尔森菌 D.棒状杆菌属 E.分枝杆菌属
A.军团菌 B.分枝结核杆菌 C.衣原体 D.肺炎克雷伯杆菌 E.流感嗜血杆菌
A.血液 B.粪-口 C.皮肤接触 D.空气飞沫 E.母婴传播
A.BCYE培养基 B.Korthof培养基 C.血清斜面培养基 D.PPLO培养基 E.巧克力培养基
A.性传播 B.移植等传播 C.母婴传播 D.静脉吸毒 E.空气传播
A.蚊子 B.人虱 C.蜱 D.家鼠 E.鼠蚤
A.即通常所说的绿脓杆菌 B.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C.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D.固有并易产生耐药 E.革兰阴性球菌
A.72h B.48h C.36h D.24h E.16~18h
A.人 B.猪 C.狗 D.牛 E.鸡
A.巴氏消毒法 B.高压灭菌法 C.过滤除菌法 D.煮沸法 E.紫外线消毒法
A.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备用的毛巾 B.用灭菌生理盐水润湿棉拭子采样 C.在毛巾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各25cm2处采样 D.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的部位 E.采样后应在6h内检验
A.溴化乙锭 B.聚丙烯酰胺 C.溴酚蓝 D.载样缓冲液 E.琼脂糖
A.裸鼠 B.家兔 C.鸡 D.小白鼠 E.豚鼠
A.唾液 B.指甲 C.粪便 D.血液 E.毛发
A.凝固酶 B.色素 C.发酵乳糖 D.发酵甘露醇 E.内毒素
A.TI抗原 B.TD-抗原 C.只有反应原性无免疫原性抗原 D.单价抗原 E.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反应原性抗原
A.浅红色 B.深红色 C.微黄色 D.无色 E.深灰色
A.1ml B.2ml C.5ml D.10ml E.100ml
A.EB B.二甲基亚砜 C.丙烯酰胺 D.PBS E.谷氨酰胺
A.急性肠炎 B.皮肤感染 C.尿路感染 D.脑膜炎 E.大叶性肺炎
A.吸附层析 B.分配层析 C.离子交换层析 D.凝胶过滤层析 E.亲和层析
A.DNA病毒科 B.嗜肝DNA病毒科 C.微小RNA病毒科 D.小RNA病毒科 E.逆转录病病毒科
A.埃博拉病毒 B.狂犬病毒 C.乙肝病毒 D.艾滋病病毒 E.登革病毒
A.6μm B.45μm C.5μm D.22μm E.7μm
A.单染法 B.复红染色法 C.特殊染色法 D.革兰染色 E.抗酸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