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D.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 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内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
A.无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 B.无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 C.有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 D.有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 E.以上都不对
A.细菌侵入的门户 B.机体抵抗力的强弱 C.细菌侵入的数量 D.细菌侵袭力及细菌的毒素 E.细菌能否产生芽胞
A.是某些细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B.是能形成芽脆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C.具有多层膜结构 D.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芽胞是细菌的一种休眠状态
A.较疏松 B.肽聚糖含量多 C.无磷壁酸 D.有脂多糖 E.脂类含量多
A.无侵袭力的细菌 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 C.健康人体内的致病菌 D.健康带菌者 E.以上都不是
A.性接触传播 B.输血传播 C.垂直传播 D.使用生物制品 E.食品、餐具传播
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复制方式增殖 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吸入 B.蚊子叮咬 C.胎盘 D.皮肤损伤 E.以上都不是
A.亚病毒 B.类病毒 C.拟病毒 D.朊粒 E.微小病毒
A.转化 B.接合 C.突变 D.转导 E.溶原性转换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核质 E.核蛋白体
A.热原质 B.外毒素 C.内毒素 D.侵袭性酶 E.细菌素
A.可通过虫媒传播 B.在中枢神经细胞胞质内形成内基小体 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 D.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扩散到脑干 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即可杀灭
A.RNA聚合酶核心酶-DNA-pppGpN′-OH B.RNA聚合酶核心酶-DNA-引物-pppGpN′-OH C.RNA聚合酶全酶-DNA-引物-pppGpN′-OH D.RNA聚合酶全酶-DNA-pppGpN′-OH E.亚基-DNA-pppGpN′-OH
A.U B.G C.A D.C E.T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N-C糖苷键断裂 C.戊糖内C-C键断裂 D.碱基内C-C键断裂 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
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σ亚基 E.αβ2β′
A.T+C=46% B.A+G=54% C.A+G=46% D.T+C=60% E.A+T=46%
A.dUMP B.UMP C.dTMP D.TMP E.CMP
A.AUG B.GAU C.GAA D.CUA E.UAA
A.尿素 B.尿酸 C.肌酐 D.β-丙氨酸 E.黄嘌呤
A.反式作用因子是调节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因子 B.增强子结合蛋白属反式作用因子 C.转录因子是一类反式作用因子 D.阻遏蛋白是一类负调控反式作用因子 E.反式作用因子不通过顺式作用元件起作用
A.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 B.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C.为半保留复制 D.以四种dNMP为原料 E.合成方式包括复制、修复和反转录
A.延长因子(EF-Tu、EF-Ts) B.延长因子(EF-G) C.核糖体的大亚基 D.核糖体的小亚基 E.以上都不是
A.基因活化与转录起始 B.转录后加工 C.转录后转运 D.翻译开始 E.翻译后加工
A.[A]=[C],[T]=[G] B.[A]+[T]=[C]+[G] C.[A]-[T]=[C]-[G] D.([A]+[T])/([C]+[G])=1 E.[A]=[G]=[T]=[C]
A.18SrRNA B.5SrRNA C.5.8SrRNA D.28SrRNA E.23SrRNA
A.A+T占15% B.G+C占25% C.G+C占40% D.A+T占60% E.G+C占70%
A.起始因子 B.GTP C.核糖体大、小亚基 D.mRNA E.蛋氨酰-tRNA
A.不被转录的序列 B.被转录但不被翻译的序列 C.被转录也被翻译的序列 D.调节基因序列 E.不出现在成熟mRNA中的序列
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C.碱基不同、戊糖不同 D.碱基不同、戊糖相同 E.以上都不对
A.其产物总是蛋白质 B.其产物总是RNA C.其产物可以是RNA或蛋白质 D.其产物不包括RNA E.其产物不包括蛋白质
A.+35bp区 B.-30bp区 C.+10bp区 D.-10bp区 E.+1bp区
A.DNA通过复制可以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B.DNA可以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RNA C.mR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RNA病毒能够以RNA为模板指导DNA的合成 E.RNA不能进行复制
A.操纵子调控系统由启动子、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组成 B.操纵子调控系统是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方式 C.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启动转录 D.诱导物与操纵基因结合启动转录 E.诱导物与操纵基因结合阻遏转录
A.转录只发生于基因组的部分基因序列 B.结构基因的DNA双链中只有一条链可以作为模板 C.在一个多基因的DNA双链中各基因的模板并不是总在一条链上 D.模板链的方向总是3′→5′ E.转录具有校读功能
A.引物是一条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B.引物序列与模板DNA的待扩增区互补 C.在已知序列的模板DNA待扩增区两端各有一条引物 D.引物自身应该存在互补序列 E.引物的3′端可以被修饰
A.食物中获取 B.肝糖原的分解 C.肌糖原的分解 D.肌蛋白降解来的氨基酸 E.甘油的糖异生
A.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方向取决于作用物浓度 B.GPT和GOT是两种最重要的转氨酶 C.嘌呤核苷酸循坏是肝脏转氨基的重要方式 D.转氨基作用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E.转氨酶的辅酶可以是磷酸吡哆醛
A.半胱氨酸 B.胱氨酸 C.瓜氨酸 D.精氨酸 E.赖氨酸
A.己糖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D.丙酮酸羧化酶 E.烯醇化酶
A.Lys B.Asn C.Gln D.Glu E.Cys
A.胱氨酸 B.蛋氨酸 C.二价阳离子 D.还原型谷胱甘肽 E.硫酸铵
A.蛋氨酸 B.甘氨酸 C.半胱氨酸 D.谷氨酸 E.苏氨酸
A.胆固醇 B.胆汁酸 C.甘油磷脂 D.脂肪酸 E.鞘磷脂
A.氢键断裂、空间构象改变 B.酶蛋白与辅酶结合 C.酶由低活性的形式转变为高活性 D.部分肽键断裂、酶空间构象改变 E.酶蛋白被修饰
A.关键酶常是变构酶 B.在代谢途径中活性最高 C.常位于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 D.常催化单向反应 E.常是受激素调节的酶
A.8.80% B.12.50% C.16.0% D.38.0% E.31.25%
A.26.52nm B.11.7nm C.28.08nm D.14.04nm E.20.72nm
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浓度无关 B.受酶和底物的浓度影响 C.与底物的种类无关 D.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 E.酶的Km值越小则催化效率越低
A.生物素 B.NAD+ C.FAD D.硫辛酸 E.辅酶A
A.糖的供应不足 B.脂肪摄食道多 C.酮体是病理性代谢产物 D.肝中脂肪代谢紊乱 E.肝功能不好
A.绝对专一性 B.相对专一性 C.立体异构专一性 D.顺反异构专一性 E.族类专一性
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E.别构抑制
A.ADP B.AMP C.ATP D.2,6-FBP E.1,6-FBP
A.磷酸果糖激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果糖双磷酸酶-1 D.丙酮酸羧化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A.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 B.蛋白质分子的无规则卷曲 C.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 D.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E.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
A.只加速反应进程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B.只促进热力学允许的反应 C.机制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酶在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变化 E.对反应底物有专一性
A.与球蛋白结合 B.与VLDL结合 C.与HDL结合 D.与CM结合 E.与白蛋白结合
A.ATP B.FAD C.NADP+ D.GMP E.PAPS
A.7.73 B.6.84 C.5.96 D.5.955 E.2.98
A.底物被酶完全饱和时反应速度 B.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 C.酶的特征性常数 D.随底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E.不随酶浓度的改交而改变
A.PFK-1 B.HK C.PK D.GK E.磷酸甘油酸激酶
A.谷氨酸 B.天冬氨酸 C.酪氨酸 D.天冬酰胺 E.谷氨酰胺
A.蛋白酶作用使蛋白质变性 B.加硫酸铵沉淀使蛋白质变性 C.蛋白质变性后易沉淀 D.蛋白质变性后对280nm紫外光吸收消失 E.所有蛋白质变性后均可复性
A.含糖培养基--间歇灭菌法 B.金属器械--漂白粉 C.饮水--氯气 D.排泄物--漂白粉 E.人或动物血清--滤过除菌
A.核质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壁 E.核蛋白体
A.维生素 B.色素 C.干扰素 D.细菌素 E.抗生素
A.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B.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 C.以复制方式增殖 D.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有脂多糖 B.较疏松 C.无磷壁酸 D.肽聚糖含量多 E.脂类含量多
A.侵袭性酶 B.热原质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A.荚膜 B.芽胞 C.普通菌毛 D.性菌毛 E.鞭毛
A.易被理化因素灭活 B.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面的蛋白质 C.可以用甲醛脱毒变成类毒素 D.对组织的毒性有高度的选择性 E.外源性热原质,引起全身发热反应
A.耐药性变异 B.毒力变异 C.荚膜变异 D.形态变异 E.抗原性变异
A.维生素 B.内毒素 C.抗生素 D.热原质 E.细菌素
A.75%乙醇脱色 B.标本涂片干燥固定 C.碘液媒染 D.结晶紫初染 E.稀释复红复染
A.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B.是某些细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C.具有多层膜结构 D.是能形成芽胞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E.芽胞是细菌的一种休眠状态
下列哪项是鞭毛的主要作用?()
A.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B.与细菌的抵抗力有关 C.与细菌的动力有关 D.与细菌的分裂繁殖有关 E.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A.潜伏期抗体阳性但分离不到病毒 B.无显性感染期 C.潜伏期体内查不到抗体 D.急性发作时查不到病毒 E.潜伏期可分离出病毒但抗体阴性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核心部分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 C.由许多核小体进一步盘曲成中空的染色质纤维-螺线管 D.真核细胞染色质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 E.所有生物来源的核小体DNA长短是一致的
A.TMP B.dUMP C.dTMP D.UMP E.CMP
A.分子上每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B.在胞质内合成和发挥其作用 C.代谢较慢 D.帽子结构是聚腺苷酸 E.是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
A.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阻碍转录 B.阻遏物与结构基因结合阻碍转录 C.阻遏物与调节基因结合阻碍转录 D.阻遏物与RNA聚合酶结合阻碍转录 E.阻遏物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结合
A.PCR方法需要特定的引物 B.PCR技术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 C.PCR方法进行的基因扩增过程类似于体内DNA的复制 D.PCR技术能够快速特异地扩增任何目的基因或DNA E.PCR技术需要在恒温环境进行
A.RNA聚合酶全酶-DNA-pppGpN′-OH B.RNA聚合酶核心酶-DNA-pppGpN′-OH C.RNA聚合酶全酶-DNA-引物-pppGpN′-OH D.RNA聚合酶核心酶-DNA-引物-pppGpN′-OH E.亚基-DNA-pppGpN′-OH
A.多种氨基酸都有两个以上的密码子 B.密码子中可以有稀有碱基 C.每个密码子都对应一种氨基酸 D.密码子中任何碱基的突变都会影响氨基酸的翻译 E.不同生物的密码子是不同的
A.肥皂液促进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 B.肥皂液致肠道pH升高,促进氨的吸收 C.可能严重损害肾脏功能 D.可能导致碱中毒 E.可能严重损害肝脏功能
A.小肠黏膜 B.肾脏 C.脂肪组织 D.肝脏 E.血浆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谷氨酸 D.甲硫氨酸 E.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