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片
A.淀粉 B.淀粉与糊精 C.淀粉与乳糖 D.糊精与乳糖 E.淀粉与糖粉
A.膨胀作用 B.孔隙、毛细管作用 C.润湿作用 D.产气作用 E.酶解作用
A.藿佩兰 B.生熟稻芽 C.荆防风 D.龙牡 E.炒四仙
A.干裂 B.分解 C.变形 D.变脆 E.退色
A.冲头长短不齐 B.润湿剂或黏合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 C.片剂露置过久,吸湿膨胀 D.药料中含挥发油较多 E.压片机转速过慢
A.审方 B.计价 C.调配 D.复核 E.发药
A.稀释剂 B.黏合剂 C.润滑剂 D.崩解剂 E.润湿剂
A.糖浆和滑石粉 B.HPMC C.CAP D.川蜡 E.15%虫胶乙醇溶液
A.黏冲 B.硬度不够 C.花斑 D.裂片 E.崩解迟缓
A.软皂 B.甘油 C.90%乙醇 D.液状石蜡 E.丙二醇
A.药物的水溶液 B.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C.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D.风化性药物 E.吸湿性药物
A.根及根茎类药材 B.皮类药材 C.花类药材 D.矿物类药材 E.贝壳类药材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A.发药是调剂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B.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 C.查外用药专用包装 D.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 E.患者需签字
A.筛析可用于粉碎后粉末的分等 B.筛析可起到混合粉末的作用 C.冲眼筛多用作粉碎机械的筛板 D.细粉一般使用编织筛筛分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筛号是以每英寸长度上有多少孔表示的
A.半夏 B.海藻 C.苍术 D.牵牛子 E.大黄
A.保持美观 B.利于特殊药品的管理 C.利于保证药品质量 D.利于提高调剂质量 E.利于上级药师复核
A.麦冬 B.当归 C.山药 D.延胡索 E.陈皮
A.干热空气 B.湿热蒸汽 C.过热蒸汽 D.饱和蒸汽 E.湿饱和蒸汽
A.含有聚氧乙烯基团 B.含有亲水基团 C.含有疏水基团 D.同时含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 E.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
A.润湿剂 B.絮凝剂 C.助悬剂 D.防腐剂 E.抗氧剂
A.糊剂 B.膏药 C.橡胶膏剂 D.凝胶膏剂 E.乳剂
A.甘遂 B.猪牙皂 C.三棱 D.赭石 E.土鳖虫
A.药液趁热加入乙醇 B.不可用乙醇洗涤沉淀 C.用酒精计测定药液中的含醇量 D.慢加醇,快搅拌 E.应敞口冷藏
A.法定检查方法为家兔致热试验和鲎试验法 B.鲎试验法比家兔试验法更灵敏 C.鲎试验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靠 D.鲎试验法特别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 E.鲎试验法对一切内毒素均敏感,可代替家兔试验法
A.石脂 B.五灵脂 C.半夏 D.丁香 E.甘草
A.常用饮片 B.用量较少的饮片 C.质地较轻的饮片 D.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 E.有毒性的饮片
A.0.015~0.03g B.0.03~0.06g C.0.06~0.6g D.0.05~0.1g E.0.3~0.6g
A.藤黄 B.秦皮 C.黄柏 D.大黄 E.地黄
A.肉桂 B.厚朴 C.玫瑰花 D.哈士蟆油 E.乳香
A.板蓝根 B.珍珠母 C.金银花 D.黄连 E.栀子
A.增塑剂 B.着色剂 C.遮光剂 D.崩解剂 E.防腐剂
A.无菌 B.等渗透压 C.安全性 D.稳定性 E.无热源
A.大腹皮、槟榔 B.大腹皮、生槟榔 C.大腹皮、焦槟榔 D.大腹皮、炒槟榔 E.大腹皮、酒槟榔
A.铁锅 B.铜锅 C.陶瓷砂锅 D.搪瓷缸 E.玻璃烧杯
A.药材断面中心数个散在的放射状木质部黄白相间 B.茎中央海绵组织的白色髓 C.黄芪断面的皮部疏松,木质部较结实 D.种皮上维管束汇合处 E.青皮药材外色青褐、内色黄的优质品
A.3%~7% B.7%~l3% C.5%~10% D.7%~10% E.10%~15%
A.最新版本是2015年版 B.2015版《药典》化学药收载在一部中 C.生物制品收载在三部中 D.2015版《药典》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E.2015版《药典》分为四部
A.0.1~1nm B.1~10nm C.1~100nm D.10~100nm E.100~500nm
A.0.48g B.0.048g C.4.8g D.0.96g E.0.096g
A.处方编号 B.门诊号 C.医师签名 D.患者姓名 E.费用类别
A.应将药物按其入药部分分成若干类,并按顺序分类存放 B.应将常用饮片放在斗架的中上层 C.应将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下层 D.应将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最下层的大药斗内 E.应将质重饮片和容易造成污染的饮片放在斗架的底层
A.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 B.炒神曲、炒山楂、炒槟榔 C.炒神曲、炒威灵仙、炒麦芽 D.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 E.焦神曲、焦槟榔、焦麦芽
A.人参 B.麝香 C.桃仁 D.当归 E.白术
A.发作之前0.5h B.发作之前1~2h C.发作之前2~3h D.发作后2~3h E.发作时1~2h
A.草乌与半夏 B.人参与牛黄 C.党参与藜芦 D.当归与川芎 E.朱砂与昆布
A.浸渍法 B.水蒸气蒸馏法 C.煎煮法 D.索氏提取法 E.回流提取法
A.水分 B.粒度 C.溶化性 D.崩解时限 E.装量差异
A.药品本身质量有问题 B.中药饮片药剂帖重或总重与处方差距±2% C.小药袋与标示量超过±2% D.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E.药品规格不符
A.1.5~4.5g B.1~5g C.1~10g D.10~45g E.45~100g
A.需要特殊保管,并有专人负责 B.需要专用出库储存 C.贵细中药大多是动物药和菌类药,少数是植物药 D.牛黄是贵细中药,应密封贮存在衬有棉花、灯芯草或软纸的铁盒或木盒中 E.藏红花若潮湿生虫,不能暴晒和硫黄熏蒸
A.始终以文火慢炖 B.始终以武火急煎 C.先以武火急煎,后以文火慢炖 D.先以文火慢炖,后以武火急煎 E.一般药头煎时间为15~20min,二煎时间为20~25min
A.干燥温度较高 B.适用热不稳定性物料的干燥 C.所需时间较长 D.会导致物料污染或氧化变质 E.干燥后产品较难粉碎
A.药剂学 B.中药调剂学 C.中药药剂学 D.中药炮制学 E.中药制剂学
A.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 B.主治中医师的处方 C.单位的证明信 D.法定处方 E.医疗单位的处方
A.草乌 B.藜芦 C.山楂 D.巴戟天 E.黄芩
A.半夏 B.竹沥 C.阿胶 D.辛夷 E.胖大海
A.专柜加锁 B.专用账册 C.专用处方 D.专人验收 E.专人负责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