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生时大脑结构接近成人,脑重量达到成人脑重1/4左右 B.婴儿期脑重量增长快,神经细胞数量增加,大脑加速髓鞘化 C.幼儿期脑功能的单侧化程度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指标 D.幼儿期脑神经突触联系加强,条件反射大量形成、巩固和稳定 E.生命早期大脑有良好修复性。一旦某侧脑半球受损,另一侧可出现代偿功能
A.0岁组的平均人口数 B.0岁组的尚存人数 C.所有年龄的平均人口数 D.所有年龄的尚存人数 E.0岁组的生存总人年数
A.维护和促进妇女的健康 B.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C.保证妇女婚姻自由 D.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E.提高妇女的身体素质
A.0~3岁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 B.具有温柔、安静、细致的心理特点 C.富有同情心,易遭受不公正待遇 D.如果女童不能很好教育,则易造成苛刻、任性等负面性格 E.女童的气质形成更易受遗传因素影响
A.女性的性心理发育指青春期女性由于性生理的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 B.心理卫生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间能保持协调与平衡 C.对青春期的少女,学校没有必要对她们进行性教育 D.青春期心理卫生保健的目的是在青春期迅速发育的过程中,使人体能得到健康的体格及健康的心理和性格成长 E.青春期少女会产生对异性的兴趣,可能影响学业
A.女童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第二性征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者,均属性早熟 B.包括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和中性性早熟 C.女童在12岁以前出现月经初潮,属性早熟 D.女童在14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属性早熟 E.有肿瘤引起的假性性早熟
A.婚姻法 B.妇女权益保障法 C.母婴保健法 D.女职工劳动保护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早建卡,早检查 B.按规定产前检查,必要时增加次数 C.专科门诊、专册登记、专人诊治、追踪矫治、住院分娩 D.动员住院分娩,做好产后42天检查 E.及早动员孕妇终止妊娠
A.安全期避孕 B.使用阴茎套 C.使用阴道隔膜 D.放置宫内节育器 E.按时口服短效避孕药
A.生长发育呈连续性与阶段性 B.生长发育的速度呈波浪式进展 C.生长发育涉及生理和心理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 D.脑、脊髓、视觉器官的发育具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E.在疾病的恢复期往往伴随有赶上生长现象
A.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果汁,但每日不超过1~2口 B.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C.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80%及以上的喂养 D.除母乳外,只给婴儿喝点水 E.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90%及以上的喂养
A.米湖、蛋黄、鱼泥、菜泥 B.面条、蛋黄、肉泥、菜泥 C.蛋黄、豆腐、鱼泥、菜泥 D.米汤、肉泥、菜泥、碎肝 E.米饭、肉泥、菜泥、鸡蛋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卡介苗、乙肝疫苗 D.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E.麻疹疫苗
A.建卡率 B.接种率 C.抗体阳转率 D.保护率 E.以上都对
A.多晒太阳 B.提倡母乳喂养 C.必要时给予药物预防 D.及时添加辅食 E.给予大量维生素D制剂
A.分散度高低 B.比重大小 C.荷电数量多少 D.形状类别 E.以上都不是
A.4期 B.3期 C.8期 D.6期 E.以上都不是
A.胸膜间皮瘤 B.膀胱癌 C.肾癌 D.皮肤癌 E.肝血管肉瘤
A.黄绿色眼镜 B.绿色眼镜 C.蓝色眼镜 D.铜丝网制成的眼镜 E.镜片中含有氧化亚铁成分的眼镜
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 B.潜伏期长,但发病年龄早 C.有一定好发部位 D.同一致癌物可引起不同部位肿瘤 E.潜伏期长、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
A.劳动卫生基础工作 B.劳动卫生评价 C.作业环境管理 D.健康管理 E.作业管理
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 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措施
A.作业者的接触水平 B.危险因素评价的重要环节 C.作业者的吸入量 D.作业者的吸收量 E.作业者的暴露水平
A.首次鉴定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B.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C.鉴定专家任期4年,可以连聘连任 D.与职业病诊断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必须回避 E.鉴定委员会组成人数为3人
A.Ⅰ B.Ⅱ C.Ⅲ D.Ⅳ E.Ⅴ
A.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女性心率较男性慢 B.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女性呼吸次数较男性少 C.女性平时以腹式呼吸为主 D.皮下脂肪较厚,对热耐受性较男性强 E.重体力劳动时腹式呼吸加深,影响盆腔血液循环
A.赖氨酸 B.色氨酸 C.胱氨酸 D.组氨酸 E.苏氨酸
A.鱼肉蛋白 B.鸡蛋蛋白 C.大豆蛋白 D.牛肉蛋白 E.酪蛋白
A.储留氮/吸收氮×100 B.吸收氮/储留氮×100 C.摄入氮/储留氮×100 D.吸收氮/摄入氮×100 E.储留氮/摄入氮×100
A.EPA、DHA B.月桂酸、棕榈酸 C.油酸、棕榈油酸 D.花生四烯酸、芥子酸 E.亚油酸、α-亚麻酸
A.20%~30% B.40%~50% C.55%~65% D.70%~75% E.80%~90%
A.铁 B.钴 C.锌 D.磷 E.钙
A.血清铁浓度下降 B.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 C.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 D.总铁结合力上升 E.运铁蛋白饱和度下
A.铜 B.钼 C.硒 D.锰 E.铬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E.维生素C
A.牛奶 B.海参 C.鸡肝 D.蛋黄 E.牡蛎
A.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 B.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 C.体格发育的指标 D.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 E.居民饮食消费水平的指标
A.蛋白质 B.脂肪 C.乳糖 D.钙 E.铁
A.25 B.26 C.28 D.30 E.32
A.10%~19% B.20%~29% C.30%~39% D.40%~49% E.50%~59%
A.肉类食品 B.蔬菜和水果 C.玉米、花生及其制品 D.乳类及其制品 E.腌制食品
A.亚硝酸钠 B.亚硫酸钠 C.苯甲酸钠 D.谷氨酸钠 E.糖精钠
A.猪瘟、口蹄疫 B.猪水泡病、猪出血性败血症 C.猪出血性败血症、鼻疽 D.布氏菌病、猪丹毒 E.猪瘟、猪丹毒
A.酸度升高 B.羰基价升高 C.过氧化值升高 D.皂化价升高 E.比重增加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D.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E.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A.海产品 B.剩饭 C.乳类 D.蛋类 E.家庭自制发酵食
A.肉毒中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李斯特菌中毒 E.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A.T-2毒素 B.3-硝基丙酸 C.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伏马菌素 E.赭曲霉毒素A
A.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B.机体功能容量如进食量降低 C.对外加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D.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 E.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降低
A.脂肪组织是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 B.靶器官一般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几个 C.在同一靶器官产生毒效应的化学物质毒作用机制相同 D.靶器官一定是该化学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 E.苯胺和CO均可作用于红细胞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但毒作用机制不同
A.直线 B.抛物线 C.对称S状曲线 D.不对称S状曲线 E.U形曲线
A.血脑屏障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仅有较小的空隙 B.血脑屏障转运体多药耐药蛋白的存在可将某些毒物运回血液 C.星状细胞包围毛细血管 D.中枢神经系统组织间液蛋白浓度较机体的其他部位低 E.脂溶性低的更易于通过血脑屏障
A.是卫生保健发展的战略措施 B.是保健模式从"自助型"向"依赖型"发展的体现 C.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 D.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医疗保健措施 E.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
A.信息 B.传播者 C.传播途径 D.接受者 E.反馈
A.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B.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C.健康传播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D.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 E.健康传播是特殊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
A.过程评价、形成评价、效率评价 B.过程评价、形成评价、效应评价 C.过程评价、近期效果评价、远期效果评价 D.过程评价、结局评价、效应评价 E.过程评价、结局评价、效率评价
A.立法 B.吸烟危害的知识掌握与否 C.制定控烟规划 D.创建无烟环境 E.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活动
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 C.与总体标准差σ成正比,与成反比 D.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少标准误 E.其值越大,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A.若P大于0.05,则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Ⅰ型错误 B.若P小于0.05,则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C.若P小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Ⅰ型错误 D.若P小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E.若P大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A.文献中经常涉及的非目标人群 B.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E.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A.R-1 B.C-1 C.R+C-1 D.R×C-1 E.(R-1)(C-1)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力收缩 D.间断性收缩 E.持续性收缩
A.严重遗传性疾病 B.梅毒急性感染期 C.淋病 D.精神分裂症发病期间 E.神经衰弱
A.便于母亲照顾婴儿 B.增进母子感情 C.及时发现婴儿的变化 D.便于按需母乳喂养 E.便于喂牛奶
A.7天 B.14天 C.28天 D.30天 E.60天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E.12个月
A.身高 B.体重 C.坐高 D.小腿长 E.月经初潮
A.年龄别体重 B.身高标准体重 C.身高体重指数 D.皮褶厚度 E.体重指数(BMI)
A.单侧采光时教室的室深系数不应小于1:2 B.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6 C.教室与对面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该建筑物的2倍高度 D.教堂课桌面照度不低于150lx;照度均匀度多数应达到或接近0.7 E.黑板面平均照度不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应达到或接近1.0
A.开展相关人员培训 B.组织相关专家座谈 C.开展调查研究 D.设计干预方案 E.迅速有效的信息传播
A.4月7日 B.5月31日 C.9月28日 D.10月8日 E.12月1日
A.刺激内源性胰岛素释放 B.阻止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 C.抑制糖原的分解与异生 D.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 E.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A.一级实验室 B.二级实验室 C.一级、二级实验室 D.三级实验室 E.三级、四级实验室
A.缺铁 B.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C.水钠潴留,血液稀释 D.骨髓受抑制 E.红细胞寿命缩
A.子宫收缩的强度 B.子宫收缩的频度 C.子宫收缩的节律性 D.胎头下降的程度 E.是否破膜
A.丈夫 B.父母 C.本人 D.监护人 E.代理人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E.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