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 B.40 C.80 D.120
A.政府的干预 B.完全竞争状态 C.国家计划的实施 D.财政参与分配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市场手段 D.行政手段
A.全部社会产品 B.全部剩余产品 C.全部国民收入 D.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A.政治权利 B.财产权利 C.债务权利 D.自然资源占有权利
A.纳税人是经济上的纳税主体 B.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纳税主体 C.纳税人是负税人 D.纳税人是扣缴义务人
A.医院经费 B.民主党派机关经费 C.群众文化经费 D.图书馆经费
A.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高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 C.市场经济国家中非政府投资发挥辅助作用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持续增长
A.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 B.实行低税率 C.实行税额减免 D.不征收农业税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A.市场方式 B.协商方式 C.非市场方式 D.谈判方式
A.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A.跨年滚动 B.三年滚动 C.四年滚动 D.五年滚动
A.预算平衡机制 B.赤字弥补机制 C.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机制 D.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A.省级金库 B.市级金库 C.地级金库 D.县级金库
A.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消费税
A.0 B.3000 C.5000 D.8000
A.税务机关有权核查所有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B.采取税收保全措施,要经税务所长的批准 C.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要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D.税务机关可以扣押欠缴税款的纳税人的护照
A.600.00 B.1526.21 C.2400.00 D.4664.16
A.钟表维修 B.住宅装修 C.道路维修 D.房屋修缮
A.购进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B.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C.购进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 D.位于同一县市实行统一核算的两个机构的货物移送销售
A.174.00 B.1374.00 C.1415.22 D.5654.34
A.销售自来水 B.销售古旧图书 C.销售自产的农产品 D.销售避孕药品
A.符合法定条件的代垫运费 B.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C.向购买方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D.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A.免征增值税 B.缴纳194.17元的增值税 C.缴纳291.26元的增值税 D.缴纳300元的增值税
A.按3%的征收率计算抵扣 B.按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 C.按11%的扣除率计算抵扣 D.不予抵扣
A.啤酒 B.雪茄烟 C.葡萄酒 D.烟丝
A.最高销售价格 B.平均销售价格 C.最低销售价格 D.最低销售价格的70%
A.不缴纳消费税 B.受托人代收代缴消费税 C.委托方收回后在受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D.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A.1200.00 B.1398.06 C.1440.00 D.1484.54
A.320 B.480 C.640 D.800
A.转让协议生效时 B.取得股权转让款时 C.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 D.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
A.3 B.4 C.5 D.10
A.它是政策性投融资 B.它独立于市场之外 C.它的范围有严格限制 D.它的目的性很强
A.69700.00 B.69917.95 C.69955.00 D.73317.95
A.按租金收入征收房产税 B.按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 C.暂免征收房产税 D.按房产计税余值征收房产税
A.0.5% B.1% C.3% D.5%
A.摩托车 B.小轿车 C.商用三轮车 D.商用客车
A.税率档次较多 B.计算比较复杂 C.征税对象数额越大,应纳税额越大 D.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A.市场机制 B.社会公共需要 C.效率原则 D.市场效率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B.效率是公平的基础 C.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分配过于悬殊 D.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A.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B.纳税人应当在获准占用耕地之日起2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 C.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林地的耕地占用税 D.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部门征收
A.转让环节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B.经税务机关确认的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C.当期发生的全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D.取得土地使用税所支付的价款和按国家规定缴纳的有关税费
A.工商营业执照 B.供销合同 C.借款合同 D.雇佣合同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主管税务机关
A.债务收入 B.政府性基金 C.罚没收入 D.行政性收费
A.各级财政部门 B.各级行业协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A.行政性收费 B.事业性收费 C.政府性基金 D.捐赠性收入
A.国有企业资产 B.国有自然资源 C.政府税收 D.政府信誉
A.货币公债 B.实物国债 C.贵金属公债 D.折实公债
A.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B.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C.公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D.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A.平价发行 B.折价发行 C.议价发行 D.溢价发行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统一基金法》 D.《预算与会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