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1.4倍 B.1.1~1.5倍 C.1.2~1.4倍 D.1.2~1.5倍
A.横向 B.纵向 C.轴部 D.底部
A.片麻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角砾岩
A.锚杆支护 B.钢筋混凝土衬砌 C.喷层+钢丝网 D.喷层+锚杆
A.成岩裂隙水 B.风化裂隙水 C.脉状构造裂隙水 D.层状构造裂隙水
A.渗流水力坡度小于临界水力坡度 B.地下水渗流产生的水力压力大于土颗粒的有效重度 C.地下连续墙接头的质量不佳 D.基坑围护桩间隙处隔水措施不当
A.区域性深大断裂交汇 B.区域地质构造行成的整体滑坡 C.区域的地震烈度 D.区域内潜在的陡坡崩塌
A.薄壁空间结构体系 B.悬索结构体系 C.拱式结构体系 D.网架结构体系
A.独立基础 B.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C.片筏基础 D.箱形基础
A.构造钢筋 B.正弯矩钢筋 C.负弯矩钢筋 D.下部受力钢筋
A.15~20mm,1:3 B.15~25mm,1:3 C.15~20mm,1:2.5 D.15~25mm,1:2.5
A.140m B.130m C.120m D.100m
A.渗水管 B.排水管 C.导流管 D.雨水管
A.禁令、警告、指示 B.指示、警告、禁令 C.警告、指示、禁令 D.警告、禁令、指示
A.桥面荷载 B.横向水平力 C.纵向水平力 D.主缆索荷载
A.沥青碎石混合料 B.双层式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C.单层式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D.沥青混凝混合料
A.商业设施布点与发展 B.民防因素 C.市政道路改造 D.解决人行过街交通
A.压应力层 B.拉应力层 C.防脆裂层 D.刚性氧化层
A.化学及稳定性差 B.抗风化性能较差 C.硬度不及大理石板 D.耐火性较差
A.混凝土内部孔隙特性 B.水泥强度和品质 C.混凝土水灰比 D.养护的温度和湿度
A.粉煤灰 B.石英砂 C.石灰石 D.矿渣粉
A.塑性变形在标距内分布是均匀的 B.伸长率的大小与标距长度有关 C.离颈缩部位越远变形越大 D.同一种钢材,δ5应小于δ10
A.门窗嵌缝 B.桥面接缝 C.墙板接缝 D.屋面嵌缝
A.物体可燃性 B.物体耐火极限 C.膨胀后的发泡层厚度 D.基材的厚度
A.防潮 B.放火 C.不能松散铺设 D.不能与胶凝材料配合使用
A.水泵房的位置 B.土方机械型号 C.地下水位流向 D.基坑边坡支护形式
A.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侧 B.布置在地下水流下游侧 C.沿基坑中线布置 D.沿基坑外围布置
A.先将不同类别的土搅拌均匀 B.采用同类土填筑 C.分层填筑时需揽拌 D.将含水量大的黏土填筑在底层
A.处理速度快、工期短,适用于城市施工 B.不适用于软黏士层处理 C.处理范围应小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D.采取相应措施还可用于水下夯实
A.轻锤低击的打桩方式 B.重锤低击的打桩方式 C.先四周后中间的打桩顺序 D.先打短桩后打长桩
A.桩孔内废浆、废渣清理干净,且待桩孔干燥后下放钢筋笼 B.混凝土导管缓慢拔起,确保混凝土正常灌注 C.泥浆与混凝土充分拌合确保桩体质量 D.废浆采用地面泥浆泵从桩孔內吸出
A.粗骨粒径大于25mm时,出料口高度不宜超过60m B.粗骨料最大粒径在40mm以內时可采用內径150mm的泵管 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宜大于50℃ D.粉煤灰掺量可控制在25%~30%
A.不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B.适当增加水灰比 C.适当添加缓凝剂 D.适当添加引气剂
A.支底模-支侧模-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放张钢筋 B.支底模-张拉钢筋-支侧模-浇筑混凝土-放张钢筋-养护、拆模 C.支底模-预应力钢筋安放-张拉钢筋-支侧模-浇混凝土-拆模-放张钢筋 D.支底模-钢筋安放-支侧模-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士-放张钢筋-拆模
A.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 B.找平层应留设间距不小于6m的分格缝 C.分格缝不宜与排气道贯通 D.涂膜防水层的无纺布,上下胎体搭接缝不应错开
A.亚砂士 B.粉性土 C.黏性土 D.粗砂
A.根据爆破块度和岩堆大小选择运输机械 B.根据工地运输条件决定车辆数量 C.根据不同的装药形式选择挖掘机械 D.运距在300m以內优先选用推土机
A.由现场开挖土拌制而成 B.满足墙面平整度要求 C.满足墙体接头密实度要求 D.满足保护孔壁要求
A.20~30mm B.30~50mm C.50~70mm D.70~100mm
A.钢管压入式通风 B.PVC管抽出式通风 C.塑料布管压入式通风 D.PR管抽出式通风
A.适用于所有地区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 B.用图集表示了大量的标准结构详图 C.适当增加图纸数量,表达更为详细 D.识图简单一目了然
A.JLQZ B.JLQSZ C.LZ D.QZ
A.9跨屋面框架梁,间距为6m,等截面梁 B.9跨框支梁,间距为6m,主梁 C.9号楼层框架梁,6跨,一端悬挑 D.9号框架梁,6跨,两端悬挑
A.不予计算 B.按1/2面积计算 C.按全面积计算 D.视使用性质确定
A.按护栏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B.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C.按护栏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D.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A.按顶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B.按顶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C.按底板外墙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D.按底板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A.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B.按结构外围面积计算全面积 C.依附于自然层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D.依附于自然层按结构外层面积的1/2计算
A.平整场地216m3 B.沟槽土方655m3 C.基坑土方528m3 D.一般土方438m3
A.换填垫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墙夯地基按设计图示处理范围乘以处理深度以提及计算 C.填料振冲桩以填料体积计算 D.水泥粉煤碎石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A.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按设计图示尺寸桩长以米计算,送桩工程量另计 B.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截桩头工程量另计 C.钢管桩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以实体积计算 D.钢板桩按不同板幅以设计长度计算
A.外墙基础断面积(含大放脚)乘以外墙中心线长度以体积计算 B.內墙基础断百积(大放脚部分扣除)乘以內墙净长线以体积计算 C.地圈梁部分体积并入基础计算 D.靠墙暖气沟挑檐体积并入基础计算
A.凸出墙面的砖垛单独列项 B.框架梁间內墙按梁间墙体积计算 C.围墙扣除柱所占体积 D.平屋顶外墙算至钢筋混凝土板顶面
A.按基坑(槽)底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B.按垫层设计宽度乘以中心线长度以面积计算 C.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按实际铺设垫层面积计算
A.按设计图示尺寸扣除板厚所占部分以体积计算 B.区别不同截面以长度计算 C.按设计图示尺寸不扣除梁所占部分以体积计算 D.按柱基上表面至梁底面部分以体积计算
A.扣除突出墙面部分体积 B.不扣除面积为0.33m2孔洞体积 C.将伸入墙內的梁头计入 D.扣除预埋铁件体积
A.雨篷与圈梁连接时其工程量以梁中心为分界线 B.阳台梁与圆梁连接部分并入圈梁工程量 C.挑檐板按设计图示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D.空心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空心部分不予扣除
A.25min B.35min C.40min D.50min
A.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小于45° B.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小于90° C.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小于25d D.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小于3d
A.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 B.按设讨图示尺寸以榀计算 C.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设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D.按设计图示构件尺寸以总长度计算
A.屋面卷材防水按设计示尺寸以面积计算,防水搭接及附加层用量按设计尺寸计算 B.屋面排水管设计未标注尺寸,考虑弯折处的增加以长度计算 C.屋面铁皮天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D.屋面变形缝按设计尺寸以铺设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