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A.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 C.国防安全与经济安全 D.科技安全与国防安全
A.20周岁和18周岁 B.22周岁和20周岁 C.20周岁和20周岁 D.22周岁和22周岁
A.人类遗传学 B.人类伦理学 C.人类生理学 D.人类心理学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A.27% B.36% C.13% D.41%
A.稳定的不断增长 B.总是成一定的比例增长 C.周期性的规律增长 D.周期性的但没有一定的规律的增长
A.取缔非法收入 B.清理不合理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实行平均分配
A.9,3 B.8,4 C.7,5 D.6,6
A.因为不满装修质量,房主与装修工人发生纠纷 B.两家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因为工资存在差别而发生纠纷 C.工人因反对不发放加班工资而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执 D.工人因不满经理的领导方式而与之发生争执
A.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绳或布带将伤口远心端扎紧 B.发生中暑时,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实施物理降温 C.将溺水者救上岸以后,立即对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D.出现冻伤时,立即用温水浸泡或用火烘烤冻伤部位
A.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 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的调控方式 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 D.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参数调节的调控方式
A.法制性 B.提供公平服务 C.非营利性 D.弥补市场失灵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国民党一大
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不可比 D.对比关系
A.安监局对企业因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责令其停产停业 B.交警对不按照道路标志行驶的驾驶员王某予以警告 C.公安局对吸食毒品的社会无业人员李某实施拘留 D.规划局对某企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申请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A.债务人李某将欠王某的1万元钱还给了宋某 B.张三欠自己哥哥张二2万元,不久张二因车祸去世,张三是张二的唯一继承人 C.王某向段某借款3万元,为期一年,但过了四年,段某也没有向王某要求还钱 D.韩某偿还拖欠姜某的两箱啤酒,姜某拒绝受领,韩某便将啤酒放在姜某的门外,后被乞丐偷走
A.人才 B.高新科技 C.经济 D.教育
A.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D.人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A.20% B.30% C.40% D.50%
A.南方谈话 B.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 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C.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C.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D.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统称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D.“知识产权”的概念、含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A.附注 B.附件 C.签发人姓名 D.成文日期
A.切脉时要注意心平气和 B.皮肤过敏者应经常刮痧 C.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D.“悬壶济世”,其中“悬壶”代指医疗行业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居民委员会 D.信访办公室
A.白炽灯 B.螺旋节能灯 C.半导体照明 D.三基色荧光灯
A.1800 B.3000 C.4000 D.4500
A.开幕、发言、闭幕 B.发言、讨论、决议 C.讲话、审议、表决 D.报告、审议、通过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C.紧急避难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D.未成年子女有受父母抚养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B.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D.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A.建筑业 B.运输邮电业 C.农业 D.工业
A.保护鸦片贸易 B.侵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主动权
A.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B.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别人的羡慕 C.学好普通话将来可以在比赛中获奖 D.喜欢听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
A.沃森和克里克 B.孟德尔和巴甫洛夫 C.施旺和施莱登 D.达尔文和赖尔
A.迅速趴下 B.迅速跑开 C.单腿跳开 D.原地不动
A.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 B.乙、丙之间的继承纠纷 C.丙、丁之间的著作权侵权纠纷 D.丁与戊市公安局因罚款数额发生的争议
A.当否,请批准 B.盼复 C.请审阅 D.特此报告
A.10月18日 B.10月14日 C.11月18日 D.11月14日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 C.地区冲突与民族矛盾 D.和平演变的威胁
A.如果规规矩矩地学习逻辑,那么中国就能富国强兵 B.如果不是富国强兵一定是因为没有研究科学 C.如果不是富国强兵可能是因为没有学习逻辑 D.如果规规矩矩地学习逻辑,那么中国国民的理性素质就能大大提高
A.黄河下游地区——草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田 C.横断山区——林地 D.内蒙古高原——水田
A.立木取信——商鞅 B.卧薪尝胆——勾践 C.围魏救赵——孙武 D.图穷匕见——荆轲
A.国体 B.政体 C.政治体制 D.国家结构形式
A.原则至上,不徇私情,举贤任能,不避亲疏 B.奉献社会,不拘小节,待人热情,勤俭持家 C.牺牲自我,助人为乐,邻里和睦,正大光明 D.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在限购、限货、限价等调控政策的重重压力下,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终于出现了松动的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调控政策促成房价的理性回归 ②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此轮调控政策抑制了购买需求释放 ③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房地产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房价下降 ④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重视了精神消费使得房价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C.我国的基本国情 D.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A.盲人 B.醉酒的人 C.未成年人犯罪 D.聋子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A.20年代以前 B.20年代到50年代 C.60年代到70年代 D.80年代以后
A.南极洲曾发生过重大的地质变化,造成此处熊的灭绝 B.南极洲的生物构成不能为熊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熊无法生存 C.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熊不能适应,无法生存 D.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大陆板块脱离了
A.立法机关的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 C.宪法委员会的监督 D.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结合监督
A.1949年,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 B.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研制了小儿麻痹症疫苗 C.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D.《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A.屈原,陶渊明 B.陶渊明,陶渊明 C.杜甫,李白 D.陆游,苏轼
A.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 D.运动是相对的
A.树立了理想就能实现理想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C.个人价值的实现完全依靠个人的奋斗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A.索杰纳 B.勇气 C.机遇 D.好奇
A.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B.解决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
A.强制方式 B.说服方式 C.激励方式 D.示范方式
A.状元 B.探花 C.榜眼 D.执牛耳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竞争规则 C.市场交易规则 D.市场诚信规则
A.一种自卑心理 B.用片面观点认识自己 C.拿自己长处比别人短处 D.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A.张某基于重大误解而与王某签订的买卖合同 B.12岁小学生李某与某商城签订的购买一台价值5000元电脑的合同 C.赵某以欺诈手段与孙某签订的买卖木材的合同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报酬和赠与的合同为有效合同
A.1000万元以下 B.1000~1500万元 C.1500~2000万元 D.2000万元以上
A.雾霾与空气污染是两回事 B.雾霾与空气污染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出现雾霾不一定会导致PM2.5超标 D.出现PM2.5严重超标时一定跟雾霾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