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 B.大肠杆菌、类杆菌 C.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D.链球菌、类杆菌 E.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
A.骨髓、骨密质、骨膜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B.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C.骨质、红骨髓、骨膜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D.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E.红骨髓、黄骨髓、骨质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A.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 B.分为真肋和浮肋 C.第8~12对肋形成肋弓 D.第2对肋骨与胸骨角侧面的肋切迹形成关节 E.无上述情况
A.骶岬 B.骶角 C.耻骨结节 D.髂前上棘 E.髂结节
A.咬肌B.翼内肌C.翼外肌D.颞肌E.颊肌
A.内收大腿 B.伸大腿 C.伸小腿 D.屈小腿 E.外展大腿
A.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 B.成人全长约5~7m C.是消化吸收最旺盛的部位 D.全部被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活动性较大 E.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A.分头、体、尾三部 B.在第1、2腰椎水平横卧于腹后壁 C.胰头被十二脂肠环抱 D.胰尾抵达左肾门 E.胰既是消化腺也含内分泌细胞
A.肾髓质由肾锥体和肾柱构成 B.肾乳头开口于肾盂 C.相邻的几个肾小盏汇成一个肾大盏 D.肾柱是肾髓质伸入肾皮质内的部分 E.肾大盏出肾门汇合成输尿管
A.前列腺部 B.膜部 C.尿道球部 D.海绵体部 E.舟状窝部
A.全身各毛细血管 B.左心房 C.右心房 D.右心室 E.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A.起始部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和膈脚之间 B.由左、右腰干和左、右肠干汇合而成 C.收纳下半身及左侧上半身的淋巴 D.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沿脊柱左前方上行 E.行于胸主动脉后方
A.空、回肠动脉 B.回结肠动脉 C.左结肠动脉 D.中结肠动脉 E.右结肠动脉
A.颈外静脉与锁骨下静脉 B.颈外静脉与颈内静脉 C.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 D.左、右头臂静脉 E.锁骨下静脉与头静脉
A.位于眼球血管膜的中部 B.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C.从房水中获得营养 D.分隔眼前房和眼后房 E.后方紧连脉络膜
A.前庭膜 B.基底膜 C.壶腹嵴 D.椭圆囊斑 E.球囊斑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3腰椎下缘 D.第12胸椎下缘 E.第1骶椎下缘
A.腋神经 B.肩胛下神经 C.肌皮神经 D.桡神经 E.尺神经
A.位于中央前沟前方的脑回 B.位于顶叶 C.中部与上肢运动有关 D.全部由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营养 E.一侧损伤时,出现对侧三偏征
A.肌皮神经 B.桡神经 C.腋神经 D.正中神经 E.尺神经
A.腓总神经 B.腓深神经 C.腓浅神经 D.胫神经 E.坐骨神经
A.第1级神经元是位于视网膜内的视细胞 B.第2级神经元为节细胞,其轴突组成视神经 C.视交叉为完全性的交叉 D.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内侧膝状体内 E.一侧视束损伤,双眼同侧偏盲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动作电位减小 C.刺激阈减小 D.阈值增加 E.反应性增加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超射值
A.50×109/L B.100×109/L C.150×109/L D.200×109/L E.250×109/L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A.动作电位的幅值 B.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C.4期膜电位自动去极化速度 D.阈电位水平 E.0期去极化速度
A.血液黏滞性 B.红细胞数 C.血管长度 D.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 E.大动脉弹性
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 B.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 C.淋巴回流受阻 D.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A.为主动转运 B.易通过呼吸膜 C.压力梯度比较大 D.相对分子质量比O2大 E.在血中溶解度较大
A.变深变快 B.变浅变快 C.变深变慢 D.变浅变慢 E.无变化
A.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B.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 C.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D.具有维持肺泡适当扩张状态的作用 E.降低肺的顺应性
A.淀粉 B.多糖 C.寡糖 D.麦芽糖 E.单糖
A.下丘脑 B.中脑 C.脑桥 D.延髓 E.脊髓
A.尿量增多,尿高度稀释 B.尿量增多,尿浓缩 C.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 D.尿量增多,尿渗透压正常 E.以上都不是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B.氨基肽酶 C.羧基肽酶 D.肾素 E.肾上腺素
A.外耳→鼓膜→吸骨链→卵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D.咽鼓管→鼓室空气→卵圆窗→内耳 E.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
A.刺痛 B.定位不精确 C.必有牵涉痛 D.牵涉痛的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投影部位 E.对电刺激敏感
A.它是迅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B.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活动 C.效应器主要为慢肌纤维成分 D.为单突触反射
A.通过血液的传递 B.激素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 C.激素通过血液以外途径作用于远隔的靶细胞 D.在突触连接局部释放化学物质 E.在内分泌腺间质细胞分泌的激素
A.生长素 B.ACTH C.甲状腺素 D.胰岛素 E.催乳素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A.两侧分别与左右第3肋软骨连接 B.是计数肋骨顺序的主要标志 C.是计数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 D.标志支气管分叉 E.相当于第4胸椎下缘水平
A.大叶肺炎实变期 B.肺脓肿 C.空洞型肺结核 D.气胸 E.胸腔积液
A.肺气肿 B.阻塞性肺不张 C.气胸 D.肺梗死 E.胸壁皮下气肿
A.柔软、有压痛 B.表面光滑无粘连 C.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 D.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可缩小、消退 E.只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
A.系指脉压≤30mmHg B.为上下肢血压差异常所致 C.常伴有交替脉 D.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E.也可见于动静脉瘘
A.50mL B.80mL C.100mL D.110mL E.120mL
A.左室充盈压下降 B.左房压下降 C.肺动脉楔压升高 D.心脏指数升高 E.左室射血分数升高
A.边触诊边观察被检查者的表情 B.一律遵循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触诊原则 C.触诊脾脏时可向右侧卧位 D.触诊肝脏时应配合患者呼吸 E.被检查者两腿屈曲
A.支气管肺炎 B.支气管扩张 C.肺脓肿 D.支气管肺癌 E.脓胸
A.服用药物史 B.伴腹痛 C.伴寒战、高热 D.呕血中有凝血块 E.血中带痰
A.咯血 B.水肿 C.头昏 D.发绀 E.呼吸困难
A.心肌梗死的发作多无诱因 B.体力负荷加重为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C.反流性食管炎的胸骨后灼痛,饥饿时出现 D.肋骨骨折在深呼吸及上臂运动时加重 E.胸膜炎的胸痛,在咳嗽与深呼吸时加重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异物 C.急性左心衰竭 D.肺脓肿 E.肿瘤压迫气管
A.餐后即刻呕吐 B.呕吐物有宿食味 C.呕吐物含多量胆汁 D.晨起呕吐 E.喷射状呕吐
A.结肠癌 B.痢疾 C.直肠炎 D.溃疡性结肠炎 E.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A.腹泻、呕吐等导致的缺水、少尿 B.肝肾综合征时的少尿 C.使用α-肾上腺类药物引起的少尿 D.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的少尿 E.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
A.肥厚性心肌病 B.严重心律失常 C.运动后晕厥 D.咳嗽晕厥 E.排尿晕厥
A.巴比妥类中毒 B.各种原因的休克 C.脑膜炎 D.吗啡中毒 E.一氧化碳中毒
A.脾功能亢进 B.DIC C.再生障碍性贪血 D.急性失血 E.急性白血病
A.应激性糖尿 B.肾性糖尿 C.皮质醇增多症 D.糖尿病 E.一过性糖尿
A.在V1、V2导联ST段正常可上升0.2mV B.在V3导联ST段正常可上升0.2mV C.在V4~V6导联ST段正常可上升0.04mV D.在I、Ⅲ、avF导联导联ST段正常可上升0.04mV E.在Ⅱ、Ⅲ、avF导联导联ST段正常可上升0.04mV
A.生理性分裂 B.通常分裂 C.反常分裂 D.固定分裂 E.以上都不对
A.膝腱反射亢进 B.谵妄、躁动,精神兴奋 C.腹胀,肠鸣音亢进 D.心脏于舒张期停搏 E.心电图T波改变及U波的出现
A.呼吸快而浅 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E.呼吸深而快
A.以呼吸系统为主 B.以泌尿系统为主 C.以血液缓冲系统为主 D.靠以上三者共同作用 E.靠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的影响
A.过敏反应 B.溶血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心衰 E.发热反应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血液凝集反应 E.溶血反应
A.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血量 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进行循环的血量 C.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全血量 D.全身的血容量 E.以上都不是
A.酸中毒,高血钾 B.碱中毒,低血钾 C.低渗性缺水,低镁血症 D.低钙,低血糖 E.呼吸窘迫综合征
A.头低位 B.平卧位 C.下肢抬高20°,头部抬高10°左右 D.平卧,下肢抬高15° E.半坐卧位
A.>20次/min B.>25次/min C.>30次/min D.>35次/min E.>40次/min
A.5535kJ B.6535kJ C.7535kJ D.8535kJ E.9535kJ
A.食管癌晚期 B.胃癌晚期 C.肝硬化 D.低位肠瘘 E.肝癌晚期
A.12% B.16% C.21% D.24% E.30%
A.术后3d B.肠鸣音存在、肛门排气 C.肠鸣音存在 D.无肠鸣音 E.患者要求拔胃肠减压管
A.局部充血 B.局部肿胀 C.局部发热 D.局部炎症反应 E.局部血细胞及血浆渗出
A.达表皮角化层,生发层健在 B.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C.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D.达皮肤全层 E.达皮下组织
A.使消化道充分休息 B.因静脉输液,不需要进食 C.防止术中排尿、排便 D.减少术中污染 E.防止呕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A.一期缝合 B.延期缝合 C.换药 D.抗生素湿敷 E.理疗
A.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B.癌是从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C.癌比肉瘤多见,二者比例大致为9∶1 D.不超过皮下和黏膜下层的癌称为原位癌 E.肉瘤和癌同时存在者称为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