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健康问题 B.门诊病历 C.客观资料 D.护理查体 E.护理措施
A.工作方法 B.护理模式 C.护理思想 D.护理理念 E.工作程序
A.护理查体 B.护理诊断 C.医疗诊断 D.检验报告 E.护理评估
A.拔出导管再调节 B.直接调节流量表 C.更换导管后调节 D.分离导管再调节 E.更换流量表
A.以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 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 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 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B.皮肤受潮湿、摩擦等刺激 C.营养不良 D.年老、体弱 E.矫形器械衬垫不当
A.距床头10cm B.距床头20cm C.距床头25cm D.反折10cm后齐床头 E.齐床头
A.41% B.26% C.20% D.16% E.1%
A.15秒 B.>15秒 C.<15秒 D.<20秒 E.<15分钟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E.24℃~26℃
A.1 B.3 C.5 D.7 E.9
A.善交际 B.善于思考,即使遇紧急情况也能沉着冷静地自主解决问题 C.言语受情绪的控制和支配 D.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较强的自制力 E.依赖于他人
A.医院的内部事务 B.医务人员的个人隐私 C.医务人员的姓名和职称 D.使患者悲观失望的预后 E.能造成该患者心理压力的诊断
A.胸骨上段 B.心前区 C.胸骨上中段 D.左侧肋缘下 E.胸骨中下段
A.颜画部 B.耳后发际 C.上肢 D.手足 E.躯干
A.50℃蒸馏水 B.4℃生理盐水 C.冷生理盐水 D.冷蒸馏水 E.50℃生理盐水
A.饮食与运动 B.饮食与睡眠 C.休息与睡眠 D.饮食与休息 E.睡眠与运动
A.先脱右肢,先穿右肢 B.先脱右肢,先穿左肢 C.先脱左肢,先穿左肢 D.先脱左肢,先穿右肢 E.以上均不对
A.8日左右 B.11日左右 C.14日左右 D.17日左右 E.20日左右
A.臀部 B.股部 C.前臂 D.上臂 E.肩三角肌
A.血源感染 B.上行感染 C.淋巴感染 D.直接感染 E.邻近器官蔓延
A.精神刺激 B.细菌感染 C.过度劳累 D.自身免疫 E.外部创伤
A.行为急促 B.易激动 C.较强的竞争意识 D.缺乏自信 E.明显的紧迫感
A.以免引起呛咳 B.防止损伤黏膜 C.避免出血 D.避免病人恶心 E.防止将棉球吸入气管
A.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B.稳定情绪 C.催眠 D.预防局麻药中毒 E.强化麻醉效果
A.压力B.压力源C.压力反应D.适应E.特异反应
A.凹卧位可减轻肺部淤血 B.端坐位可减轻呼吸困难 C.俯卧位可减轻臀部伤口疼痛 D.肢体蜷曲可减轻腹痛 E.半坐卧位减轻腹部手术后伤口疼痛
A.自体移植 B.同质移植 C.异质移植 D.异种异体移植 E.同种异体移植
A.有利于止血 B.升高血压 C.防止头痛 D.增加回心血量 E.改善脑供血
A.出大汗 B.发热 C.腹泻 D.咽痛 E.脑出血
A.行为异常 B.淡漠寡言 C.扑翼样震颤 D.肝臭 E.狂躁、恐惧
A.引流不畅 B.腹膜炎 C.腹痛 D.失衡综合征 E.高渗血症
A.瞳孔放大 B.呕吐、腹泻 C.颜面绯红 D.心动过速 E.口鼻干燥
A.减轻腹痛 B.期待疗法,等待自然分娩 C.减少出血 D.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 E.取右侧卧位
A.心房颤动B.室上速C.室性早搏呈二联律D.心室颤动E.三度房室传导阻
A.饮浓茶 B.嗜甜食 C.高脂餐 D.高生物效价低蛋白饮食 E.每3天排便一次
A.使用抗生素前 B.停用抗生素后5天 C.清晨第一次尿弃去 D.采集前清洗会阴部 E.留取中段尿
A.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 B.钠水潴留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增多 D.首先发生于疏松组织部位 E.均有尿量和尿液成分改变
A.臀大肌注射法 B.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C.皮下注射法 D.静脉注射法 E.皮内注射法
A.遗传基因突变 B.气道变态反应 C.心肌急性缺血 D.肺泡充血水肿 E.肺动脉栓塞
A.3月12日 B.12月3日 C.12月5日 D.5月12日 E.5月3日
A.蜘蛛痣 B.腹水 C.脾肿大 D.腹壁静脉曲张 E.面色灰暗黝黑
A.精神淡漠、嗜睡 B.厌食、恶心呕吐 C.口腔氨臭味、腹泻 D.呼吸深大、咳嗽 E.皮肤瘙痒、紫癜
A.大汗淋漓 B.烦躁 C.端坐呼吸 D.紫绀 E.咯粉红色泡沫痰
A.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 B.禁食6小时,无需禁水 C.禁食8小时,禁水2小时 D.禁食12小时,禁水2小时 E.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
A.20ml B.30ml C.40ml D.50ml E.60ml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严重缺铁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症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症 E.脾功能亢进症
A.一氧化碳与白蛋白 B.一氧化碳与球蛋白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 D.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 E.二氧化碳与球蛋白
A.气管阻塞 B.肺泡膨大 C.右室肥大 D.肺动脉高压 E.右房肥大
A.给予绝对卧床休息 B.头部冷敷 C.高流量吸氧 D.预防褥疮勤翻身 E.注意神志及瞳孔变化
A.金属类 B.搪瓷类 C.玻璃类 D.橡皮类 E.布类
A.对刺激有反应 B.能听到讲话 C.能正确回答问题 D.能翻身活动 E.呼唤能睁眼
A.7.30~7.40 B.7.35~7.40 C.7.40~7.45 D.7.35~7.45 E.7.45~7.46
A.应用血管活性药 B.扩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应用抗生素 E.增强心功能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24~48小时 E.48~72小时
A.及早活动患侧肩部 B.伤口加压包扎 C.局部用沙袋压迫 D.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 E.静脉滴注止血药
A.5%葡萄糖 B.5%葡萄糖等渗盐水 C.林格溶液 D.平衡盐溶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
A.切口感染 B.切口血肿 C.切口裂开 D.肠破裂 E.腹腔内出血
A.体温和呼吸 B.肠鸣音恢复情况 C.胃肠减压引流物的量和性状 D.伤口疼痛情况 E.腹膜刺激征
A.绿脓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副大肠杆菌
A.穿孔 B.炎症 C.出血 D.梗阻 E.绞窄性疼痛
A.脑疝形成 B.颅内压降低 C.颅内压升高 D.颅内继发感染 E.头痛
A.急性输卵管炎B.急性外阴炎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D.急性子宫内膜炎E.急性盆腔腹膜炎
A.暖箱内早产儿应加盖绒毯或棉絮以免散热 B.一切护理操作应尽量在箱内进行 C.定时测体温,记录箱温 D.如需抢救应在保暖措施下进行 E.要经常检查是否有故障或调节失灵现象
A.输卵管炎症 B.子宫肌瘤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宫颈息肉 E.阴道横隔
A.立即停止缩宫素静脉滴注 B.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C.即刻给予抑制宫缩药物 D.指导产妇深呼吸 E.安置产妇头高脚低位
A.子宫 B.乳腺 C.阴道 D.卵巢 E.外阴
A.抑制宫缩 B.镇静 C.扩容 D.降压 E.终止妊娠
A.不规则宫缩 B.见红 C.规律性宫缩 D.规律性宫缩,宫颈口扩张 E.规律性宫缩逐渐加强,伴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A.滞产 B.双胎 C.巨大儿 D.早产 E.胎盘滞留
A.保暖 B.防止窒息 C.提早喂养 D.预防感染 E.预防出血
A.<50ml/kg(体重) B.50~100ml/kg(体重) C.100~120ml/kg(体重) D.120~150ml/kg(体重) E.<150ml/kg(体重)
A.脊髓灰质炎减毒糖丸活疫苗 B.麻疹减毒活疫苗 C.卡介苗 D.百白破混合制剂 E.乙脑疫苗
A.长期脑缺氧 B.合并脑血栓 C.合并脑脓肿 D.合并脑膜炎 E.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A.吸吮反射 B.瞳孔对光反射 C.吞咽反射 D.角膜反射 E.腹壁反射
A.生理性黄疸延长 B.腹胀、腹泻 C.低热 D.多哭少睡,声音嘶哑 E.特殊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