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华生
A.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起源于劳动 B.教育是近代社会才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C.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目的、肉容、方法差别不大 D.狭义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
A.外部强化 B.强化消退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A.认知目的说 B.学习的同化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指导学习理论
A.依赖型 B.模仿型 C.被动型 D.自我定向型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前摄迁移 D.倒摄迁移
A.情感领域 B.认知领域 C.信念与价值领域 D.精神运动领域
A.中心目标 B.具体目标 C.总目标 D.特定行为目标
A.学校及教师所具有的思想及理念 B.知识技能转化实施的过程 C.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材料等 D.判断预期课程是否与教育思想一致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评价
A.每节课都需要有课堂计划 B.课堂计划的基本形式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C.课堂计划不同于教师的备课笔记 D.课堂计划就是授课计划
A.上升 B.保持不变 C.下降 D.先上升后下降
A.学生认真听课 B.听带教老师的指导 C.学生积极参与 D.查阅文献进行学习
A.观察别人“做”进行学习 B.自己“做”进行学习 C.阅读书籍进行学习 D.听别人讲述进行学习
A.单项选择题 B.多项选择题 C.是非题 D.论述题
A.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B.没有专职从事教育的人员 C.没有文字和书籍 D.没有人人平等的教育机会
A.榜样 B.促进者 C.指导者 D.教育者
A.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 B.整体小于各部分之和 C.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D.整体与各部分无关
A.并列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A.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概念框架 B.确定层次目标与科目目标 C.课程内容说明 D.过程评价
A.指导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随意进行 B.提问应该以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为基础 C.提问的技巧是针对单个学生进行 D.每次提问的内容应该对上一个问题起总结作用
A.常采用说教式 B.大部分是以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的 C.学生不会受到任何监督 D.教师不需要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A.0.35~0.65 B.0.4~0.7 C.0.5~0.8 D.0.6~0.9
A.面临 B.参与 C.认同 D.内在化
A.1/3,1/3,1/3 B.1/4,1/4,1/2 C.1/4,1/2,1/4 D.2/5,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