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言 B.凡例 C.二部正文品种 D.通则 E.药用辅料正文品种
氯丙唪化学结构名()
A.2-氯-N、N-二甲基-10H-苯并哌唑-10-丙胺 B.2-氯-N、N-二甲基-10H-苯并噻唑-10-丙胺 C.2-氯-N、N-二甲基-10H-吩噻嗪-10-丙胺 D.2-氯-N、N-二甲基-10H-噻嗪-10-丙胺 E.2-氯-N、N-二甲基-10H-哌嗪-10-丙胺
A.纳米银溶胶 B.复方硫磺先剂 C.鱼肝油乳剂 D.磷酸可待因糖浆 E.石灰剂
A.肾上腺素 B.维生素A C.苯巴比妥钠 D.维生素B2 E.叶酸
A.氯霉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析出沉淀 B.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逐渐变成粉红至紫色 C.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制成复方制剂时抗菌疗效最强 D.维生素B12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时效价最低 E.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制成复方制剂时抗菌疗效最强
A.1% B.10% C.50% D.90% E.99%
A.异丙基 B.吡多还 C.氟苯基 D.3,5-二羟基戊酸片段 E.酰苯胺基
A.苯巴比妥 B.米安色林 C.氯胺酮 D.依托唑啉 E.普鲁卡因
A.可以实现液体药物固体化 B.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C.可以用于强吸湿性药物 D.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 E.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A.静脉注射用纺乳剂中,90%微粒的直径应小于1pm B.为避免输液贮存过程中滋生微生物,输液中应添加适宜的抑菌剂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D.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 E.pH值应尽可能与血液的pH值相近
具有儿茶酚胺结构的药物极易被儿茶酚-0-甲基转移酶(cOMT)代谢发生反应。下列药物中不发生COMT代谢反应的是()
A.A B.B C.C D.D E.E
A.抛射剂 B.遮光剂 C.抗氧剂 D.润滑剂 E.潜溶剂
A.可可豆脂 B.甘油明胶 C.椰油脂 D.棕榈酸酯 E.缓和脂肪酸酯
A.掩盖不良气味 B.改善药物溶解度 C.易发生老化现象 D.液体药物固体化
A.定速释药系统 B.胃定位释药系统 C.小肠定位释药系统 D.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E.包衣脉冲释药系统
A.阿霉素 B.亮丙瑞林 C.乙型肝炎疫苗 D.生长抑素 E.二甲双胍
A.25 B.50:50 C.75:25 D.80:20 E.90:10
A.药物全部分布在血液 B.药物全部与组织蛋白结合 C.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组织蛋白结合少 D.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主要分布在组织 E.药物在组织和血浆分布
A.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 B.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C.吗啡治疗癌性疼痛 D.青霉素治疗奈瑟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E.硝苯地平治疗动脉引起的高血压
A.毒效曲线斜率 B.引起药理效应的化脓 C.量效曲线斜率 D.LD50与ED50的壁纸 E.LD5至ED95之间的距离
A.效能和效价强度常用语评价同类不同品种的作用特点 B.效能表示药物的内在活性 C.效能表示药物的最大效应 D.效价强度表示可引起等效翻译的剂量或浓度 E.效能值越大效价强度就越大
A.饱和性 B.特异性 C.可逆性 D.灵敏性 E.多样性
A.钠 B.钾 C.氯 D.钙 E.镁
A.华法林与保泰送合用引起出血 B.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可使用水杨酸和磺胺类药物疗效下降 C.考来烯胺阿司匹林 D.对氨基水杨酸与利福平合用,使利福平疗效下降 E.抗生素合用抗凝药疗效增加
A.西咪替丁 B.红霉素 C.甲硝唑 D.利福平 E.胺碘酮
A.酚妥拉明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拮抗组胺治疗过敏性休克 C.鱼精蛋白对抗肝素导致的出血 D.苯巴比妥导致避孕药失效 E.美托洛尔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兴奋心脏
A.告知患者此现象为复方新诺明的不良反应建议降低复方新诺明的剂量 B.询问患者过敏史同服物及饮食情况建议患者停药并再次就诊 C.建议患者使用氯雷他定片和皮炎平乳膏治疗同时降低复方新诺明剂量 D.建议患者停药如症状消失建议再次用药并综合评价不良反应 E.得知患者当天食用海鲜认定为海鲜过敏建议不理会可继续用药
A.辛伐他汀 B.缬沙坦 C.氨氯地平 D.维生素 E.亚油酸
A.新药临床试验前,药效学研究的设计 B.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设计 C.上市后药品有效性再评价 D.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或非预期性作用的监测 E.国家疾病药物的遴选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 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 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
A.生物转化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肠肝循环 E.表现分布溶积
A.血浆 B.唾液 C.尿液 D.汗液 E.胆汁
地西泮的活性代谢制成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A.阿伦磷酸钠 B.利塞膦酸钠 C.维生素D3 D.阿法骨化醇 E.骨化三醇
神经氨酸酶是存在于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为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神经氨酸酶可以切断神经氨酸与糖蛋白的连接,释放出病毒复制的关键物质唾液酸(神经氨酸),此过程如图所示: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有效阻断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发挥防治流感的作用。从结构判断,具有抑制神经氨醺酶活性药是()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