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A.三三分段 B.四年一贯制 C.五年一贯制 D.六年一贯制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A.20世纪前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A.规章制度 B.思想观念 C.优秀师资 D.物资设备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A.60% B.50% C.40% D.30%
A.60 B.70 C.90 D.80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A.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A.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A.热爱学生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