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温37℃ B.血氧饱和度95% C.腹部膨隆 D.腹胀
A.口腔测温法适用于所有6岁以上小儿 B.腋下测温法安全、方便、但时间较长 C.肛门内测温法测温时间短而准确 D.耳内测温法正确、快速,不会造成交叉污染,但仪器贵 E.肛温36.5~37.5℃正常
A.按医嘱静脉注射毛花甙丙 B.取坐位,两腿下垂 C.持续低流量吸氧 D.遵医嘱吗啡皮下注射 E.遵医嘱静脉注射氨茶碱
A.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B.选用广谱抗生素 C.3%硼酸液冲洗 D.清除生石灰后大量清水冲洗 E.2%碳酸氢钠液冲洗
A.每2小时松解1次 B.每4小时松解1次 C.每8小时松解1次 D.每12小时松解1次 E.每16小时松解1次
A.高血压患者 B.剖宫术后产妇 C.股骨头坏死患者 D.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E.出血性休克患者
A.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处,听其呼吸声响 B.手背置于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 C.手按胸腹部,观察其起伏次数 D.测脉率除以4,为观察次数 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
A.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B.注意观察呼吸状况 C.给患者吸氧 D.物理降温 E.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潜在的并发症:出血 C.营养不足 D.气体交换受损 E.有感染的危险
A.每天2次 B.每1~2小时一次 C.每30~60min一次 D.每15~30min一次 E.每5~10min一次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E.永久
A.乙醇温度应接近体温 B.当擦浴至腋窝、腹股沟、足底、腘窝等部位时,可适当延长时间 C.禁止擦拭胸前、腹部和后颈部等处 D.擦浴过程要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如发现患者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者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师 E.擦拭后30分钟再测量体温
A.护理时走路、说话要轻,操作应轻柔、敏捷 B.患者用过的敷料应立即焚毁,用过的碗筷、药杯等可用0.1~0.25%过氧乙酸浸泡后,再消毒煮沸30分钟 C.有伤口的患者应严格隔离,如医务人员手部有伤口,不宜进病房内工作 D.应尽量减少外界刺激,住单人病室,避免强烈阳光射入 E.窒息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患者诊断为该病应常规在第一时间行气管切开术
A.面颈部浅度烧伤 B.面颈部三度烧伤 C.四肢深二度烧伤 D.四肢高压电触伤 E.会阴部烧伤
A.又称为临床前预防,是使疾病不致严重 B.又称为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或消除病因与危险因素 C.主要是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D.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E.主要是对疾病有效治疗,防止疾病恶化
A.调整针头位置 B.静脉内推注等渗生理盐水冲开 C.用手挤压胶管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E.输液处局部热敷
A.检查电压、管道连接和吸引性能 B.吸痰管每天需要更换1次 C.为小儿吸痰时负压要小 D.储液瓶内的吸出液要及时倾倒 E.每个部位吸痰不能超过15秒
A.1cm B.3cm C.5cm D.7cm E.9cm
A.无危险性物品 B.低度危险性物品 C.中低度危险性物品 D.中度危险性物品 E.高度危险性物品
A.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B.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 C.遵守先急后缓,先转抄再执行原则 D.红勾表示已执行,蓝勾表示已转抄 E.按医嘱的性质分别转抄在病例的长期和临时医嘱单上
A.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点红虚线表示 B.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红虚线表示 C.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点蓝虚线表示 D.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圈蓝虚线表示 E.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圈红虚线表示
A.立即通知医师 B.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C.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D.立即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E.立即肌内注射洛贝林
A.针头斜面与皮肤呈5°刺入 B.针头斜面与皮肤呈30°~40°刺入 C.针头斜面与皮肤呈90°刺入 D.针头斜面与皮肤呈20°~25°刺入 E.针头斜面与皮肤呈45°刺入
A.2~3cm B.4~6cm C.7~10cm D.10~12cm E.10~15cm
A.铁剂、阿司匹林宜饭前服用 B.止咳糖浆服用后宜多喝水 C.磺胺类药物服用后宜多喝水 D.强心苷类药服用前要先测血压 E.镇静安眠药物宜清晨空腹服用
A.头底脚高位 B.截石位 C.侧卧位 D.膝胸卧位 E.俯卧位
A.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停止者 B.肺通气明显不足者 C.大量胸腔积液者 D.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治疗无效者 E.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无改善者
A.根据医师的死亡诊断进行尸体料理 B.撤去治疗用物,使尸体去枕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C.劝慰家属暂时离开病房 D.全身抹洗,穿好衣裤,梳理头发 E.包裹好尸体,系好尸体识别卡
A.应用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 B.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 C.应夹紧棉球 D.操作前后应清点棉球数量 E.注意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漱口
A.同年龄女性低于男性 B.小儿低于成人 C.清晨高于傍晚 D.右上肢高于左上肢 E.下肢高于上肢
A.保持局部伤口无菌 B.造瘘肢体不能过度弯曲 C.可测量血压,但严禁在造瘘侧肢体抽血、输液 D.造瘘肢体不能受压 E.避免包扎过紧
A.中药与食物 B.西药与食物 C.中药、食物与调料 D.食物与调料 E.中药与西药
A.防止大便污染床单 B.大便时勿用力过猛 C.注意大便颜色 D.腹泻严重时也不能用止泻药 E.每天做大便常规检查
A.缓慢滴注 B.快速推注 C.一次剂量在半小时内滴完 D.一次剂量在2小时内滴完 E.速度快慢不影响疗效
A.局部热敷 B.清洁眼部 C.滴抗生素眼药水 D.涂抗生素眼膏 E.眼垫遮盖
A.水痘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出疹性传染病 B.与带状疱疹为同一病毒感染所致 C.皮肤黏膜相继出现斑丘疹、水疱疹和结痂 D.上述皮疹常同时存在并呈向心分布 E.感染水痘后一般无持久免疫力
A.先盐后糖 B.先晶后胶 C.先慢后快 D.见尿补钾 E.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A.胸部 B.手和前臂 C.肾区 D.脊柱 E.臀部和大腿
A.严重呕血者要暂时进食8~24小时 B.溃疡伴小量出血一般无须禁食 C.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要禁食 D.一般溃疡出血可进食牛奶等流质 E.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应暂时禁食
A.40% B.37% C.33% D.21% E.25%
A.骨折愈合后 B.严重疼痛 C.严重关节积液、红肿 D.关节极不稳定 E.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A.洗手护士腰以下、背部和肩部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 B.下坠超过手术台边以下的器械不能用 C.器械不能从手术者背后传送 D.手套接触非无菌区后应立即用乙醇消毒 E.前臂或者肘部触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者加套无菌袖套
A.枕骨骨折 B.额骨骨折 C.颅后窝骨折 D.颅前窝骨折 E.颅中窝骨折
A.正常高限 B.临界高血压 C.I级高血压 D.II级高血压 E.III级高血压
A.CT B.B超 C.磁共振 D.关节镜 E.脊椎穿刺
A.库存血 B.新鲜血 C.新鲜血浆 D.冰冻血浆 E.浓缩白细胞悬液
A.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 B.1个月内每日阴道灌洗1次 C.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D.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E.1个月内少饮水少排尿
A.子宫托 B.支持疗法 C.阴道纵隔成形术 D.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E.阴式子宫切除+修补术
A.给予低钾饮食 B.卧床休息,仰卧位 C.禁输血浆 D.遵医嘱应用甘露醇导泻 E.腹腔穿刺
A.体位正确 B.放松肌肉 C.注意配伍禁忌 D.刺激性强的药物快速注射
A.细菌性痢疾 B.乙型肝炎 C.百日咳 D.破伤风
A.放置热水袋 B.放置冰囊 C.用乙醇纱布湿敷 D.进行红外线照射
A.轴节以上1~2cm B.轴节以上2~3cm C.轴节以上4~5cm D.轴节以下1~2cm
A.心动过速患者 B.心动过缓患者 C.窦性心律不齐患者 D.心房纤颤患者
A.颈静脉充盈情况 B.尿量和中心静脉压 C.血压和脉搏 D.面色和肢端温度
A.分类 B.诊断名称 C.临床表现 D.护理措施
A.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 B.促进IgG分泌 C.保持呼吸道清洁 D.保持呼吸道通畅
A.流感、百日咳 B.伤寒、痢疾 C.破伤风、炭疽 D.痢疾、乙脑
A.备好床单位,迎接患者 B.患者出院后,整理好床单位 C.出院前停止一切医嘱 D.在体温单上用红色钢笔注明入院时间
A.低蛋白饮食 B.要素饮食 C.低脂饮食 D.低胆固醇饮食
A.测量生命体征 B.报告医生 C.精神安慰 D.安排提前就诊
A.患者舒适 B.防止畸形 C.防止肌萎缩 D.防止冻伤
A.脑出血患者 B.老年痴呆患者 C.骨质疏松患者 D.阑尾炎术后患者
A.氯丙嗪 B.扑尔敏(氯苯那敏) C.氯化钾 D.氯化钙
A.上海医科大学 B.广州医科大学 C.北京医学院 D.天津医学院
A.10~20 B.60 C.15~30 D.10~30
A.高效消毒剂 B.中效消毒剂 C.低效消毒剂 D.广谱消毒剂
A.T37.6℃(口温) B.P83次/分 C.R18次/分 D.Bp135/85mmHg
A.1 B.1.5 C.2 D.2.5
A.以红×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稳定的同一纵格内 B.以红○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稳定的同一纵格内 C.以红×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稳定的后一纵格内 D.以红○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稳定的后一纵格内
A.护理、健康、环境、人 B.预防、护理、治疗、健康 C.患者、环境、社会、健康 D.患者、健康、护理、治疗
A.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B.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C.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A.60%降到22% B.50%降到22% C.60%降到2.2% D.50%降到2.2%
A.卫生防疫机构 B.医疗机构 C.医学研究机构 D.医学教育机构
A.临床服务者 B.管理者 C.教育者 D.研究者
A.护理是一个复杂结构的系统 B.护理是一个闭合系统 C.护理是一个开放系统 D.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A.以工作为导向、分工明确 B.小组成员彼此合作完成护理 C.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 D.十分有利于实施整体护理
A.按具体情况分析找出压力源 B.协助帮助患者面对现实,培养其自理能力 C.向患者主动介绍环境和同室患者 D.动员家属监控患者以防不测
A.医院花园面积 B.病原微生物聚集 C.医院环境陌生 D.医护人员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