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作 B.运输 C.复制 D.持有
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 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数额较大的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
A.应当安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对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90日 B.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工作人员,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C.对进入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中发现违禁品和管制物品,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但无权扣留 D.应当定期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A.不得进入与盗窃活动等相关联的特定场所 B.不得从事与盗窃行为相关联的特定活动 C.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D.不得与证人会见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
A.吊销许可证;500元以上罚款 B.5日以上行政拘留;2000元以上罚款 C.10日以上行政拘留;500元以上罚款 D.吊销许可证;2000元以上罚款
A.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B.偷开他人机动车 C.雇凶伤害他人 D.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A.可以使用武器 B.应当使用武器 C.立即使用武器 D.不得使用武器
A.实施赌博犯罪,有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情形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B.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C.通过赌博或者为国家工作人员赌博提供资金的形式实施行贿、受贿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贿赂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为赌博行为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收取正常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以赌博论处
A.撤销案件 B.不起诉 C.终止审理 D.宣告无罪
A.没收 B.收缴 C.责令停业整顿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A.首页 B.末页 C.逐页 D.任一页
A.甲打电话约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A.办案部门负责人 B.侦查指挥人员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D.法制部门
A.在作出拘留决定前,孔某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B.对孔某的拘留决定违法 C.派出所是本案被告 D.因孔某起诉,公安机关应暂缓执行拘留决定
A.应对其适用刑事传唤 B.如其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可以强制传唤 C.传唤可以由1名民警带领1名联防队员共同实施 D.询问时可以通知其父母到场
A.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应当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D.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从重处罚甲,同时处罚乙 B.从重处罚乙,同时处罚甲 C.给予甲、乙二人相同的处罚 D.对乙处罚,对甲不处罚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案件
A.15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A.赌博 B.淫秽表演 C.结伙斗殴 D.组织播放淫秽录像
A.应当追缴 B.不予追缴 C.应当收缴 D.不予收缴
A.保险诈骗罪未遂 B.保险诈骗罪既遂 C.诈骗罪 D.合同诈骗罪
A.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B.可以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C.应当首先通知其老师到场 D.应当首先通知团组织工作人员到场
A.放火烧毁森林 B.将毒物投向水源 C.预谋爆炸煤气管道 D.在家中卧室内安放电网
A.张某在甲地犯盗窃案,在乙地犯抢夺案,甲地公安机关最先受理案件,可以并案侦查 B.王某和李某共同实施抢劫被甲地公安机关抓获,王某之前还实施了盗窃,两案可以并案侦查 C.赵某为了实施诈骗,委托李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被公安机关抓获,可以并案侦查 D.黄某在甲地盗窃,其弟弟在乙地非法拘禁,甲地公安机关最先抓获黄某,可以将其弟弟涉嫌非法拘禁案并案侦查
A.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偷开他人机动车的规定处罚 B.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的规定处罚 C.尹某的行为属盗窃中止,应追究尹某刑事责任 D.尹某的行为属盗窃未遂,应追究尹某刑事责任
A.张某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B.张某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C.不得少于张某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D.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为3年
A.50元 B.200元 C.500元 D.1000元
A.除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A.人民法院应该对甲予以训诫 B.人民法院不能强制其到庭 C.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立案侦查 D.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公安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A.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负责人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D.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
A.甲省公安厅 B.乙市公安局 C.甲省公务员主管部门 D.甲省人民政府
A.变更强制措施 B.立即释放 C.将情况通报检察院,并建议对其释放 D.继续羁押至逮捕期限届满再予以释放
A.被传唤人所在单位 B.被传唤人家属 C.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A.甲派出所民警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回派出所后以书面方式补充告知 B.乙公安分局民警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直接邀请见证人到场 C.丙县公安局民警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制作现场笔录 D.丁县公安局民警在实施扣押时,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扣押清单
A.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 C.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 D.后罪必须是拘投以上刑罚
A.持有人拒绝交出应当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公安机关可以强制查封、扣押 B.对查封、扣押的财物和文件,当场开列查封、扣押清单 C.查封、扣押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侦查人员、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 D.1名侦查人员在协警的协助下对犯罪嫌疑人的财物进行扣押
A.王某所在公安机关的负责人 B.该人民法院院长 C.本案的合议庭 D.本案合议庭的审判长
A.甲县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黄某遵守约束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 B.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C.在采取约束措施期间发现犯罪事实的,应当立案侦查 D.情况复杂,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约束措施的期限可以延长1个月
A.可以通知了解情况的人员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地点接受询问,但其他地点只限于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住处或者其提出的地点 B.可以禁止嫌疑人员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C.可以提取嫌疑人员的血液、尿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样本 D.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A.诈骗罪既遂 B.贩卖毒品罪既遂 C.贩卖毒品罪未遂 D.诈骗罪未遂
A.抢夺5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 B.抢夺2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 C.抢夺2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 D.抢夺5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
A.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双方继续殴斗 B.民警可以鸣枪示警 C.民警在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制止双方继续殴斗 D.民警既可以使用警械也可以鸣枪示警
A.经甲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移送 B.在移送案件后3日以内书面通知犯罪嫌疑人赵某家属 C.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应当随案移交 D.移交时,由接收人在交接单据上签名
A.司法工作人员甲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的严重后果 B.辩护人乙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国家秘密公开传播 C.诉讼代理人丙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严重后果 D.原告丁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后果严重
A.构成交通肇事罪 B.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C.交通肇事罪转化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D.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A.可以使用警棍 B.可以使用武器 C.可以使用手铐 D.应当等事件平息后再处理刘某、邓某
A.200元 B.400元 C.50元至200元 D.200元至500元
A.重婚案 B.非法侵入住宅案 C.遗弃案 D.侮辱案
A.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B.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C.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猥亵儿童罪
A.张某通过制作并散发宣扬恐怖主义图书的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无论情节是否严重,只能对其行政处罚 B.宋某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由于情节轻微,公安机关可以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C.李某以不信任当前教育体系为由,不让自己儿子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家亲自教育。公安机关可以涉嫌利用极端主义胁迫未成年人不接受教育的行为对李某作出行政处罚 D.陆某极端宗教思想严重,胁迫儿子和儿媳以宗教仪式取代结婚登记。由于事关信仰,公安机关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A.甲机关委托一个社会组织实施查封、扣押 B.乙机关执法人员制作并当场交付了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C.丙机关查封、扣押物品时间长达70日 D.丁机关执法人员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A.王某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可以进行强制检查 B.强制检查须经甲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C.应当由女侦查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D.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A.只要参与恐怖活动组织的,即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B.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构成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 C.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均按照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 D.单位不可以构成帮助恐怖活动罪
A.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属于意外事件 D.构成故意杀人罪
A.采取强制措施 B.强制传唤 C.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D.说服、教育,使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某些特定犯罪中实行单罚制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A.应当予以行政处罚 B.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应当予以行政处分 D.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A.李某刚买的一辆自行车被盗,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该自行车的发票,公安机关认为据此已能认定被盗物品价值,就没有进行价格鉴证 B.违法嫌疑人赵某对被盗单位出具的失窃报告中只注明物品价值而无原始发票表示异议,公安机关认为被盗单位已出具了证明就没有进行价格鉴证 C.张某盗窃了小卖部的黄箭牌口香糖一盒(10枚装),公安机关认为该物品价值较低且张某对其价格无异议,就没有进行价格鉴证 D.陈某盗窃案中,涉案物品价值难以确定,公安机关进行了价格鉴证
A.投毒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A.违法行为发生之日 B.危害后果发生之日 C.公安机关受理案件之日 D.违法行为实施完毕之日
A.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B.对被害人指认实施犯罪的人,可以先行拘留 C.刑事拘留由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D.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A.应当从轻 B.应当减轻 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A.甲未经卢某同意以卢某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1万元货款 B.乙为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要求自己在审计事务所工作的同学杨某为其出具一份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C.丙在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当事人给付的5000元定金逃匿 D.丁经某公司同意借用该公司的公章和合同文本签订合同,后拖欠货款2万元
A.先执行有期徒刑,后执行拘役 B.先执行拘役,再执行有期徒刑 C.只执行有期徒刑 D.只执行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