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快递经营单位要求对张某身份进行查验,张某不得拒绝 B.快递经营单位要求对张某寄递物品进行开封验视,张某不得拒绝 C.张某若拒绝快递经营单位对其身份和寄递物品的查验、检查,则快递经营单位不得为其服务 D.快递经营单位应当对张某的身份、快递的物品信息予以登记
A.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B.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C.对辨认过程必须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D.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A.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B.“持有”仅限于本人持有,不可能通过他人持有毒品 C.“持有”仅限于行为人对毒品拥有所有权而持有 D.为了贩卖毒品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组织卖血人次较多的 B.组织卖血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 C.组织未成年人卖血的 D.被组织卖血的人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职权对乙进行非法拘禁,时间长达3天 B.军警人员甲持枪抢劫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职权挪用数额巨大的救济款进行赌博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A.基于共同故意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 B.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胁迫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D.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A.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B.被判处管制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1日折抵刑期1日 C.被判处拘役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2日折抵刑期1日 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3日折抵刑期1日
A.一人犯数罪的 B.共同犯罪的 C.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还实施其他犯罪的 D.多个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犯罪事实的
A.高压水枪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B.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C.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可不予警告 D.应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A.李某因弄虚作假骗取护照被公安机关处以3000元的罚款 B.张某因盗窃被拘留10日并处1000元罚款,因吸毒被拘留12日并处罚款1500元,合并执行拘留20日并处罚款2500元 C.“金宇网吧”因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被公安机关警告并处以8000元的罚款 D.刘某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暂扣6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罚款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运输毒品罪 C.贩卖毒品罪 D.走私毒品罪
A.A市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人李某 B.A市公安机关负责人王某 C.A市公安机关反恐部门负责人张某 D.A市武装警察部队负责人赵某
A.曾违反治安管理,虽未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仍在法定追究时效内的 B.曾因不满16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的 C.曾违反治安管理,经公安机关调解结案的 D.曾被收容教养的
A.一般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 B.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日 C.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D.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
A.李某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B.李某盗窃未遂后将保安员打昏的行为应当定为抢劫罪 C.李某返回作案现场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D.对李某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预备)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A.民警应周某要求,未通知周某家人其被传唤的情况 B.为避免案外因素,所长要求办案民警在处罚决定做出后再通知周某家属其被传唤的情况 C.因周某隐瞒真实身份,办案民警经查询无果后,只能在笔录上注明无法通知其家属 D.民警在通知周某家属传唤情况时,拒绝透露传唤期限
A.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 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 D.阻止他人犯罪活动
A.应当从重处罚 B.应当加重处罚 C.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D.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A.老年人 B.残疾人 C.精神病人 D.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A.拘传盗窃嫌疑人 B.扣押匕首 C.辨认故意杀人嫌疑人 D.侦查实验
A.按抢夺罪予以刑事处罚 B.按抢劫罪予以刑事处罚 C.按盗窃罪予以刑事处罚 D.以哄抢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A.民警在检查陈某汽车的后备箱中发现了仿真枪。由于情况紧急,民警当场实施扣押,并在24小时内向所属分局局长报告后,可以不补办批准手续 B.民警办理刘某吸毒案件时,对刘某的生活必需品进行扣押 C.蒋某抢夺谢某的手机,被民警当场抓获。后派出所扣押了谢某被抢夺走的手机 D.民警在办理王某殴打李某的案件中,认为王某殴打李某使用的板砖符合扣押条件,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后进行扣押
A.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B.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 C.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D.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通信
A.审判机关依法执行审判 B.检察机关依法执行检察 C.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 D.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
A.甲明知乙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了一批醋酸酐 B.丙明知丁制造毒品而为其运输了一车乙醚 C.戊明知己制造毒品而为其购买了一批三氯甲烷 D.庚明知辛制造毒品而为其销售了一批库存的即将过期的三氯甲烷
A.不需要继续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时,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 B.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冻结期限为3个月 C.冻结存款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 D.对于冻结的存款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5日以内通知金融机构等单位解除冻结
A.公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B.公民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C.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财物 D.与违法行为无关的财物
A.强迫劳动罪 B.故意伤害罪 C.非法拘禁罪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A.催泪弹 B.警棍 C.警绳 D.手枪
A.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D.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A.王某涉嫌危险驾驶罪,可能被判处拘役 B.李某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C.田某涉嫌诈骗罪,但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D.吕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但正在怀孕,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A.偶尔用于接送赌博行为人的汽车 B.赌博时赌客喝水使用的茶杯 C.赌具 D.用作赌注的款物
A.一般情况下,搜查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而检查则不需要 B.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C.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医师进行 D.检查的对象是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搜查的对象包括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犯罪证据的所有人的身体
A.对外国人国籍的确认,以其入境时有效证件上所表明的国籍为准 B.对外国人国籍有疑问的,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协助查明 C.对身份不明的外国人,只能按无国籍人对待 D.对无法查明国籍的外国人,按照其自报的国籍或者无国籍人对待
A.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B.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C.当事人的近亲属 D.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A.若布莱恩故意伤害他人情节严重但尚不构成犯罪,承办的公安机关可以层报省级公安机关处以驱逐出境 B.若对布莱恩处以罚款500元并处限期出境,应当于罚款执行完毕后执行限期出境 C.若对布莱恩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决定,决定机关应当在作出该决定后24小时内将布莱恩的姓名、性别、入境时间、护照、案件情况等有关情况报告省级公安机关 D.若布莱恩被决定行政拘留后,书面请求不通知其所属国家的使馆、领馆,可以不通知
A.主动交代,表示悔改的 B.检举、揭发他人赌博并经查证属实的 C.被胁迫为赌博提供条件的 D.国家工作人员赌博的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A.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由法律规定 C.最高人民检察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D.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A.甲因盗窃罪被起诉,在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未指控的3次盗窃行为,数额分别为2万元、3万元、5万元 B.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
A.《刑法》中所称假药,是指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B.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 C.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的,即可构成犯罪 D.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A.几十个下岗工人在市中心区非法举行游行、示威,民警要求解散,经警告无效,鸣枪示警 B.民警张某在街上巡逻时受到几名青年的言语谩骂,警告不听,于是用警棍将他们制服 C.一伙人聚众扰乱车站,影响恶劣,经劝阻不听,民警用高压水枪将他们驱逐 D.民警在讯问犯罪嫌疑人吴某时,吴某欲自杀,民警用警绳将其捆绑
A.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B.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C.企图自杀 D.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
A.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应当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C.可以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D.可以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A.对甲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B.对乙的行为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C.对甲的行为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D.对乙的行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
A.要求侦查人员回避 B.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 C.要求侦查机关保障其本人和家人安全 D.拒绝作证
A.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法的适用是以法律规范为根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 C.法的适用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 D.法的适用的对象极为广泛,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称为法的适用的对象
A.田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大型活动秩序的行为 B.现场民警无权将田某口头传唤带至当地公安机关 C.现场民警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田某 D.公安机关无权责令田某12个月内不得进行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A.甲盗窃他人1支价值400元的钢笔 B.乙悄悄潜入他人卧室实施盗窃 C.丙携带匕首实施盗窃 D.丁2年内盗窃6次
A.公安机关应收缴孙某所骑电动自行车 B.公安机关应当对孙某减轻处罚 C.此案应由B区所在地公安机关管辖 D.对孙某尚未卖出的足球比赛门票应予以收缴,对其获利的500元应予以追缴
A.冯某持票进入演唱会现场时,在门口不服从安全检查工作人员的检查,而强行进入场内 B.在足球比赛赛场,王某为庆祝其所在市球队获胜,在人群间点燃了爆竹 C.在某歌星演唱会上,观众刘某因不满观看位置过远,为发泄不满情绪将椅子损坏 D.阎某作为观众观看市里组织的一次长跑比赛,参加比赛的张某与其平素不和,阎某在场地附近展示一张条幅,内容为“张某跑得慢如龟,爬出比赛回家睡”
A.立案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3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C.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15日以内立案 D.立案后,案件变更管辖或者移送其他公安机关并案侦查时,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应当随案移交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C.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D.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A.张某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 B.李某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 C.王某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 D.赵某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
A.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B.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 C.把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动力 D.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A.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案,公安机关也应当先接受 B.公民的控告和举报材料必须是书面的,否则公安机关可以不接受 C.公安机关应当保障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D.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A.对四人讯问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听取其供述或者辩解 B.对四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 C.讯问时,乙、丙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也可以通知二人所在学校老师到场 D.对丁讯问时,如果丁要求,可以指派女工作人员在场
A.在取保候审期间,赵某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应当在24小时以内向法院报告 B.如果在侦查阶段被取保候审,检察院可以责令其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C.对赵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D.检察院可以责令赵某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A.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中止执行 B.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中止执行 C.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D.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A.李某,男(15周岁)多次与不满14周岁的乙、丙、丁发生性关系,并导致丁怀孕 B.甲见乙丈夫在外当兵长期不归,便利用是乙上级领导的关系,要求乙与自己发生性关系,否则就将其辞退,乙被迫多次与甲发生性关系 C.甲在公园中看到乙女(13周岁)打扮比较成熟妖艳,以为乙女是暗娼,便上前询问,得知乙女未满14周岁,出高价与其开房并发生性关系 D.甲男将自己邻居家4周岁小女孩骗回家中,对其性器官进行抠摸,并要该女为其口淫
A.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B.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执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员职务序列 C.公安机关从事警务技术工作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D.公安机关从事警务专门工作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务专门职务序列
A.甲乘某女酒醉之时,将其强行奸淫 B.乙冒充国家干部对某女声称,只要与其上床即可为某女安排工作,该女信以为真,遂与乙主动发生性关系 C.丙与某女通奸多年,后某女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丈夫,遂正告丙不要再纠缠自己,丙称如断绝关系,就将他们两人通奸的事实告诉其丈夫,并强行将该女奸淫 D.丁在某宾馆召妓,见卖淫女身材发育不成熟,问之得知,该女只有13周岁,但仍将其嫖宿
A.倪某盗窃军用枪支,可以对其使用武器 B.倪某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陆某的生命安全,可以对其使用武器 C.倪某携带枪支拒捕,可以对其使用武器 D.倪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A.分工负责 B.互相配合 C.互相制约 D.互相独立
A.经过2次传唤的 B.根据案件情况需要拘传的 C.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D.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A.甲在盗窃一老人的3000元钱后又于第二天将所盗窃的3000元返还被害人 B.乙在入户盗窃时被主人当场抓获送交公安机关 C.丙总对人说自己会画外币能够以假乱真,但一直也没有什么具体行动 D.丁欲下毒杀死竞争对手戊,在戊中毒后后悔,及时送戊到医院,经过抢救成功脱离危险
A.对于该建筑企业的行为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该建筑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为本案处罚的对象 C.该建筑企业法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为本案处罚的对象 D.本案是使用者的个人行为,不是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
A.10月25日,某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当地居民冯某于4月6日在自己的录像厅内组织播放淫秽录像,经调查上述举报属实 B.3月21日,某铁路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发现放置在铁路边的安全标志被人移走;10月5日,行为人冯某被抓获。经查,冯某是于3月20日夜间将上述安全标志移走 C.11月22日,某派出所接到报案,发现印有伪造的当地某学校公章的文件。经查,该印章是陈某于4月10日伪造并加盖在文件上的,使用后即将印章销毁 D.12月6日,某地公安机关发现当地居民刘某在自家果园里私自安装电网,经查,为防止有人入园盗窃,刘某早于3月初就已将电网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