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材、机 B.人、机、环境 C.人、机、气候 D.人、材、环境
A.审核证据 B.信息和证据 C.审核发现 D.A+B
A.2;5 B.3;10 C.4;20 D.5;20
A.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B.评价出重大危险源 C.组织及其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 D.风险控制措施的层级
A.审核发现 B.审核活动 C.审核证据 D.审核结论
A.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B.污染环境的风险 C.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D.A和C
A.4.3.2 B.4.5.1 C.4.5.2 D.4.6
A.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无需进行控制的风险 B.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已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C.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正待采取措施的风险 D.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A.从结果到原因B.从原因到结果C.从原因到责任D.从责任到原因
A.GB/T19000-2008、GB/T28002-2011、GB/T19011 B.GB/T28002-2011、GB/T19000-2008、GB/T24001-2004 C.GB/T19001-2008、GB/T19000-2008、GB/T28002-2011 D.GB/T28002-2011、GB/T19001-2008、GB/T24001-2004
A.消除组织的风险性 B.满足法规要求 C.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保持运行活动在目标范围内
A.4.3.1 B.4.4.5 C.4.4.6 D.4.5.1
A.规模、结构和复杂性 B.规模、结构、复杂性和所处地理位置 C.规模、组织结构和所处地理位置 D.规模、结构和地理位置
A.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B.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可合理安排住人 C.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A.取消该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B.遵照更改的文件化程序进行实施 C.记录所更改的文件化程序 D.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对更改的文件化程序进行控制
A.应通过适当的抽样收集并验证与审核目标、范围和准则有关的信息 B.与职能、活动和过程接口有关的信息 C.导致审核发现的审核证据既可以做记录,也可以不做记录 D.只有可证实的信息方可作为审核证据
A.原因 B.环境 C.条件 D.根源或状态
A.性质 B.性质和用途 C.技术要求 D.标准要求
A.电梯 B.压力管道 C.客运索道 D.民用机场专用设备
A.决定停止使用 B.申请停止使用 C.决定暂停使用 D.申请暂停使用
A.组织内部 B.组织的工作场所 C.组织的生产场所 D.组织的危险场所
A.GB/T28001-2011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要求 B.GB/T28001-2011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 C.GB/T28001-2011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设计规范 D.GB/T28001-2011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
A.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 B.管理者代表 C.最高管理者 D.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
A.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 B.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 C.最高管理者 D.工作场所的人员
A.审核组可以由一名或多名审核员组成 B.审核组中,实习审核员不能承担审核任务,只能向审核组其他人员学习如何审核 C.实习审核员可以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审核 D.观察员不是审核组成员
A.使受审核方理解不符合所反映的问题以及有关审核准则的要求 B.和受审核方讨论如何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和消除不符合及其原因 C.请受审核方评价审核员的工作能力 D.请受审核方认可审核组开具的不符合报告
A.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案 B.监视是否符合运行准则 C.监视事件的历史证据 D.监视控制措施
A.4.3.1 B.4.4.6 C.4.5.2 D.4.4.7
A.是为了与总经理保持一致 B.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员工能背诵 C.需要传达到相关方 D.可以通过在规则、指令和程序中的引用来传达
A.对于审核来说,不符合指不符合审核准则要求的审核发现 B.不符合报告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受审核方 C.应该与受审核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 D.如果受审核方与审核组就审核证据或审核发现有分歧,审核组应该暂时撤销该不符合
A.GB/T19001 B.GB/T24001 C.GB/T28001 D.GB/T28002
A.初次认证 B.再认证 C.保持认证 D.特殊审核
A.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B.评审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C.编写审核检查表 D.制订审核计划
A.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B.完善措施 C.发展措施 D.预防措施
A.厂区边界的液氨储罐 B.相邻企业氯气储罐 C.厂区内的机动车辆 D.厂区外的机动车辆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A.报警装置 B.警示标识 C.应急预案 D.应急设施
A.组织的所有工作人员 B.组织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方 C.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D.所有在组织的工作场所内工作的人员
A.肠热病 B.伤风病 C.破伤风病 D.疟疾
A.监测管理方案与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 B.监测事故的发生情况 C.监测职业病的发病情况 D.监测体系的失效情况
A.特定危险情况;人身伤害 B.危险事件;人身伤害 C.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 D.人身伤亡事故;后果
A.免费 B.合理 C.适当补偿 D.义务
A.要考虑源于工作场所外的危险源 B.必须形成《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一览表》 C.不应当考虑由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 D.必须由安全主管部门牵头进行
A.《安全生产法》 B.《劳动法》 C.安全生产方针 D.安全生产原则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行业管理规定
A.大学专科学历 B.执业资格 C.职业技能 D.操作资格
A.Y粒子和中子 B.β粒子 C.紫外线 D.α粒子
A.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健康的 B.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 C.可能危及相关方安全的 D.以上都是
A.用于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并做出响应 B.形成文件 C.定期测试 D.以上全部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 D.有检验资质的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