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服务可用性 B.吞吐量 C.用户数 D.时延抖动
A.劳动者 B.资本投入 C.科学技术 D.经济制度
A.数字化 B.智能化 C.标准化 D.个人化
A.探索性 B.严谨性 C.集中统一性 D.投资效益型
A.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 B.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C.科技工作者和通信工作者 D.公平竞争和协调合作
A.探索创新 B.实事求是 C.团结协作 D.勤俭严谨
A.开拓精神 B.竞争意识 C.民族自豪感 D.社会责任感
A.《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B.《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D.《移动通信设备入网许可证》
A.政府定价 B.政府定价和证书指导价 C.市场调节价 D.证书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A.最低质量标准 B.最简单的操作规程 C.最高质量标准 D.最完备的操作规程
A.2倍 B.3倍 C.5倍 D.8倍
A.相应减免用户在电信服务中断期间的相关费用 B.相应免收用户当月的电信服务费用 C.赔偿用户因电信服务中断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D.赔偿用户因电信服务中断而造成的可预见的直接损失
A.限制用户选择其他企业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B.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高电信服务 C.故意制作、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 D.伪造电信服务有价凭证
A.网络的规模越大,用户从电信网络中得到的效用越小 B.网络的规模越大,用户从电信网络中得到的效用越大 C.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所得到的效用先增后减 D.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所得到的效用先减后增
A.通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 B.互联网运营商 C.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 D.非主导运营商
A.互联双方利益如何分配 B.互联点如何选择 C.互联设备如何认证 D.互联路由如何设置
A.智能手机 B.普通电话机 C.酒精测试仪 D.无线POS机
A.ADSL用户设备 B.DSLAM C.数字机顶盒 D.IP电话
A.网状图 B.星型网 C.环型网 D.复合型网
A.数字同步网 B.信令网 C.接入网 D.电信管理网
A.网状 B.星型 C.总线型 D.环型
A.用户电缆 B.用户电路 C.信令设备 D.用户终端设备
A.11 B.13 C.15 D.17
A.3位 B.4位 C.7位 D.8位
A.2 B.3 C.4 D.5
A.数据通信网的业务一般是具有对差错敏感、速率可变的特点 B.术语DTE指的是数据传输设备,负责将计算机数据转换为可在传输信道传送的信号,或反之 C.数据通信网提供分组交换服务或者电路交换服务 D.数据通信网采用的服务性能保障机制有查错控制、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A.因特网 B.帧中继网 C.DDN网 D.X.25网
A.可以承载因特网的IP数据报,也可以承载非IP数据 B.网络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作为数据交换的基本单位 C.网络仅提供虚电路方式的数据通信服务,不提供数据报服务 D.网络的第二层协议不具有差错控制和重发机制
A.需要同步网来确保DDN全网设备的同步工作 B.全透明传输,可支持图像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 C.网络提供可靠的无差错数据传输服务 D.网络可以灵活设置数据速率和信道带宽
A.TCP和IP B.IP和ICMP C.TCP和UDP D.RIP和OSPE
A.ARP提供了IP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功能 B.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C.SMTP提供了监视和控制网络设备的基本网管手段 D.FTP协议是常见的文件共享协议,可以用来下载和上传文件
A.224.0.0.1 B.0.0.0.0 C.239.0.0.9 D.255.255.255.255
A.IPv6地址空间比IPv4增大了四倍,解决IP地址枯竭问题 B.IPv6使用与IPv4不兼容的数据报格式 C.IPv6提供的数据报传送服务比IPv4更可靠 D.IPv6的报头设计得复杂,比IPv4含有更多的信息,以支持更先进的功能
A.由于电磁波按直线传播,所以收发天线之间自由直射路径 B.收发天线之间可能有直射、反射和绕射等多种电磁波传播路径 C.收发天线之间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特性与其频率无关 D.收发天线之间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特性与其波长无关
A.中继线路 B.操作维护中心 C.数据库 D.移动台
A.交叉时隙 B.越站 C.互调 D.多径
A.远近效应 B.多径效应 C.乒乓效应 D.语音激活
A.MSC B.HLR C.RNC D.网关MSC
A.移动台独立 B.基站独立 C.移动台辅助 D.MSC独立
A.更少的 B.更多的 C.一样多的 D.无限多的
A.第一阶段中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并存,第二阶段建立纯IP网 B.第一阶段建立纯IP网,第二阶段引入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并存 C.第一阶段基于GSN-MAP演进,第二阶段基础ANSI-41演进 D.第一阶段基于ANSI-41演进,第二阶段基础GSN-MAP演进
A.采用模拟技术,其网络结构完全独立于共用电话网 B.采用模拟技术,其网络结构依附于公用电话网 C.采用数字技术,其网络结构完全独立于共用电话网 D.采用数字技术,其网络结构依附于公用电话网
A.地球自转 B.卫星自转 C.地球公转 D.地球磁场
A.全球星 B.铱星 C.Globelstar D.低轨道
A.全新个人通信网 B.卫星通信网 C.智能网 D.个人通信号码
A.SP B.GFP C.DFP D.PP
A.业务交换和数据库管理 B.呼叫处理和业务交换 C.呼叫处理和用户管理 D.呼叫处理和信令转接
A.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 B.信令功能与控制功能 C.业务功能与业务管理功能 D.信令功能与呼叫控制功能
A.1.0 B.0.8 C.0.5 D.0.2
A.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 B.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 C.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 D.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A.调制器 B.光探测器 C.LD D.DFB
A.空分复用 B.波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时分复用
A.HDSL B.SDSL C.ADSL D.xDSL
A.干线 B.支线 C.配线 D.用户线
A.OLT B.ONU C.AF D.ODN
A.WLL B.LMDS C.DBS D.PON
A.存储 B.显示 C.表示 D.传输
A.图像变换 B.图像压缩 C.图像分割 D.图像复原
A.饱和度和清晰度 B.清晰度和逼真度 C.逼真度和可懂度 C.饱和度和可懂度
A.面向连接和固定速率 B.同步时分复用和非透明传输 C.面向连接和可变速率 D.统计时分复用和透明传输
A.服务平台 B.应用平台 C.网络平台 D.物流平台
A.供货 B.安全 C.管理 D.应用
A.交流基础电源 B.直流基础电源 C.机架电源 D.二次电源
A.来电显示 B.免打扰服务 C.呼出限制 D.遇忙回叫
A.IP电话 B.IC电话 C.多媒体通信 D.移动通信
A.能够录下留言 B.能够自动应答 C.绑定于特定的电话机 D.提取信息更灵活,保密性更强
A.200号 B.800号 C.600号 D.108号
A.2G是当前我国移动业务的发展重点 B.短信是我国最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 C.我国尚未开始发展4G业务 D.移动通信业务已成为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A.短信 B.彩信 C.IC卡业务 D.WAP
A.三方通话等语音增值业务 B.话费查询等数据增值业务 C.全球无缝漫游 D.高于300Kbps的移动接入速率
A.位置相关应用 B.交流沟通应用 C.商务交易应用 D.网络娱乐应用
A.WCDMA B.CDMA2000交流沟通应用 C.TD-SCDMA D.WIMAX
A.电话网和移动网 B.电话网和电视网 C.互联网和电视网 D.移动网和互联网
A.电话信息服务 B.互联网接入 C.帧中继业务 D.电子信箱
A.交互式会议电话 B.可视通话 C.短信 D.彩铃
A.ATM业务实现了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综合 B.ATM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有效利用了带宽 C.ATM采用高速电路交换,降低了网络时延 D.ATM能满足低速到高速多层次的业务需求
A.随时随地接入 B.速率更快 C.内容更丰富 D.安全性更强
A.普通拨号接入 B.ADSL接入 C.有线电视电缆接入 D.光纤接入
A.字节 B.字 C.比特 D.字符
A.补码 B.ASCII码 C.GB2312码 D.UFT-8码
A.地址码 B.操作数 C.指针 D.状态字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控制总线 D.管理总线
A.方便用户使用 B.管理系统资源 C.提高系统效率 D.浮点运算和逻辑运算
A.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编译或解释转换成机器语言后才能运行 B.汇编语言是面向过程的设计语言,高级语言指的是面向对象的设计语言 C.机器语言比高级语言可移植性差 D.编译生成的目标程序可以脱离其编译环境独立运行
A.邮件管理软件 B.文字编辑软件 C.数据库管理软件 D.媒体播放软件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和DBS D.DBS与DB和DBMS无关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概念模式
A.当多个用户访问同一数据的不同副本时,有完全相同的视图 B.需要在多个节点上完成的操作必须全部提交,若有一个节点提交失败必须全部撤销 C.数据存放在不同节点上,这些节点不共享磁盘,但逻辑上属于同一个整体 D.数据存放的节点以及数据存放的物理细节等对用户是透明的
A.Transmission Control Process B.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C.Transmission Connecting Protocol D.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authentication B.authorization C.control D.encryption
A.IEIF B.IEEE C.ITU D.ISO
A.amplification B.depression C.radiation D.compression
A.a continuous stream B.a burst stream C.a delayed stream D.a burst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