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红烧牛肉 B.清汤面 C.油煎鸡蛋 D.炖豆腐 E.牛奶
A.确定护理诊断 B.制定护理计划 C.实施护理措施 D.评价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 E.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
A.头孢菌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青霉素 E.链霉素
如图所示,掌中间隙感染发生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⑤
A.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复合制剂 B.控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排卵 C.使子宫颈黏液粘稠,阻碍精子通过 D.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孕卵着床 E.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雌激素的作用
A.皮肤弹性减弱 B.皮肤色素沉着增多 C.皮肤存在硬结 D.皮肤表面干燥粗糙 E.皮肤皱纹增多
A.气管 B.肺泡囊 C.呼吸性细支气管 D.肺泡管 E.肺泡
A.肝脏中 B.肺脏及肝脏中 C.肾脏及肝脏中 D.肺脏及肾脏中 E.脑组织及脊髓中
A.横结肠 B.盲肠 C.升结肠 D.直肠 E.降结肠
A.吗啉胍 B.干扰素 C.利巴韦林 D.阿糖胞苷 E.阿昔洛韦
A.X线胸片 B.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脏CT E.急诊生化检查
A.肚脐周围10厘米 B.剑突下至大腿内上1/3处 C.脐下至阴阜 D.剑突下至阴阜 E.阴阜周围10厘米
A.室温维持在25℃左右 B.避免活动 C.体温正常后即可停药 D.继续维持抗生素至疗程结束 E.少饮水减轻心脏负担
某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平稳,可采用如图所示哪种卧位()
A.④ B.⑤ C.② D.③ E.①
A.癌肿部位有炎症 B.癌肿较大 C.有食管气管癌 D.癌肿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E.有远处血行转移
A.小脑 B.顶、枕叶 C.中央沟两侧 D.额、顶叶 E.额、颞叶
A.右心衰 B.主动脉高压 C.左心衰 D.肺动脉高压 E.肺动脉狭窄
A.食物中缺乏维生素 B.精神紧张 C.活动量少 D.长期滥用泻药 E.腹腔肿瘤压迫
A.2岁前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B.容易嵌顿和绞窄 C.多为难复性 D.属于后天性疾病 E.不能自行闭锁
A.有严重低氧血症 B.发绀 C.有明显肺部体征 D.呼吸困难 E.深昏迷
A.7~8个月 B.3~4个月 C.1~2个月 D.5~6个月 E.9~10个月
患儿男,6个月。腹泻3天,稀便每日20次左右,出现如图所示表现,其脱水程度是()
A.低渗性脱水 B.重度脱水 C.中度脱水 D.不脱水 E.轻度脱水
A.胃酸偏低 B.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增高 C.易出现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 D.可以引起恶性贫血 E.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
A.2个月B.1个月C.4个月D.3个月E.5个月
A.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胎臀B.宫底部触及圆硬的胎头C.自觉肋下圆硬的胎头D.肛查可触及胎臀、足、膝E.衔接后胎心听诊脐上最清楚
A.阻塞性黄疸 B.急性溶血 C.肝细胞性黄疸 D.肾脏肿瘤 E.晚期丝虫病
A.弛张热 B.间歇热 C.回归热 D.稽留热 E.波状热
A.医院未侵犯该护士的合法权益B.医院侵犯了该护士的自由权C.医院侵犯了该护士的健康权D.医院侵犯了该护士的进修权E.医院侵犯了该护士的生命权
A.一人法 B.二人法 C.三人法 D.四人法 E.五人法
A.室温18~20℃ B.相对湿度50%~60% C.门椅脚钉橡皮垫 D.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E.开门关门动作轻
A.心肌缺血 B.脑血管痉挛 C.肾血流量下降 D.肝功能异常 E.十二指肠溃疡
A.疹后5天 B.疹后8天 C.疹后7天 D.疹后6天 E.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A.环境湿度多大 B.环境温度高 C.汗腺发育障碍 D.空气对流差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A.髂棘间径22cm B.髂棘间径24cm C.髂棘间径17cm D.髂棘间径14cn E.坐骨结节间径9cm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深静脉血栓 C.下肢静脉曲张 D.妊娠所致的钙缺乏 E.下肢软组织感染
A.患儿妻子 B.患儿自己 C.患儿的病历 D.文献资料 E.接诊医生
A.患者妻子 B.患者本人 C.接诊医生 D.患者女儿 E.病历资料
A.300~600mL B.600~800mL C.800~1050mL D.1000~1200mL E.1300~1400mL
A.右半结肠切除术 B.Miles术 C.左半结肠切除术 D.短路手术 E.Dixon术
A.半坐卧位 B.中凹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头高足低位 E.截石位
A.头胸5°~10°、下肢15°~20° B.头胸10°~20°、下肢20°~30° C.头胸5°~10°、下肢20°~30° D.头胸15°~20°、下肢10°~15° E.头胸20°~25°、下肢20°~25°
A.吸烟 B.情绪激动 C.劳累 D.感染 E.心律失常
A.呼吸道感染 B.快速型心律失常 C.过度体力劳动 D.摄入钠及补液过多 E.贫血或大出血
A.停用洋地黄药物 B.补液,稀释体内药物 C.电击除颤 D.利多卡因,纠正心律失常 E.利尿,促进排泄
A.心电图 B.超声 C.X线片 D.血培养 E.C-反应蛋白
A.腹胀减轻 B.肛门排气 C.患者有饥饿感 D.患者有便意 E.胃管的引流量较前减少
A.半卧位 B.平卧位 C.肛门排气 D.尽早下床活动 E.绝对卧床休息
A.肝内胆管结石 B.肝外胆管结石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胆道蛔虫病
A.半坐卧位 B.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C.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D.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E.右侧卧位,头低脚高
A.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B.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C.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D.右侧卧位,头低脚高 E.半坐卧位
A.闭合性气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损伤性气胸 E.机化性血胸
A.肋骨骨折 B.闭合性气胸 C.开放性气胸 D.张力性气胸 E.血胸
A.白色念珠菌 B.结核杆菌 C.疱疹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肺孢子虫
A.使用抗生素 B.应用止痛药 C.切开引流 D.局部敷药 E.穿刺抽脓
A.鱼石脂软膏敷贴指头 B.拔除指甲 C.切开减压引流 D.应用抗生素 E.局部热敷和理疗
A.胎盘残留 B.胎盘粘连 C.宫缩乏力 D.宫颈撕裂 E.凝血功能障碍
A.胎膜早破,宫内感染 B.第二产程过短 C.未给予药物预防产后出血 D.子宫收缩乏力 E.凝血功能障碍
A.补液过多 B.低血钙 C.低血钾 D.高血钾 E.低血镁
A.补液量不够 B.低血镁 C.补液速度太快 D.低血钾 E.低血钙
A.肢体畸形 B.肌肉萎缩 C.骨愈合障碍 D.骨质脱钙 E.剧烈疼痛
A.肢体畸形 B.肌肉萎缩 C.剧烈疼痛 D.骨质脱钙 E.骨愈合障碍
A.肾结石 B.输尿管结石 C.膀胱结石 D.尿道结石 E.膀胱肿瘤
A.尿道结石 B.肾结石 C.输尿管结石 D.膀胱结石 E.膀胱肿瘤
A.出生后4~6天和4~6岁 B.出生后4~6天和4~6周 C.出生后6~6天和4~6月 D.出生后4~6周和4~6岁 E.出生后4~6月和4~6岁
A.美洛昔康 B.布洛芬 C.秋水仙碱 D.糖皮质激素 E.吲哚美辛
A.日常活动受限 B.静止性震颤 C.肌强直 D.言语障碍 E.运动减少
A.肌强直 B.运动减少 C.言语障碍 D.静止性震颤 E.日常活动受限
A.尊重性 B.艺术性 C.规范性 D.保密性 E.治疗性
A.个案护理 B.临床路径 C.小组护理 D.功能制护理 E.责任制护理
A.让罹患同样疾病的患者进行正面鼓励 B.对该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宜教,让患者了解预后的情况 C.让患者家属进行安慰,转移患者注意力 D.患者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不用特别关注 E.保持病室安静,让患者充分休息
A.患儿治疗的决策者 B.患儿治疗护理的参与者 C.患儿原有家庭角色的替代者 D.患儿的心理支持者 E.患儿病痛的共同承担者
A.31对 B.30对 C.32对 D.29对 E.28对
A.在搬取化学药品和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滑倒 B.按规定穿好劳动保护用品 C.废弃的化学药品可以扔进垃圾桶处理 D.化学药品不乱放,用完放到原来的位置 E.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A.泌尿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呼吸系统 E.中枢神经系统
A.23-26℃ B.33-36℃ C.43-46℃ D.53-56℃ E.63-66℃
A.β2受体激动剂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敏感抗生素 D.抗胆碱药 E.茶碱
A.左前方 B.右前方 C.中部 D.右后方 E.左后方
A.2个月 B.3个月 C.1个月 D.6个月 E.4个月
A.立刻进行术前准备 B.与患者沟通解释 C.注射杜冷丁镇痛 D.责令患者安静等待 E.告知患者不是阑尾炎
A.高纤维饮食 B.低胆固醇饮食 C.低盐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脂饮食
A.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B.高盐、高热量、低维生素饮食C.高蛋白、高热量饮食D.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E.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A.增强心肌收缩力B.增加心脏做功C.增加外周血管阻力D.扩张外周血管E.扩张静脉系统
A.按血压高低调节滴注速度 B.滴速宜慢 C.快速滴注 D.低俗宜极慢 E.一般滴速滴入
A.目前可下地活动 B.出院后即可上体育课 C.出院后即可复学 D.该病可治愈,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E.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回复正常后可增加活动量
A.蒸馏水 B.0.1%醋酸 C.过氧化氢溶液 D.0.02%呋哺西林 E.1%~4%碳酸氢钠
A.拔管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B.把管后如有胸闷憋气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C.进食后抬高床头避免误吸 D.拔管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 E.拔管后鼓励患者尽早进食恢复胃肠功能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A.通知科主任B.实施抢救C.通知值班医师及抢救室护士D.报告保卫部门E.通知护士长和医务部门
患者男,79岁,因伤寒入院,需做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方法如图所示()
A.患者体位 B.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 C.灌肠溶液的名称 D.桶内页面距离肛门的距离 E.灌肠溶液的用量
A.生理盐水 B.2%~4%碳酸氢钠溶液 C.牛奶 D.1:5000高锰酸钾溶液 E.蛋清水
A.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B.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C.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D.术后不会复发,可任意活动 E.少吃富含高维生素的食物
A.黄疽迅速加深B.出血倾向加重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严重恶心,呕吐E.出现腹水
A.进行性加剧的反复咳嗽 B.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C.发热 D.反复感染、咳大量脓痰 E.咯血
A.预防心里衰竭 B.抗生素治疗 C.抗病毒治疗 D.急性期卧床休息 E.防治心率失常
A.绝对卧床休息 B.口服铁剂 C.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 D.给予鼻饲饮食 E.及时添加维生素B12和叶酸食物
A.绝对卧床休息 B.多喝水或静脉补液 C.吸氧 D.减少活动量 E.避免哭闹
A.早闭或过小见于佝偻病 B.凹陷见于颅内压增高 C.有的小儿出生时已闭合 D.出生时大约为3cmX3cm E.于出生12--18个月闭合
A.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应警惕患者发生心包填塞 B.若心包引流液小于50ml/D,则可以考虑拔出心包引流管 C.保持心包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 D.引流袋要低于心包穿刺点,避免返流 E.第一次引流心包积液不宜超过300ml
A.肾脏 B.心脏 C.大脑 D.脾脏 E.肺脏
A.手臂 B.胸部 C.面颈部 D.腹部 E.肩背部
A.让新生儿勤吸允乳头 B.哺乳前清水清洗乳头 C.哺乳前碘伏消毒乳头 D.让新生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E.苯甲酸雌二醇涂抹乳头防止皲裂
A.消化道出血 B.癌变 C.失血性周围循环哀竭 D.穿孔 E.幽门梗阻
A.保证足够液体摄入 B.每4小时测体温1次 C.给予高蛋白饮食 D.产妇取平卧臀部抬高位 E.遵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
A.小肠破裂 B.结肠破裂 C.脾破裂 D.肝破裂 E.胃破裂
A.血肌酐 B.电解质 C.血气分析 D.尿常规 E.血常规
A.活动四肢B.喝热开水C.躺下平卧D.再含一片硝酸甘油E.站立不动,待自行恢复
A.低于侧脑室平面60cm B.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 C.低于侧脑室平面15--30cm D.高于侧脑室平面25--30cm E.与侧脑室平面平齐
A.T波倒置 B.心肌缺血 C.预激综合征 D.室性心律失常 E.房室传导阻滞
A.叩诊浊音 B.视诊桶状胸 C.触诊语颤增强 D.视诊呼吸变深 E.听诊两肺呼吸音增强
A.味阀降低 B.嗅神经元增多 C.心脏收缩力增强 D.关节灵活性减弱 E.记忆力增强
A.尿失禁 B.膀胱挛缩 C.肾积水 D.尿道狭窄 E.阳痿
A.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 B.低流量持续吸氧 C.协助患者如厕 D.预防便秘 E.指导患者尽早下地运动
A.紫外线是本病的重要诱因 B.紫外线可致雌激素作用增强 C.紫外线直接破坏细胞 D.紫外线直接损害骨髓 E.紫外线加重关节滑膜炎
A.偶尔出现的自主呼吸动作 B.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C.可测量到上臂血压 D.口唇,甲床转为红色 E.瞳孔由大变小
A.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 B.血液白细胞升高 C.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 D.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增高 E.血沉加快
A.持续性头痛 B.老年人多见 C.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D.舒张压持续在130mmHg以上 E.恶心、呕吐
A.肺炎合并脓胸 B.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 C.肺炎合并肺脓肿 D.肺炎合并心衰 E.肺炎合并肺大泡
A.气短 B.咯血 C.咳嗽 D.咳痰 E.发热
A.明确早孕诊断 B.了解胚胎着床位置 C.排除异位妊娠 D.明确妊娠周数 E.排除盆腔肿瘤
A.按医嘱位于肌内注射流脑疫苗 B.注意评估近期有无发热、感染 C.按医嘱给予皮下注射流脑疫苗 D.按医嘱给予口服流脑疫苗 E.建议吃完早餐后再接种
A.尽量避免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 B.鼓励婚后痛经的妇女及时生育 C.经期一般不做盆腔检查 D.易引发经血外流受阻的生殖道畸形,应及时治疗 E.宫颈部手术应在月经干净后7--12天内进行
A.术后立即取半卧位 B.鼓励患者经口饮水,有助于保持胃管通畅 C.拔出胃管后即可进食 D.术后3-5天内严格禁饮进食 E.胃管一旦脱出,立即重置
A.闪火法 B.投火法 C.滴酒法 D.水吸法 E.抽气吸法
A.护理活动和护理诊断 B.护理诊断和护理汁划 C.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价 D.护理诊断和护理评价 E.护理评估和护理评价
A.护理问题 B.护理措施 C.护理评价 D.护理结果 E.护理评估
A.直角 B.平行 C.锐角 D.钝角 E.对接
A.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C.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上臂内侧肩峰下2~3横指处
A.生命体征及|礤孑L变化 B.意识状态的改变 C.有无脱水、酸中毒 D.肢体活动情况 E.排尿排便情况
A.出院患者 B.危重患者 C.新入院患者 D.当日手术患者 E.行特殊治疗的患者
A.100~160次/分 B.180~220次/分 C.250~350次/分 D.360~600次/分 E.600~800次/分
A.0.lMPa B.0.3MPa C.0.5MPa D.0.7MPa E.0.9MPa
A.确定引流体位很重要 B.引流应在进餐前30分钟完成 C.每天可引流1~3次 D.每次引流时间可持续15分钟 E.引流后辅以雾化吸入可增加引流效果
A.仰卧位 B.右侧卧位 C.左侧卧位,抬高臀部 D.头高足低位 E.半坐卧位
A.大剂量服用 B.吐后立即服用 C.小量频服 D.吐前服用 E.昼夜不停服用,维持药力
A.嘱患者做深呼吸 B.托起患者头部再插 C.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D.停止操作,取消鼻饲 E.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再插管
A.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 B.洗后用小毛巾吸干水分 C.可用鹅颈灯照射臀部 D.烤灯前涂油 E.灯泡照射时间15~20分钟
A.早醒 B.易醒 C.入睡困难 D.睡眠过度 E.时醒时睡
A.60kcal/kg B.70kcal/kg C.80kcal/kg D.90kcal/kg E.110kcal/kg
A.每天 B.每周 C.每2周 D.每月 E.每季度
A.患者的要求,最长不超过1小时 B.患者的病情及局部受压程度 C.护士工作时间的安排来决定 D.家属的意见,随时进行 E.皮肤疾患的程度
A.膀胱炎 B.尿道炎 C.前列腺炎 D.急性肾炎 E.糖尿病酸中毒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头孢菌素 D.普鲁卡因 E.破伤风抗毒素
A.肠 B.胃 C.肝 D.脾 E.肾
A.30-35℃ B.35~40℃ C.40~45℃ D.45~50℃ E.55~60℃
A.鼓励患者多饮水 B.给予患者高蛋白饮食 C.观察患者排便时的心理反应 D.保护臀部防止发生皮肤破溃 E.观察记录粪便性质、颜色及量
A.头低脚高位 B.头高脚低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屈膝位
A.钠盐量不超过0.5g B.钠盐量不超过2g C.钠盐量不超过4g D.钠盐量不超过5g E.钠盐量不超过6g
A.低脂肪饮食 B.半流质饮食 C.流质饮食 D.少渣饮食 E.要素饮食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A.丝脉 B.洪脉 C.缓脉 D.间歇脉 E.短绌脉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浅度溃疡期 D.深度溃疡期 E.局部皮肤感染
A.严重颅脑损伤 B.急性胃肠炎 C.晚期胃癌 D.急性肾炎 E.肾绞痛
A.减轻局部充血 B.减轻疼痛 C.降低体温 D.控制炎症扩散 E.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创面愈合
A.由外眦向内眦擦拭 B.由内眦向外眦擦拭 C.由外眦向内眦来回擦 D.由上眼睑向下眼睑方向擦拭 E.由外眦向内眦或由内眦向外眦均可
A.所有用品均应无菌 B.动作轻稳,勿损伤黏膜 C.蘸水不阿过湿以防呛咳 D.擦拭时勿触及咽部以免恶心 E.擦拭时先擦拭瘀斑处
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C.两人分别测心率和脉率 D.两人同时分别测心率和脉率 E.两人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率
A.打气不可过猛过高 B.应选择左上臂测量 C.听诊器的胸端不可放在袖带下面 D.做到四定,以保证血压的准确性 E.血压未听清应将袖带内气驱尽后重测
A.减轻疼痛 B.防止呕吐 C.防止污染 D.减少口腔细菌 E.保持细菌活力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点滴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裹好 B.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手指操作 C.用酒精棉球擦拭破裂处 D.立即更换无菌手套 E.立即修补后再使用
A.1500ml B.2000ml C.2500ml D.3000ml E.3500ml
A.门体分流手术 B.原发性肝癌 C.妊娠急性脂肪肝 D.肝硬化 E.严重胆道感染
A.阑尾开口小 B.阑尾淋巴丰富 C.阑尾蠕动慢而弱 D.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 E.阑尾系膜短
A.新生儿 B.6个月以内婴儿 C.6~24个月小儿 D.2~4岁小儿 E.4岁以上
A.<1个月 B.1个月 C.1~3个月 D.>3个月 E.3~5个月
A.染色具有抗酸性 B.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 C.烈日下暴晒1小时可被杀死 D.70%乙醇接触2分钟可杀菌 E.煮沸5分钟能被杀死
A.觅食反射 B.握持反射 C.角膜反射 D.拥抱反射 E.提睾反射
A.1~3天内 B.3--5天内 C.5~7天内 D.7-10天内 E.10~14天内
A.脉压降低 B.收缩压升高 C.主动脉壁变薄 D.周围动脉壁变薄 E.血管软化程度增加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消化系统 D.呼吸系统 E.生殖系统
A.自月经周期第4天起每晚l片 B.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每晚1片 C.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每晚2片 D.连服1个月不能间断 E.若漏服1片于次晨补服2片
A.胆道疾病 B.暴饮暴食 C.创伤因素 D.高脂血症 E.感染因素
A.原暴力作用方向 B.肢体自身重量 C.肌肉牵拉作用 D.固定搬运方法 E.局部加压包扎
A.急性肾小管坏死 B.肾病综合征 C.输尿管结石 D.急性血容量不足 E.过量应用抗生素
A.闭合性气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E.心脏挫伤
A.血液传播 B.虫媒传播 C.飞沫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密切接触传播
A.脓液的性质 B.细菌的种类 C.细菌药敏试验 D.感染的严重程度 E.药物的抗菌谱
A.是否父母有此疾病 B.是否饮酒 C.是否长期接触化工染料 D.是否有膀胱结石史 E.是否有过外伤
A.氯化钙 B.氯化镁 C.氯化钾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A.溶血反应 B.过敏反应 C.发热反应 D.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E.心脏负荷过重
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脾功能亢进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力口 D.血小板缺乏 E.血小板功能障碍
A.术后并发肠瘘 B.术后曾有腹腔内感染 C.早期活动 D.曾有切口感染 E.前列腺肥大
A.会阴伤口感染 B.乳腺炎 C.产褥感染 D.上呼吸道感染 E.乳头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