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系覆盖的范围 B.组织的规模、活动 C.组织的发展规划 D.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性质
A.纠正措施 B.预防措施 C.持续改进 D.创新和重组
A.环境监测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规范 B.环境监测方法规范 C.环境监测数据管理规范 D.环境监测报告
A.污染预防 B.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A.GB/T24001-2016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B.GB/T24001-2016标准提出了环境绩效准则 C.GB/T24001-2016标准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D.GB/T24001-2016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于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A.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负责 B.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 C.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生产和储存装置每二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中的驾驶员、船员、装卸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风能 B.液化石油气 C.水能 D.电力
A.冶金固废 B.化工固废 C.尾矿 D.生活垃圾
A.隔离 B.声源控制 C.传播途径控制 D.接收者防护
A.将固体废物焚烧 B.将固体废物填埋 C.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或缩小体积的方法 D.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的设施或场所中
A.环境因素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B.一项环境因素只能产生一种环境影响 C.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 D.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A.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问题 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 C.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D.风险和机遇
A.医院 B.学校 C.商场 D.科研单位
A.审核的复杂程度 B.所选定的审核方法 C.审核范围和准则 D.法律法规要求
A.六价铬 B.总锌 C.总银 D.烷基汞
A.响应紧急情况的最适当的方法 B.关键人员和教助机构的名录,包括详细的联系方式(例如:消防部门、泄漏清理服务部门) C.现场危险品的类型,如存在易燃液体、贮罐、压缩气体等 D.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A.最高管理者可从战略层面、技术层面或运行层面来建立环境目标 B.“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指环境目标是与最高管理者在环境方针中做出的承诺保持总体协调一致,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 C.环境目标“可度量”表述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度量环境目标,但重要的是组织需能够判定环境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D.不意味着必须针对每项重要环境因素建立一个环境目标
A.在产品开发阶段选用低毒低害的材料 B.将污水排放到地下水中 C.在办公走廊安装声控的节能灯 D.将生活垃圾运到填埋场
A.所处的环境 B.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C.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D.合规义务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