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关税 B.房产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A.行改单位的年报按照“资+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等式编排 B.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应于每月未、季末、年末编制 C.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D.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改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表
A.严格进行交易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 B.对公众披露投资企业信息 C.履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义务 D.按照规定报送信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公正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公平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稳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A.运用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运用消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C.运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D.运用生产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A.物品和服务平采购支出 B.工程采购支出 C.零星支出 D.工资支出
A.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B.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D.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A.美国1890~1955年 B.德国1905~1965年 C.英国1890~1955年 D.法国1905~1965年
A.相关系数 B.标准分数 C.方差 D.偏态系数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B.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A.新要约 B.部分无效承诺 C.要约邀请 D.有效承诺
A.5 B.8 C.6 D.0
A.购买钢笔和获赠墨水的行为均有效 B.购买钢笔和获赠墨水的行为均无效 C.购买钢笔的行为无效,但获赠墨水的行为有效 D.购买钢笔的行为有效,但获赠墨水的行为无效
A.操作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信用风险 D.市场风险
A.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B.产品等级 C.所属行业 D.产品类型
A.汇票 B.仓单 C.债券 D.不动产权属证书
A.50% B.95% C.68% D.99%
A.后转 B.前转 C.税收资本化 D.消转
A.MV=PT B.π=(K×Y)/M C.L=L1(Y)+L2(i) D.M/P=f(Yp,W;rm,rb,re,1/pdp/dt;μ)
A.提存 B.混同 C.抵消 D.免除债务
A.偏好的可传递性假定 B.边际效用递减的假定 C.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D.偏好的完备性假定
A.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B.利用样本信息验证总体假设 C.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D.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A.平均成本 B.时间成本 C.净收益 D.期望净收益
A.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出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B.金融危机会使一国家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但不会导致金融市场崩溃 C.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的特点 D.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经遭受过金融危机的侵袭
A.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配置最优 B.当市场价格稳定时资源配置最优 C.当信息传递有效时资源配置最优 D.当市场有效需求得到满足时资源配置最优
A.企业的总成本由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 B.隐成本是指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C.企业的经济利润包括正常利润 D.隐成本是指企业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
A.纳税人能否确定 B.纳税环节能否确定 C.税负能否转嫁 D.计税依据能否确定
A.政治人谋求的是公众利益最大化 B.政治场景中的个人与市场环境中的个人一样,都是自利、理性和效用最大化者 C.所有政客、官僚、待议者都关注公众利益 D.政治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A.真实可靠 B.编报及时 C.全面完整 D.便于理解
A.在较低的税率区间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降低而增加 B.税率的提高不会对劳动供给产生负激励 C.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一直增加 D.在高的税率区间内,税收收入将税率的增加而降低
A.农林水支出 B.商品和服务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住房保障支出
A.企业境外存款 B.居民本币存款 C.外汇储备 D.企业本市存款
A.回归分析 B.参数估计 C.描述统计 D.假设检验
A.在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在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C.在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D.在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利用样本数据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达式是()。
A.A B.B C.C D.D
A.一般来说,外汇储备在一国的非黄金储备中占比最小 B.一般来说,一国可通过储备货币多样化来减少外汇储备风险 C.一国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D.外汇储备只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A.三分之一以上 B.全体 C.三分之二以上 D.过半数
A.收费公路 B.国防 C.医疗卫生服务 D.保障性住房
A.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B.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C.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D.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A.借方记录增加额,期末余额在贷方 B.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 C.借方记录减少额,贷方记录增加额 D.借方记录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
A.半强型效率 B.弱型效率 C.强型效率 D.零型效率
A.就业弹性 B.就业系数 C.就业增速 D.就业比率
A.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就是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 C.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A.按照流动性进行排列,流动性强的排在后面 B.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后到期的排在前面 C.按照流动性进行排列,流动性强的排在前面 D.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排在前面
A.就学率 B.人口出生率 C.失业率 D.城镇化率
A.食盐 B.住房 C.高尔夫球杆 D.面粉
A.一致性 B.有效性 C.无偏性 D.稳定性
A.庇古 B.魁奈 C.威廉·佩蒂 D.西斯蒙第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总资 D.资本收益率
A.弹力性 B.独占性 C.存续性 D.全面性
A.总体 B.样本 C.抽样单元 D.抽样框
A.1281% B.1.77% C.112.81% D.101.77%
我国2011-2016年期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的时间顺序如下: 按时间序列的分类,该时间序列属于()。
A.平均数时间序列 B.时点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期序列
A.效用具有客观的标准 B.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 C.基数效用论是基于无差异曲线产生的理论 D.边际效用递增是一个普遍趋势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 C.生产者均衡理论 D.股东利益最大化
A.甲乘乙父母重病急需用钱而低价购买乙的房屋的合同 B.甲误将乙认作丙而与之订立的合同 C.甲与乙为逃避国家税收隐瞒真实情况虚假签订的合同 D.甲欺骗乙称房屋具有学区指标而签订的合同
A.现行价格 B.基期价格 C.平准价格 D.不变价格
A.该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B.该曲线是一条折弯线 C.该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D.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A.3个月 B.1个月 C.6个月 D.1年
A.离散系数 B.相关系数 C.偏态系数 D.标准分数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先履行抗辩权 C.法定解除权 D.不安抗辩权
A.5 B.13 C.1 D.3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
A.财政部门 B.社会所有的部门或机构 C.政府及其财政部门 D.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
A.虚假宣传行为 B.诋毁商誉行为 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D.假冒行为
A.货币流动的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B.“流动性偏好”决定货币需求 C.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 D.货币供求的数量决定货币的价值
A.M/P=f(Yp;W;im,ib,ie;1/p·dp/dt;μ) B.MV=PT C.L=L1(Y)+L2(i) D.π=(K×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