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当地人民法院 B.当地中级人民法院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当地劳动行政部门
A.遵纪守法,严谨求实 B.以人为本,客观公正 C.积极主动,热情服务 D.和谐至上,合作共赢
A.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B.职工请事假累计1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C.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1个月以上的 D.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A.乡 B.区 C.县级以下 D.省
A.由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兼任 B.由用人单位聘用专业人员担任 C.由领导从员工中指定 D.由职工选举产生
A.不能把当事人当作服务对象 B.客观公正,不做当事人的“代理人” C.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随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D.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办事不拖延
A.考核制度 B.招标制度 C.培训制度 D.薪酬制度
A.10;10;10% B.15;15;20% C.20;20;10% D.30;30;20%
A.未成年工 B.女职工 C.哺乳期女职工 D.怀孕初期女职工
A.工作日延长劳动时间 B.休息日劳动且不能安排同等时间补休 C.在五一节当天劳动 D.在中秋节当天劳动
A.员工申诉通常分为个人申诉和集体申诉 B.个人申诉多是由于管理方对员工进行惩罚引起的纠纷,通常由工会提出 C.集体申诉是为了集体利益提起的政策性申诉 D.集体申诉通常是工会针对管理方违反协议条款的行为提出的
A.10 B.12 C.15 D.20
A.成本较高 B.选择范围广 C.方便快捷 D.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A.公示 B.解释 C.通知 D.培训
A.A公司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决定在现有200名员工中裁减15人。A公司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通知了员工本人,随后依法办理了离职手续 B.小李已在B公司工作了十年,由于晋升无望,遂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在向部门负责人提出口头辞职后的第二天,小李就离开了公司 C.老王今年57岁,在C公司工作了30年,近期公司更新了生产设备,经多次培训后,老王仍然无法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公司向老王额外支付了一个月工资和相应的经济补偿后,解除了与老王的劳动合同 D.孕妇小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公款数百万元,公司依法履行相关程序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仲裁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B.提出仲裁申请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申请人的资格 C.仲裁申请人的工作水平 D.是否在仲裁申请的时效期间之内
A.委托——委托 B.委托——受托 C.受托——受托 D.委托——代理
A.10日内 B.15日内 C.1个月内 D.3个月内
A.3 B.6 C.9 D.12
A.公有制企业 B.私有制企业 C.混合所有制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A.10日 B.15日 C.30日 D.45日
A.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的 B.用人单位以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C.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A.起草——审核——通过——公示 B.起草——讨论——通过——公示 C.起草——通过——讨论——公示 D.讨论——起草——通过——公示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A.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B.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5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C.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D.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应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A.劳动者的有效身份证号码 B.社会保险条款 C.劳动保护条款 D.竞业限制条款
A.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B.试用期结束之日 C.劳动合同约定之日 D.用工之日
A.企业领导人员工资 B.企业兼并方案 C.企业大宗物资采购供应 D.集体合同的签订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人民法院 D.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A.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B.劳动规章制度完全由用人单位单方面制定,是用人单位决策层意志的体现 C.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 D.劳动规章制度并不完全由用人单位单方制定,而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确定
A.在仲裁庭组成之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对仲裁员进行审查,要求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仲裁员进行回避 B.回避分为仲裁员主动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两种 C.当事人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D.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其授权的办事机构负责人决定
A.劳务合同 B.劳动合同 C.劳务用工协议 D.劳务外包合同
A.1 B.5 C.7 D.10
A.予以保留 B.予以取消 C.重新选举 D.自行终止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动行政部门
A.国家级 B.省级 C.地市级 D.区县级
A.5% B.10% C.20% D.30%
A.80% B.50% C.60% D.90%
A.国家级劳动标准 B.行业级劳动标准 C.地方级劳动标准 D.企业级劳动标准
A.5 B.10 C.15 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