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销售收入 B.销售成本 C.销售利润 D.税后利润
A.雇主理事会 B.雇主协会 C.规模以上企业协会 D.行业协会
A.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企业管理 C.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 D.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A.法定义务 B.可转移义务 C.约定义务 D.附随义务
A.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标准 B.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 C.劳动合同约定丰润劳动标准 D.《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标准
A.权利争议 B.利益争议 C.劳动争议 D.集体劳动争议
A.安全培训制度 B.倒班和轮休时间 C.裁员程序 D.生产流程
A.调查阶段 B.规划阶段 C.描述阶段 D.运用阶段
A.行政 B.工会 C.党政 D.董事会
A.建立企业申诉处理制度,应寻求公司决策层的支持以及主管部门的配合 B.应建立受理申诉的企业机构 C.应查明申诉事项,依规定进行处理并回复申诉者 D.严禁越级申诉
A.坚持讨论 B.暂时休会 C.制止对方 D.离席而去
A.职务分析标准 B.薪酬标准 C.人员选拔标准 D.考核标准
A.集体协商也称集体谈判 B.政府是集体协商的主体之一 C.结体协商可以克服个别劳动关系的失衡状态 D.集体协商是构筑理想劳动关系的基础
A.依照 B.参考 C.依据 D.参照
A.要式合同 B.非要式合同 C.单务合同 D.无偿合同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A.工作业绩 B.工作行为 C.工作质量 D.工作态度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2周到3周
A.执行和解实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就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一种活动 B.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如果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C.和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替代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 D.一方当事人不按和解协议履行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回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A.未成年就业人口 B.求业人口 C.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求学人口 D.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社会劳动人口
A.基于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B.本年度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C.本年度工资增长建议 D.实现最低工资的相关措施
A.公司总部所在地 B.企业产品生产地 C.拉动合同签署地 D.劳动合同履行地
A.审议建议权 B.审计权 C.审议决定权 D.评议监督权
A.西方市场经济国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 C.中国 D.发展中国家
A.股份期权 B.销售奖金 C.项目浮动奖金 D.年度奖励
A.公司董事长推荐 B.企业全体职工民主选举 C.工会主席推荐 D.总经理任命
A.一年 B.六个月 C.三年 D.两年
A.因签订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不能申请仲裁 B.因履行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可以申请仲裁 C.驻市的中央直属企业因集体合同引发争议的,由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D.因签订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由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方面协调处理
A.社会保险参加和缴费的义务 B.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的义务 C.告知派遣协议内容的义务 D.劳动报酬支付义务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A.非经常性的特殊职责 B.家庭背景 C.外部和内部交往 D.工作条件
A.等于 B.优于 C.不低于 D.相当于
A.职工董事任职期间,公司不得因其履行董事职务的原因降职减薪 B.职工董事与其他董事一样领取董事薪酬或津贴 C.职工董事与职工监事履行其职责时的出差、办公等有关待遇参照其他董事执行 D.职工董事代表职工参加董事会行使职权,享有与公司其他董事同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A.企业技术 B.企业规模 C.企业人员 D.企业财力
A.企业决策层 B.中层管理部门 C.基层部门 D.工会
A.网络招聘 B.广告媒介招聘 C.下岗人员重新招聘 D.员工推荐计划
A.反诉成立可以抵消、存并本诉请求 B.反诉成立将影响本诉的成立 C.反诉应当在本诉起诉以后,法庭辩论终结前向受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起 D.反诉与本诉在诉讼标的或理由上相互牵连
A.一年免征两年减半 B.三年免征两年减半 C.四年免征五年减半 D.两年免征三年减半
A.劳动行政部门 B.基层党组织 C.本单位上级主管 D.单个雇主或雇主组织
A.企业一方 B.全体职工 C.工会会员 D.企业与职工双方
A.津补贴保障 B.福利保障 C.最低生活保障 D.最低工资保障
A.30日;15日 B.30日;30日 C.15日;15日 D.15日;20日
A.30万元 B.150万元 C.50万元 D.200万元
A.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B.企业兼并、破产方案 C.企业核心技术信息 D.重大技术改造方案
A.社会检举 B.社会监督 C.社会竞争 D.社会控制
A.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C.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D.劳动者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社会保险待遇发生的争议
A.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基本依据之一 B.企业有义务向劳动者公开劳动规章制度 C.企业规章制度的变更,对依照规章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当然有效 D.如果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按照劳动者失误请求适用
A.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B.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C.劳动者主动提出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 D.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或第四十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A.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 B.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C.不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信息也可能是商业秘密 D.商业秘密是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
招聘录用的正确程序为() (1)人力需求诊断 (2)定制招聘计划 (3)招聘测试与面试 (4)发布招聘信息 (5)试用员工上岗试用 (6)录用人员岗前培训
A.(1)-(2)-(3)-(4)-(5)-(6) B.(2)-(1)-(4)-(3)-(5)-(6) C.(1)-(2)-(4)-(3)-(6)-(5) D.(4)-(1)-(2)-(3)-(5)-(6)
A.每年 B.二年 C.三年 D.半年
A.座谈 B.约谈 C.磋商 D.协商会议
A.保密事项 B.培训事项 C.福利待遇事项 D.劳动合同期限
A.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故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断 B.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法定代理人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C.原告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席的,可以缺席判决 D.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效力相同
A.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厂务公开的事项要求不同 B.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选择不公开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管理重大决策方案 C.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企业工会主席是实行厂务公开的责任人 D.集体企业依照《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行民主管理
A.岗位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 C.福利工资制 D.结构工资制
A.集体合同 B.规章制度 C.劳动合同 D.依据劳动者的请求
A.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不得约定试用期 B.不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可以约定试用期 C.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可以约定试用期 D.不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
A.双方签订了一个不少于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双方签订了一个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双方签订了一个期限为六个月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双方签订了一个试用期为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
A.级别管辖 B.指定管辖 C.属地管辖 D.特别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