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强屋盖的整体刚性 B.保证屋架的侧向稳定 C.增强厂房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把各种纵向水平力有效地传给基础 D.加强屋盖结构在横向水平面内的刚度,使横向水平荷载沿纵向分布
A.整体刚性好 B.抗震性能差 C.防水性能好 D.结构布置灵活
A.当τ2/τ1>-2时,可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B.当τ2/τ1≤1时,不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C.当τ2/τ1≥3时,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D.当2<τ2/τ1<3,宜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A.需要设置较多内柱 B.能跨越较大空间 C.适用于中小礼堂、餐厅以及公共建筑的门厅 D.用钢量和造价较高
A.荷载由板直接传至柱或墙 B.能够使房间净空高,通风采光好 C.施工时支模复杂 D.用钢量较大
A.屋盖自重 B.积灰荷载 C.雪荷载 D.风荷载
A.1、2、4跨 B.1、2、3跨 C.1、3、5跨 D.2、3、4跨
A.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 B.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结构构件,如水池池壁 C.处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较大强度储备的结构构件 D.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
A.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 B.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 C.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 D.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
A.屋面板 B.牛腿 C.托架 D.横向排架
A.基础底面 B.基础顶面 C.地基底面 D.地基顶面
A.圈梁 B.连系梁 C.过梁 D.基础梁
A.屋面均布活荷载 B.雪荷载 C.积灰荷载 D.地震荷载
A.当0.1<a/h0≤0.75时 B.当a/h0≤0.1时 C.当0.75<a/h0≤1时 D.当a/h0>-1时
A.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B.纵向框架承重体系 C.斜向框架承重体系 D.混合承重体系
A.现浇框架 B.预制装配式框架 C.现浇预制框架结构 D.钢框架结构
A.I0 B.1.2I0 C.1.5I0 D.2I0
A.等于1 B.低于1 C.低于3 D.超过3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A.1.25H和1.0H B.1.0H和1.25H C.1.5H和1.25H D.1.25H和1.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