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春运:正在消失的记忆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叶伟民2012-01-19
绿皮车拖着复杂记忆,已在中国大地行驶了近60年,2012年,将很有可能是它们的最后一次服役春运。
梦想的方舟
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火车几乎是中国人唯一一的远行工具,5万公里的铁路像毛细血管般连通着空间人心。那时候的火车都是绿色的,源自计划经济时期对苏联忠诚的模仿,同时也是一种战时审美遗留,“绿皮车”的称谓由此而来。
在1980年代的官方语境里,火车代表着希望和力量。这样的形象不时在小学课本.人民币.挂历或政治宣传画里得到强化,最终凝固成工业精神的象征和写照。挥汗如雨的司炉工是劳模的常见形象,伸出半个身子手搭凉棚远眺的火车司机也成为祖国开拓者的化身。就连时代的英雄--如欧阳海.周云成和戴碧蓉等的事迹也与火车相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新气象激发着每一个中国人,包括作家王蒙。1980年,他完成了首部意识流小说《春之声》.故事发生在春节前夕一辆绿皮闷罐子车上,主人公是一位访德归来的工程师岳之峰。车上的世界是文革后中国社会的缩影,有埋怨的妇女.自私的乘客.卑劣的盗贼,也有隐忍的老农.尽职的警察和上进的学生。
个性也正在觉醒。当美国人保罗在绿皮车上饶有兴致地观察他的“火车中国”时,一位叫周云蓬的东北少年也独自踏上了人生的第一次旅程。他已经失明7年了,但仍心怀梦想。他拄着棍子,上了一辆开往天津的绿皮火车,在钢轮与铁轨撞击的隆隆声中喝了几口散装啤酒,感觉“世界就成了我哥们”。
但这个浪漫年代却易碎而短暂。随着经济大潮的快速兴起,理想在与现实的较量中最终败下阵来。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随之盛行,开启了烦嚣而光怪陆离的下一个十年。
绿色在消失
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封闭已经成为过去。新型生产方式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离开故土,涌进沿海繁荣的工厂,影响深远的“民工潮”由此发轫。每年春天,他们汇集南下,岁末回流,铁路则是其最主要的通行路径。
1980年,现在意义上的“春运”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通讯稿上。1987年,历史上第一个春节民工返乡潮出现并迅速席卷全国,平均每天有70万人站着返乡。曾有记者数过人头,在一辆喘息前行的绿皮车里,平均30平方米的空间里竟塞了近300名农民工,他们顶着化肥袋,背靠背站着睡觉。
历史资料显示,198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是5万多公里,而至1990年代末才增长1万多公里,人均不足一根烟长。但更致命的是车速,1990年代中前期,绿皮车的平均不足50公里的时速,严重制约了蓬勃的工业物流和客运。
周云蓬至今仍记得在蜗牛般的绿皮车上吃过的苦头。那时候他已经大学毕业了,准备到云南流浪。那时候北京到昆明需要五十多个小时,他只坚持了一半就崩溃了。他蜷缩在车厢过道,任凭餐车和上完厕所的人踩着他的长发。
告别上一个十年的朦胧,1990年代中国的主题是发展和追赶,而且做得相当成功。她以极短的时间摇身变为这颗星球上最受瞩目的经济明星。但问题也不少,例如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铁路运输业长期落后于社会生产需求。
铁路变革首先从“颜色”开始。缓慢而沉重的绿皮车被视作负累和瓶颈。1990年代初,一种橘红色的25型客车面世,它定员更多,舒适安静,还带有空调,很快就在主干线上取代了绿皮车的地位。
硬件的成熟加剧了对速度的诉求。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列车时速达到120公里以上。这一年广州铁路售票开始采用电脑客票系统,全国春运期间增设的临客也取消了棚代客列车。
绿色车消失的速度在21世纪初就已非常明显。几乎所有干线上已经不见了它们的踪影,只在少数支线和短途线路中仍保留。现在,北京的绿皮火车只剩下不足10对,运行在浙江铁路线上的绿皮车只剩下总客车量的十分之一,而南京.青岛等城市则将彻底告别它们。
2000:300
1997年后,中国铁路又经过了5次大提速,进入了高铁时代。2007年,第一辆“和谐号”在广深段下线,时速200公里,但仅仅3年后,国产新一代动车就以486公里时速刷新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纪录。
但这并非都是好事。对农民工来说,他们更关心火车票的价格。2010年12月,成都到北京上海动车组票价发布,最高突破2000元。另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400万农民工中,平均购票意愿只是“不超过300元”。
将消失的不只是绿皮车
绿皮车仍在不断减少,由此激发的供需矛盾让归途变得不那么平坦。
陪伴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绿皮车正加速驶向其历史归宿处,同时也幻化成一一种记忆和情怀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当“京沪线”.“济乌线”和“济哈线”等历史悠久的绿皮车相继停运时,总会引起强烈的不舍和怀念。火车迷和老乘客自发汇聚于车站,和列车合影,和乘务员合影,人们互相不认识,那一刻却有千言万语。
“动车化.高铁化已经成了中国铁路发展的趋势”,上海铁路局一位人士说,“不仅是绿皮车,以后可能连空调列车也会消失了。”
(全文略有删节)

这是一篇诗化的经济观察随笔,请分析
(一)本文使用了哪几种报道手法;
(二)本文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延伸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参考答案:丹尼尔·威廉森在《特写写作技巧》一书中谈到,“无论在选择文章主题时,还是写文章时,聚焦都是关键...
6.多项选择题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

A.这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
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
C.研究者受新闻作品的制约
D.研究者个人能力有较大差异
E.研究者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影响

7.多项选择题西方新闻界认为“硬新闻”的主要特点包括()

A.趣味性强
B.时效性强
C.重要性强
D.服务性强
E.语气生硬

8.多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

A.《上海严寒》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C.《日本签字投降》
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9.多项选择题新闻作品研究坚持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应当防止的错误倾向有()

A.唯形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E.意志论

10.多项选择题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有()

A.准确严谨
B.鲜明生动
C.简练明白
D.专业性强
E.诙谐幽默

相关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