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闲暇时间 B.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C.工作时间 D.必须支付的时间
A.企业的产品推销 B.企业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状况 C.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D.企业生产前的决策
A.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B.劳动生产率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 D.人工成本统计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工作定额 D.劳动定额
A.制度工日数 B.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A.1~4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A.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C.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A.产品定额制定规模的指标 B.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 C.产品定额制定方法的指标 D.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
A.身份、职业 B.学习专业 C.培训方式 D.培训程度
A.劳动后备培训 B.现场培训 C.自学考试 D.继续教育
A.技术措施费用越少越好 B.两者总和最低 C.技术措施费用越多越好 D.事故损失金额越少越好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D.按计酬方式不同
A.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纠纷 B.职工与本企业之外的单位发生纠纷 C.职工与本单位之外的个人发生纠纷 D.职工之间发生的争议或纠纷
A.1/3以上 B.1/2以上 C.大多数 D.2/3以上
A.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后一天的人数计算 B.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当天的人数计算 C.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D.不计算
A.统计报表 B.统计台账 C.原始记录 D.财务报表
A.重要程度顺序 B.时间顺序 C.制作难易程度顺序 D.工作顺序
劳动生产率的结构组成指数是()
A.A B.B C.C D.D
A.前者是按劳动成果分配,后者是按需要分配 B.前者是按需要分配,后者是按劳动成果分配 C.两者都是按劳动成果分配 D.两者都是按需要分配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A.总和因素分析法 B.连乘因素分析法 C.差额因素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A.在-1到0之间 B.在-0.99至0.99之间 C.在0到1之间 D.在-1到1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