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起讫桩号为K12+200~K27+700,路基设计宽度为24Smo纵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填半挖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其中K12+200~K15-600段穿越农田,其间经过几条农用灌溉水渠,水渠的平均宽度约3m,渠底淤泥底标高比农田软土底标高平均低约1.7m渠位均设通洞,通底处理依照设计;结合地质情况,农田软土层平均厚度125m,最深不超过3mo由于地方交通道路等级较低,农用水田、旱地宝贵,因此合同约定不许外借土方填筑路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全路段原材料情况及KI2+200~K15+600段软土厚度,采用了垫层和浅层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治。
事件二: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经核对设计文件,发现本合同段路基填方总里约35万m3,最大填方高度4.3m主要集中在K12+200~K15+600;路基挖方总里约9.7万m3,主要集中在K18+315~K21+035,开挖深度085m~15.7m山体除少里风化表层外均为硬质石灰岩。
事件三:经现场勘查并查阅图紙,发现K20+223~K20+550为全断面挖方段,最大垂直挖深s8m,K20-550~K21+035为半填半挖段,最大挖深15.7m;为减少征地并能维持路基稳定,在半填段设计了较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它主要依靠圬工墙体的(A)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
事件四:两隧道的主要穿越区段均无明显溶洞,岩石为较坚硬石灰岩,岩体较破碎,属I级围岩段。施工单位在修筑填石路堤时,将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台阶,分别为:在路基面以下(B)m为第一级台阶、(B)m~1.5m为第二级台阶,1.5m~(C)m为第三级台阶。(C)m以上为第四级台阶。
事件五:施工单位在本工程路基填筑时采用了自重15t的振动压路机。
压路机宜选用自重孙于18t的振动压路机。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三级公路,公路起讫桩为Ko+000~K12+300,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图中未采用硬化处理,在沥青混凝t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之间设置下封层。项目地处丘陵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其中K2+000~K2+600为滑坡地段,该地段多为破碎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路线在滑坡地段以挖方形式通过,经挖方卸载后进行边坡防护。
施工单位对滑坡地段施工编制”了滑坡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滑坡监测方案,通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i和有关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事件二:滑坡地段采用挖方卸载的防治措施,对该地段边坡采用锚杆加钢筋网再加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
事件三:施工单位对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做了如下处理:①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②当基层表面出现小坑槽时,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当基层表面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清除掉该范围内全部基层重新铺装。
事件四: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会同相关资料检验人员对基层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等项目进行了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