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山区5X40m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公路简支T粱桥,2019年3月25日开标,2019年4月12日下发中标通知书,某承包商以2580万元价款中标。该桥粱整体处于3.0%的纵曲线上,单幅桥设计横坡为2.0%,桥两端为重力式桥台,中间墩为桩柱墩,桥台、墩身盖粱与T梁之间设置板式橡胶支座,该桥立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桥在桥台处设置80mm钢制伸缩缝。T梁单片梁重120t,预制梁采用龙门吊调运,架桥机架设。合同中约定,工程价款采用价格指数调价公式按月动态结算,月底计量当月完成的工程量,于第2月中旬支付。合同履行期间,以基本价格指数为基础,部分材料(钢材、水泥、砂、碎石)价格指数涨幅超过土5%,其风险由业主承担,超过部分据实调整;未超过土5%其风险由承包商承担,不予调整材料价差。除以上4种材料外,其余因素均不调整价差。基本价格指数为投标截止日前一一个月价格指数,现行价格指数为工程实施月价格指数,均以工程所在地省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价格指数为准,不同规格的同种材料价格指数取平均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编制了T梁运输与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后实施。
事件二:本桥T梁采用C50混凝土,低松弛钢绞线,夹片式锚具。施工单位在T梁预制、张拉施工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1)T梁预制台座设置了反拱值。
(2)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作为预应力筋施加怅拉条件。
(3)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3δcon(持荷5min锚固)
(4)由于设计未规定,预应力张拉时要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75%。
(5)施工单位采取在模板制造时设置模板横坡的方式对T梁进行横坡调整。
事件三:预制施工时,施工单位对梁长、梁端竖直度参数进行严格控制,T梁安装严格按放样位器进行。T梁安装完成后,发现梁端顶面与桥台台背之间间隙在20~30mm之间,小于伸缩缝安装间隙要求。经检验,预制T梁和台背各项检验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排除施工误差对梁端顶面与台背间隙的影响。施工单位采取调整支座垫石倾斜度、支座倾斜安装的做法弥支座垫板未作调坡处理的缺陷。
事件四:2019年6月中旬承包商向业主申请支付工程进度款,按投标报价计算工程进度款为150万元(未调材料价差),合同中约定的调价公式中定值权重为(A),可调差材料权重与价格指数如表5所示。
表5可调差材料权重与价格指数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三级公路,公路起讫桩为Ko+000~K12+300,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图中未采用硬化处理,在沥青混凝t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之间设置下封层。项目地处丘陵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其中K2+000~K2+600为滑坡地段,该地段多为破碎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路线在滑坡地段以挖方形式通过,经挖方卸载后进行边坡防护。
施工单位对滑坡地段施工编制”了滑坡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滑坡监测方案,通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i和有关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事件二:滑坡地段采用挖方卸载的防治措施,对该地段边坡采用锚杆加钢筋网再加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
事件三:施工单位对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做了如下处理:①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②当基层表面出现小坑槽时,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当基层表面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清除掉该范围内全部基层重新铺装。
事件四: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会同相关资料检验人员对基层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等项目进行了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