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针对事件5,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请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答案: 为防止事件5再次发生需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
(1)爆破设计参数需进一步优化;
(2)需对爆破体进行覆...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分别给出表1中A、B和C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答案:

表中所代表的观测频次:A为1次/3d、B为1次/2周、C为1次/3月。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针对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需对截水沟进行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并安排专人经常检查排水情况;<...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针对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
(2)观测断面间距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2)边桩侧向...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繁忙干线铁路增建二线隧道工程,长度4500m,起讫里程为DK85+000~DK89+500,位于西南多雨山区。新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净间距为7~30m。经调查,营业线经过近三十年运营,营业线隧道存在衬砌厚度不够、拱墙背后局部脱空、拱墙有裂缝和局部剥落等病害。新建隧道所穿地层为Ⅳ、Ⅴ级软弱围岩,岩溶发育,有5条富水断层,洞口上方存在较厚松散坡积体。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洞口施工技术交底书,主要内容有:洞口边仰坡防护、超前支护、洞口开挖和锚喷支护。经项目总工审查,发现缺少一些关键内容,退回工程部补充完善。 事件2:项目经理部计划在新建隧道完工后,对营业线隧道与既有线路一起加固和大修。4月1日上午8时,新建隧道进行开挖爆破施工,营业线隧道拱顶发生掉块,砸到正通过该隧道的一列货车,导致该货车5节车辆脱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果断设置防护,并自行组织救援;8时15分,铁路运营部门发现线路中断,立即通知本单位铁路救援队赶往现场救援;铁路救援队于9时20分赶到事发地点,13时50分,脱轨货车拖离现场,14时20分,另一货车限速慢行通过事发地段,随后逐渐恢复正常运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50万元。根据背景资料,列出本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重大危险源。

答案:

本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重大危险源:营业线运营安全、隧道坍塌、突泥突水、泥石流、隧道爆破。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繁忙干线铁路增建二线隧道工程,长度4500m,起讫里程为DK85+000~DK89+500,位于西南多雨山区。新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净间距为7~30m。经调查,营业线经过近三十年运营,营业线隧道存在衬砌厚度不够、拱墙背后局部脱空、拱墙有裂缝和局部剥落等病害。新建隧道所穿地层为Ⅳ、Ⅴ级软弱围岩,岩溶发育,有5条富水断层,洞口上方存在较厚松散坡积体。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洞口施工技术交底书,主要内容有:洞口边仰坡防护、超前支护、洞口开挖和锚喷支护。经项目总工审查,发现缺少一些关键内容,退回工程部补充完善。 事件2:项目经理部计划在新建隧道完工后,对营业线隧道与既有线路一起加固和大修。4月1日上午8时,新建隧道进行开挖爆破施工,营业线隧道拱顶发生掉块,砸到正通过该隧道的一列货车,导致该货车5节车辆脱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果断设置防护,并自行组织救援;8时15分,铁路运营部门发现线路中断,立即通知本单位铁路救援队赶往现场救援;铁路救援队于9时20分赶到事发地点,13时50分,脱轨货车拖离现场,14时20分,另一货车限速慢行通过事发地段,随后逐渐恢复正常运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50万元。根据事件1,补充洞口施工技术交底书缺少的关键内容。

答案: 洞口施工技术交底书缺少的关键内容:营业线防护、洞口截排水。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繁忙干线铁路增建二线隧道工程,长度4500m,起讫里程为DK85+000~DK89+500,位于西南多雨山区。新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净间距为7~30m。经调查,营业线经过近三十年运营,营业线隧道存在衬砌厚度不够、拱墙背后局部脱空、拱墙有裂缝和局部剥落等病害。新建隧道所穿地层为Ⅳ、Ⅴ级软弱围岩,岩溶发育,有5条富水断层,洞口上方存在较厚松散坡积体。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洞口施工技术交底书,主要内容有:洞口边仰坡防护、超前支护、洞口开挖和锚喷支护。经项目总工审查,发现缺少一些关键内容,退回工程部补充完善。 事件2:项目经理部计划在新建隧道完工后,对营业线隧道与既有线路一起加固和大修。4月1日上午8时,新建隧道进行开挖爆破施工,营业线隧道拱顶发生掉块,砸到正通过该隧道的一列货车,导致该货车5节车辆脱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果断设置防护,并自行组织救援;8时15分,铁路运营部门发现线路中断,立即通知本单位铁路救援队赶往现场救援;铁路救援队于9时20分赶到事发地点,13时50分,脱轨货车拖离现场,14时20分,另一货车限速慢行通过事发地段,随后逐渐恢复正常运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50万元。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规定》,指出事件2中的事故等级,并说明理由。

答案: 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规定》判定事件2为较大事故。因为此事故中断繁忙干线行车6h20min,而大于6h以上...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繁忙干线铁路增建二线隧道工程,长度4500m,起讫里程为DK85+000~DK89+500,位于西南多雨山区。新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净间距为7~30m。经调查,营业线经过近三十年运营,营业线隧道存在衬砌厚度不够、拱墙背后局部脱空、拱墙有裂缝和局部剥落等病害。新建隧道所穿地层为Ⅳ、Ⅴ级软弱围岩,岩溶发育,有5条富水断层,洞口上方存在较厚松散坡积体。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洞口施工技术交底书,主要内容有:洞口边仰坡防护、超前支护、洞口开挖和锚喷支护。经项目总工审查,发现缺少一些关键内容,退回工程部补充完善。 事件2:项目经理部计划在新建隧道完工后,对营业线隧道与既有线路一起加固和大修。4月1日上午8时,新建隧道进行开挖爆破施工,营业线隧道拱顶发生掉块,砸到正通过该隧道的一列货车,导致该货车5节车辆脱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果断设置防护,并自行组织救援;8时15分,铁路运营部门发现线路中断,立即通知本单位铁路救援队赶往现场救援;铁路救援队于9时20分赶到事发地点,13时50分,脱轨货车拖离现场,14时20分,另一货车限速慢行通过事发地段,随后逐渐恢复正常运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50万元。为了防止事件2中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哪些施工安全措施?

答案: 防止事件2中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施工安全措施:
(1)先加固营业线隧道,后新建隧道施工;
(2)新建...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逐条判断事件1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如做法错误,请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逐条判断事件1的做法:
(1)不正确。应编制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除报集团公司审批外,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针对表3,分别指出Ⅳ级围岩和Ⅴ级围岩施工段控制进度的作业名称。

答案:

表3中施工段控制性的作业名称:Ⅳ级围岩段为仰拱施工,Ⅴ级围岩段为洞身开挖。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针对事件2,给出2#隧道进口作业面Ⅳ级围岩段洞身开挖工作所需的最短施工天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答案:

2#隧道进口作业面Ⅳ级围岩段洞身开挖工作所需的最短施工天数为:293d。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针对事件3,分别列式计算2013年2季度水泥和钢筋的可调整价差(不含税金)。

答案: 分别列式计算2013年2季度水泥和钢筋的可调整价差(不含税金):
(1)水泥价差为:[390-360×(1+5...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针对事件4,指出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施工原因。

答案: 事件4中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施工原因:
(1)初期支护表面涌水未及时进行注浆堵水处理,造成围岩水浸压力增大;...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针对事件5,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请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答案: 为防止事件5再次发生需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
(1)爆破设计参数需进一步优化;
(2)需对爆破体进行覆...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单线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工程范围包括:线下工程起讫里程为DK43+000~DK60+500;铺架起讫里程为DK43+000~DK198+500。线下工程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建线路自既有车站引出后与既有进港线交叉,施工时需要对进港线进行改建,改建施工期间既有线路保持运营。
路基土石方共78万m3,施工期间经过一个雨季。图2中Q1路堑为膨胀土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基床需要换填。Q1路堑施工原则为:快速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
桥梁共2座,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2m,地质主要是中风化和弱风化岩层,桩长15~18m,施工单位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进行施工。1#桥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桥上部结构为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单位针对现浇梁支架编制的施工方案为:
(1)箱梁的模板与脚手架不得相连;支架预压加载应按照对称原则一次集中加载。
(2)支架预压时要进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近邻结构物变形;位移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横梁跨中位置。
隧道1座,采用进口、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如图3所示。

根据背景资料,给出Q1路堑段合理的施工措施。

答案: Q1路堑段合理的施工措施:
(1)开挖施工宜安排在旱季;
(2)进行截排水沟的施工,开挖区域禁止一切...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单线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工程范围包括:线下工程起讫里程为DK43+000~DK60+500;铺架起讫里程为DK43+000~DK198+500。线下工程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建线路自既有车站引出后与既有进港线交叉,施工时需要对进港线进行改建,改建施工期间既有线路保持运营。
路基土石方共78万m3,施工期间经过一个雨季。图2中Q1路堑为膨胀土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基床需要换填。Q1路堑施工原则为:快速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
桥梁共2座,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2m,地质主要是中风化和弱风化岩层,桩长15~18m,施工单位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进行施工。1#桥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桥上部结构为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单位针对现浇梁支架编制的施工方案为:
(1)箱梁的模板与脚手架不得相连;支架预压加载应按照对称原则一次集中加载。
(2)支架预压时要进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近邻结构物变形;位移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横梁跨中位置。
隧道1座,采用进口、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如图3所示。

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应选择何种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

答案:

施工单位应选择冲击钻机施工。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单线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工程范围包括:线下工程起讫里程为DK43+000~DK60+500;铺架起讫里程为DK43+000~DK198+500。线下工程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建线路自既有车站引出后与既有进港线交叉,施工时需要对进港线进行改建,改建施工期间既有线路保持运营。
路基土石方共78万m3,施工期间经过一个雨季。图2中Q1路堑为膨胀土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基床需要换填。Q1路堑施工原则为:快速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
桥梁共2座,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2m,地质主要是中风化和弱风化岩层,桩长15~18m,施工单位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进行施工。1#桥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桥上部结构为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单位针对现浇梁支架编制的施工方案为:
(1)箱梁的模板与脚手架不得相连;支架预压加载应按照对称原则一次集中加载。
(2)支架预压时要进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近邻结构物变形;位移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横梁跨中位置。
隧道1座,采用进口、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如图3所示。

指出现浇梁支架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现浇梁支架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支架预压加载一次集中加载不妥,应分级加载;
(2)...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单线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工程范围包括:线下工程起讫里程为DK43+000~DK60+500;铺架起讫里程为DK43+000~DK198+500。线下工程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建线路自既有车站引出后与既有进港线交叉,施工时需要对进港线进行改建,改建施工期间既有线路保持运营。
路基土石方共78万m3,施工期间经过一个雨季。图2中Q1路堑为膨胀土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基床需要换填。Q1路堑施工原则为:快速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
桥梁共2座,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2m,地质主要是中风化和弱风化岩层,桩长15~18m,施工单位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进行施工。1#桥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桥上部结构为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单位针对现浇梁支架编制的施工方案为:
(1)箱梁的模板与脚手架不得相连;支架预压加载应按照对称原则一次集中加载。
(2)支架预压时要进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近邻结构物变形;位移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横梁跨中位置。
隧道1座,采用进口、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如图3所示。

分别给出图3中风机A和风机B的名称。

答案:

图3中符号名称:A是轴流式风机、B是射流式风机。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单线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工程范围包括:线下工程起讫里程为DK43+000~DK60+500;铺架起讫里程为DK43+000~DK198+500。线下工程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建线路自既有车站引出后与既有进港线交叉,施工时需要对进港线进行改建,改建施工期间既有线路保持运营。
路基土石方共78万m3,施工期间经过一个雨季。图2中Q1路堑为膨胀土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基床需要换填。Q1路堑施工原则为:快速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
桥梁共2座,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2m,地质主要是中风化和弱风化岩层,桩长15~18m,施工单位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进行施工。1#桥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桥上部结构为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单位针对现浇梁支架编制的施工方案为:
(1)箱梁的模板与脚手架不得相连;支架预压加载应按照对称原则一次集中加载。
(2)支架预压时要进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近邻结构物变形;位移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横梁跨中位置。
隧道1座,采用进口、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如图3所示。

补充铺架基地内缺少的主要生产区。

答案:

铺架基地内应增加的主要生产区:长钢轨存放区、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机修区。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单线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工程范围包括:线下工程起讫里程为DK43+000~DK60+500;铺架起讫里程为DK43+000~DK198+500。线下工程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建线路自既有车站引出后与既有进港线交叉,施工时需要对进港线进行改建,改建施工期间既有线路保持运营。
路基土石方共78万m3,施工期间经过一个雨季。图2中Q1路堑为膨胀土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基床需要换填。Q1路堑施工原则为:快速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
桥梁共2座,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2m,地质主要是中风化和弱风化岩层,桩长15~18m,施工单位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进行施工。1#桥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桥上部结构为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单位针对现浇梁支架编制的施工方案为:
(1)箱梁的模板与脚手架不得相连;支架预压加载应按照对称原则一次集中加载。
(2)支架预压时要进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近邻结构物变形;位移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支墩和纵横梁跨中位置。
隧道1座,采用进口、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如图3所示。

给出改建进港线应采用的施工步骤。

答案: 改建进港线采用的施工步骤:
(1)修建与行车无干扰部分的改建进港线的路基及轨道线路;
(2)利用天窗...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