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公司2012年底中标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该项目位于西南某低山丘陵区;地层岩性主要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该项目有隧道2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1#隧道长2600m,2#隧道长8760m。附近村庄和乡村道路距1#隧道进口端约100m。2#隧道设横洞2座,共划分4个作业面,其中进口至1#横洞之间为1个作业面,由施工队从进口向1#横洞施工,该段为高承压水地段。2#隧道进口段纵断面如图1所示。
该项目概算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编制,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以内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隧道,临时用电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临时用电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
(2)配电系统设置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洞内动力机械及照明供电电压标准分别为380V和220V;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
事件2: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表3;为便于施工及保证安全,对洞内施工步距提出了要求,见表4。2#隧道进口段在开挖至30m时,仰拱开始连续施工;在开挖至90m时,二次衬砌开始施工。
事件3:2013年2季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46号文),对该季度水泥、钢筋自购材料进行了价差计算(不含税金)。具体材料价格及数量见表5。
事件4:当2#隧道进口段掘进至740m时,对距洞口690~720m段进行测点埋设并实施了量测,发现该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侵限,经专家论证排除了设计原因。经调查,初期支护钢架型号、间距、锁脚锚杆施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设置;初期支护表面存在股状涌水、背后存在局部空洞。
事件5:在1#隧道进口作业面洞口明挖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该段爆破作业技术参数进行了专项设计。经计算,按设计爆破参数实施爆破作业,可以将爆破飞散物控制在60m范围内,需对80m范围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可不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队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后,发生少量飞石散落于道路及村庄,导致行人受伤、房屋受损。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某高速铁路特大桥主桥跨越的河流宽160m,梁部设计为三孔一联(60+96+6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水中桥施工方案为搭设钢栈桥和钻孔平台。
两侧引桥均为90—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引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墩身为实体墩,在该桥大里程端路基左侧设置一个预制场负责引桥箱梁的预制。
引桥桥址处地质自上而下为砂黏土和强风化砂岩,地表低洼,有少许积水,地下水位较高。
施工期间工地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10#和12#墩之间,因地方公路规划调整,设计变更为1—64m钢混结合梁。
事件2:引入特大桥施工便道,泥结碎石路面宽度由5.5m变更为6.0m。
事件3:项目经理部发生部分费用,详见表。
某高速铁路特大桥主桥跨越的河流宽160m,梁部设计为三孔一联(60+96+6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水中桥施工方案为搭设钢栈桥和钻孔平台。
两侧引桥均为90—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引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墩身为实体墩,在该桥大里程端路基左侧设置一个预制场负责引桥箱梁的预制。
引桥桥址处地质自上而下为砂黏土和强风化砂岩,地表低洼,有少许积水,地下水位较高。
施工期间工地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10#和12#墩之间,因地方公路规划调整,设计变更为1—64m钢混结合梁。
事件2:引入特大桥施工便道,泥结碎石路面宽度由5.5m变更为6.0m。
事件3:项目经理部发生部分费用,详见表。
某高速铁路特大桥主桥跨越的河流宽160m,梁部设计为三孔一联(60+96+6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水中桥施工方案为搭设钢栈桥和钻孔平台。
两侧引桥均为90—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引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墩身为实体墩,在该桥大里程端路基左侧设置一个预制场负责引桥箱梁的预制。
引桥桥址处地质自上而下为砂黏土和强风化砂岩,地表低洼,有少许积水,地下水位较高。
施工期间工地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10#和12#墩之间,因地方公路规划调整,设计变更为1—64m钢混结合梁。
事件2:引入特大桥施工便道,泥结碎石路面宽度由5.5m变更为6.0m。
事件3:项目经理部发生部分费用,详见表。
引桥简支箱梁施工中应配置的主要机械:移梁机(或提梁机)、轮胎式运梁车、架桥机、龙门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