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2mL B.1.44mL C.2.04mL D.2.88mL
A.测得值乘修正因子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B.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C.测得值加修正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D.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用一个已知量值的标准器替代被测件再作测量使指示仪器指示不变或相等,这时被测量等于已知的标准量
A.-0.003mm,0.003mm B.0.003mm,0.003mm C.0.003mm,-0.003mm D.-0.003mm,-0.003mm
A.0.002kPa B.0.003kPa C.0.005kPa D.0.007kPa
A.0.12mm B.0.26mm C.0.29mm D.0.36mm
A.0.003A B.0.004A C.0.006A D.0.012A
A.没有异常值 B.只有一个异常值1.92V C.只有一个异常值1.68V D.有两个异常值1.92V和1.68V
A.直接剔除60.12mm,60.02mm两个值,重新补测两个数据 B.检查测量设备,环境条件等因素未发现异常,保留全部测量数据计算测得值 C.用格拉布斯准则进行判别,确定60.12mm,60.02mm均为异常值,予以剔除 D.凭以往经验进行判别,认为60.12mm为异常值,予以剔除
A.引用误差为1.9%,合格 B.系统误差为3.8A,不合格 C.绝对误差为1A,合格 D.相对误差为7.6%,不合格
A.±0.01% B.±0.02% C.±0.03% D.±0.04%
A.-2.4mg/L B.7.3mg/L C.9.7mg/L D.12.1mg/L
A.50W的示值误差合格,100W的示值误差待定 B.50W和100W的示值误差都合格 C.50W和100W的示值误差都不格 D.50W的示值误差不合格,100W的示值误差待定
A.示值误差绝对值小于MPEV,判定结论为合格 B.示值误差绝对值大于扩展不确定度,判定结论为不合格 C.示值误差绝对值处于MPEV±U的待定区,无法判定 D.示值误差绝对值处于MPEV±U/k的待定区,无法判定
A.测量不确定度是赋予被测量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B.标准不确定度是由测量标准引起的不确定度,表征测得值的分散性 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由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到,表征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D.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得到,确定了测量结果所在的区间
A.由于U1大于U2,说明小张的不确定度评定能力更强 B.由于U1大于U2,说明校准值L1的可信程度高 C.由于U1大于U2,说明校准值L2更接近于专用量块的真值 D.由于U1大于U2,说明小张获得的量块可能值包含区间的半宽度小
对一个标称值为10kg的砝码校准时,重复测量7次得到一组测得值,数据见下表。以7次测得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则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0.008kg B.0.007kg C.0.003kg D.0.001kg
A.Sp B. C. D.
A.0.048mL B.0.024mL C.4.8×10-4mL D.2.4×10-4mL
A.均匀分布 B.正态分布 C.三角分布 D.反正弦分布
通过测量三角形的底a和高h来计算三角形面积,其计算公式为,若底a和高h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a),u(h),且两者互不相关,下列公式中,正确表示面积S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是()
A. B. C. D.
A.0.0005MPa B.0.0006MPa C.0.0010MPa D.0.0013MPa
A.0.003 B.0.004 C.0.008 D.0.010
A.0.75mm B.1.3mm C.1.5mm D.2.4mm
A.明确规定包含概率为p时的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p表示 B.包含因子常用符号K或Kp表示 C.被测量包含区间的半宽度可以用符号urel表示 D.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可以用符号Ur表示
A.0.010ms B.0.000010s C.1.1×10-4s D.11μs
A.0.102 S/cm B.0.1012 S/cm C.0.10125 S/cm D.0.10 S/cm
A.R=(9.99985±0.0004)Ω,k=2 B.R=(9.9998±0.0004)Ω,k=2 C.R=(10.0006±0.0004)Ω,k=2 D.R=(10.00065±0.0004)Ω,k=2
A.ms=1000.0325g;U=2.4×10-4g,k=2 B.ms=1000.0326g;U=2.4×10-4g,k=2 C.ms=1000.03256(1±2.4×10-7)g,k=2 D.ms=1000.0326(1±2.4×10-7)g,k=2
A.按照检定规程中的相应要求进行选择 B.按照被检计量器具有国家检定系统表中的相应位置进行选择 C.应选择取得有效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计量标准 D.必须选择本机构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
A.计量检定员证 B.工程师职称证书 C.质量工程师证书 D.标准化工程师证书
A.计量器具新产品和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 B.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的出厂检验 C.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和商品包装计量检验 D.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
A.计量检定的对象是所有的计量器具,包括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 B.计量检定的目的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有关的使用要求 C.检定依据的方法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校准规范 D.计量检定的结论必须明确计量器具是否合格
A.二等量块计量标准实验室 B.振动冲击实验室 C.激光干涉仪实验室 D.角度块测量实验室
A.国际公开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 B.现行有效的《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C.电子天平器件核查作业指导书 D.受控的自编《电子天平校准方法》
A.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功率放大器进行检定,并出具检定证书 B.参照国家检定规程对功率放大器进行全范围校准,并出具校准证书 C.直接依据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方法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证书 D.编写相应的校准方法并经确认,与客户沟通后进行校准,出具校准证书
A.124dB点处的示值误差合格 B.124dB点处的示值误差不合格 C.124.18dB,124.19dB待定,其余测量点合格 D.无法判定124dB点处的示值误差是否合格
A.老王仅核验小玲的据处理部分,确认计算正确后,在核验处签字 B.核验中,老王觉得小玲数据涂改太多,要求其重新眷抄一遍,在眷抄的原始记录上签字 C.老王逐条审核原始记录内容,确认无误后,在核验处签字 D.老王发现小规程号填错了,帮她修改后,在核验处签字
A.小李选取了一张已经受控的三坐标测量机原始记录单进行数据记录 B.实验完毕后,小李将原始记录单上的数据导入电脑,并将原始记录单销毁 C.小李完成记录后因找不到核验员小张,于是在核验处加盖了小张的姓名章 D.由于计算过程编译在计算机中,因些小李只在原始记录单上记录了最后的计算结果
A.由于实验室空间狭小,将往年的原始记录堆放于实验室过道中 B.为了便于管理,实验室规定所有原始记录仅保存电子扫描件 C.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原始记录的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 D.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客户可查阅当年所有的原始记录
A.打电话告诉客户证书中的打印错误,请客户自行改正 B.收回原证书,在原证书上更改盖章后重新发出 C.将原证书收回,重新出具一份正确的证书并重新编号,在新出具的证书上声明代替原证书和原证书作废 D.按原证书重新出具一份正确的证书并寄给客户,然后打电话给客户,要求他自行更换
A.完善用印,用证管理制度 B.设专人保管计量检定印,证 C.加强保存证书,报告副本的管理规定 D.为不扩大影响,仅对本机构内私自提供检定印章的内部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A.《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B.《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C.《计量授权管理办法》 D.《计量基准管理办法》
某电声计量标准装置新建标时的重复性试验结果为s0=0.05dB,建标后第一年的重复性试验数据见下表。下列关于本次重复性试验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验结果为s1=0.07dB,由于s1>s0,应重新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B.试验结果为s1=0.02dB,由于s1<s0,重复性符合要求 C.试验结果为s1=0.07dB,由于s1>s0,改进测量方法,重做重复性试验 D.试验结果为s1=0.02dB,由于s1<s0,应申请修改实验室最佳测量能力
A.用主标准器溯源证书中的测量数据作为重复性试验数据 B.将不同试验人员的测量数据合并,计算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C.用连续四个月试验数据的合并样本标准偏差作为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D.用对常规被测仪器多次独立重复测量的观测值作为重复性试验数据
A.实物量具检定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时,可用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曲线代替稳定性考核 B.F2等级标准砝码为实物量具,可以不作稳定性考核 C.活塞式压力计的周期检定也是其稳定性的一种考核 D.可使用测长仪对3等量块进行稳定性考核
A.稳定性为0.035MPa,大于0.03MPa,该计量标准装置稳定性试验结果不符合计量标准稳定性要求 B.稳定性为0.023MPa,大于0.03MPa,该计量标准装置稳定性试验结果符合计量标准稳定性要求 C.稳定性为0.035MPa,大于0.1MPa,该计量标准装置稳定性试验结果符合计量标准稳定性要求 D.稳定性为0.023MPa,大于0.1MPa,该计量标准装置稳定性试验结果符合计量标准稳定性要求
A.验证结论为合理 B.验证结论为不合理 C.不能判断,需补充条件 D.验证结论为合理
A.动态气体标准装置应送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定 B.动态气体标准物质与其他实验室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 C.动态配气仪可通过期间核查进行溯源 D.动态配气仪送有相应测量能力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
A.“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给出计量标准可以测量的主要参数的技术指标 B.“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应优先选用比对法 C.“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应列出重复性试验的全部数据 D.“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核查装置进行检定或校准时所得的测量不确定度
A.经本公司批准后可以对社会开展非强制检定工作 B.经本公司批准后可以对社会开展仲裁检定以外的检定工作 C.经本公司批准后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非强制检定或校准工作 D.经本公司批准后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强制检定工作
A.检定规程是用于对法制计量管理领域计量器具检定的依据 B.检定规程是为了保证计量器具按统一的方法达到法定要求 C.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由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组强编写并批准颁布 D.某计量器具的新规程颁布实施后,旧规程自动作废,检定应按新规程执行
A.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发给检定证书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B.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发给注明不合格项目的检定证书 C.检定周期是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规定的计量性能的最短时间间隔 D.使用检定规程时,检定周期可根据计量器具的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适当延长或缩短
A.依据相应校准规范进行仲裁检定 B.依据相应国家标准进行仲裁检定 C.依据双方协商的方法进行计量调解 D.依据双方协商的方法进行仲裁检定
A.下达比对计划任务 B.确定稳定可靠的传递标准及适当的传递方式 C.确定参比实验室和比对路线 D.撰写比对报告并组织如开比对总结会
A.包括概述,传递装置,传递路线,比对时间和比对结果等内容 B.规定每个参比实验室所需的最短时间和各参比实验室的比对日程安排 C.明确采用pH计检定用标准器的计量检定规程作为比对的方法和程序 D.规定参比实验室需以校准证书形式提交实验结果,并附实验原始记录复印件
A.实验室甲收到传递装置前,检查发现本实验室标准装置工作出现异常,且无法修复,立即向主导实验室汇报情况,申请退出该项比对 B.实验室乙收到传递装置后,发现传递装置异常,为保证比对顺利进行,维修好传递装置后进行比对实验,上报实验数据 C.实验室丙完成比对实验后,发现实验室温度超规定范围,立即与实验室乙核对,确认未影响实验结果后上报实验数据 D.实验室丁完成比对实验后,发现主标准器的检定证书已过期,于是立即将该设备送检,确认检定合格后上报实验数据
A.期间核查与检定后校准虽然依据的方法不同,但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完成的 B.期间核查是由本实验室人员完成,而检定或校准必须由有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完成 C.检定或校准具有溯源性,而期间核查只是考核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有无明显变化,不具有溯源性 D.可以通过足够多个周期的期间核查数据确定延长或缩短测量仪器的校准时间间隔
A.不够稳定,容易漂移的氧气分析仪 B.过载使用过的数字压力计 C.经常携带到现场使用的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D.使用频次较低的一等标准量块
使用0.05级活塞式压力计对0.05级数字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为±0.005MPa)进行期间核查,首次核查及本次核查的数据见下表。核查结论的判定条件为:示值变化不大于0.005MPa。下列关于本次核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本次核查1MPa点的示值之差0.006MPa大于0.005MPa,故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B.由于本次核查1MPa点的示值变化量为0.003MPa,9MPa的示值变化量为0.003MPa,均小于0.005MPa,故核查结论为合格 C.由于本次核查1MPa点的示值之差0.006MPa大于0.005MPa;而示值变化量为0.003MPa,小于0.005MPa,故无法判定本次核查的结论 D.由于活塞式压力计与数字式压力计的准确度等级为0.05级,故本次核查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