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C.哲学不仅要认识现实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B.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C.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D.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人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但效果有限。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
A.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C.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D.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浮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
A.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C.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D.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A.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
A.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B.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C.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D.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表明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A.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B.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D.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A.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B.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C.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D.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C.哲学不仅要认识现实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