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1)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2)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未作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3)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4)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象活动的。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而又充满了离别的忧愁。为什么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象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象为诗中的人。
(5)但是,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注]文中“沙扬娜拉”即日语“再见”的意思。
作者在对《沙扬娜拉一首》所作的欣赏中,具体地指出了“再创造过程”的两个步骤,请正确指出这两个步骤。(用第(3)段中现成的语句作答)

延伸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1)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2)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未作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3)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4)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象活动的。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而又充满了离别的忧愁。为什么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象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象为诗中的人。
(5)但是,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注]文中“沙扬娜拉”即日语“再见”的意思。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长干曲》“整首诗几乎未作描写与叙述”
参考答案:因为整首诗只有青年女子的四句话,其中既没有关于人物、环境方面的描写,也没有对于故事情节的叙述。
2.问答题(1)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2)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未作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3)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4)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象活动的。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而又充满了离别的忧愁。为什么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象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象为诗中的人。
(5)但是,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注]文中“沙扬娜拉”即日语“再见”的意思。从第(1)段的文义看,作者为什么把“诗歌的欣赏活动”看成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参考答案:因为读者通过想象,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参考答案:(1)一:神马都是浮云——“神马”是“什么”的谐音;“浮云”则指转瞬即逝的事物。两者结合,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参考答案:①粪土当年万户侯②树之以桑③同是天涯沦落人
5.问答题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党:家人,亲戚。②竖:年轻的仆人。③移时:半晌。《歧路亡羊》这篇寓言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答案:启发人们观察事物要抓住其本源及精神实质。
6.问答题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党:家人,亲戚。②竖:年轻的仆人。③移时:半晌。杨子回答心都子的一番话,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7.单项选择题 (1)人类使用玻璃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早在公元100年前就用它吹制瓶子和其他器皿。如今,玻璃的功能和用途越来越多,新的“家族”也在不断扩大。
(2)玻璃是一种非晶体、无机透明的物质。常规的玻璃一般用天然氧化物如钠或硼硅酸盐制作。它具有坚硬、耐化学侵蚀、有强度、能导光和透视性强等特点。更有发展前途的是它还能同不同的元素相熔合,在处理过程中改变化学结构,从而产生新的功能和特性。为了扩大玻璃的应用范围和功能,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开发利用玻璃的这种特性,采用非常规技术来加工成新型玻璃,使其具备金属、塑料和陶瓷都没有的功能。其中有一种令人振奋的开发成果就是结晶玻璃。这项发明打破了玻璃是非晶体结构的传统定义。
(3)结晶玻璃的最大应用在于制作人造骨。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新开发研制出一种名为CERABONEA-W的人造骨,就是采用这种材料。常规的人造骨头是用金属、陶瓷,或者一种非常类似天然骨头的材料磷灰石(钙磷酸盐)制成。可惜这些材料都不够理想。金属和陶瓷产品有强度,但与天然骨头不能很好地嫁植。磷灰石嫁植效果好,但强度不够。结晶玻璃解决了这些难题。这种材料由30%的玻璃和70%含有磷灰石及硅灰石(钙硅酸盐)的水晶所组成。植入人体后,它所渗出的钙与磷酸能促进新的骨组织在真骨与人造骨之间生长。同时,硅灰石晶体就发挥了比真的骨头还结实的强度作用。目前日本厂家已将这种产品投放市场,并开始新的开发和医疗试验,使这种材料用于加固脊椎骨或替代失去的骨头。下列说法中能恰当概括全文内容的一项是______。

A.玻璃的功能和用途
B.人造骨的最好材料——结晶玻璃
C.玻璃家族的不断扩大
D.玻璃与人造骨

参考答案:大道上因为岔道太多而丢了羊,求学的人因学说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问的本源并没有什么不同,从根本上不一致,可是它的末流就有这...
9.问答题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党:家人,亲戚。②竖:年轻的仆人。③移时:半晌。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______问:“获羊乎”______曰:“亡之矣。”
参考答案:杨子 邻人
10.单项选择题 (1)人类使用玻璃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早在公元100年前就用它吹制瓶子和其他器皿。如今,玻璃的功能和用途越来越多,新的“家族”也在不断扩大。
(2)玻璃是一种非晶体、无机透明的物质。常规的玻璃一般用天然氧化物如钠或硼硅酸盐制作。它具有坚硬、耐化学侵蚀、有强度、能导光和透视性强等特点。更有发展前途的是它还能同不同的元素相熔合,在处理过程中改变化学结构,从而产生新的功能和特性。为了扩大玻璃的应用范围和功能,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开发利用玻璃的这种特性,采用非常规技术来加工成新型玻璃,使其具备金属、塑料和陶瓷都没有的功能。其中有一种令人振奋的开发成果就是结晶玻璃。这项发明打破了玻璃是非晶体结构的传统定义。
(3)结晶玻璃的最大应用在于制作人造骨。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新开发研制出一种名为CERABONEA-W的人造骨,就是采用这种材料。常规的人造骨头是用金属、陶瓷,或者一种非常类似天然骨头的材料磷灰石(钙磷酸盐)制成。可惜这些材料都不够理想。金属和陶瓷产品有强度,但与天然骨头不能很好地嫁植。磷灰石嫁植效果好,但强度不够。结晶玻璃解决了这些难题。这种材料由30%的玻璃和70%含有磷灰石及硅灰石(钙硅酸盐)的水晶所组成。植入人体后,它所渗出的钙与磷酸能促进新的骨组织在真骨与人造骨之间生长。同时,硅灰石晶体就发挥了比真的骨头还结实的强度作用。目前日本厂家已将这种产品投放市场,并开始新的开发和医疗试验,使这种材料用于加固脊椎骨或替代失去的骨头。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天然氧化物如钠或硼硅酸盐是制作常规的玻璃的原料
B.新型玻璃能和不同的元素相熔合,在处理过程中改变化学结构
C.结晶玻璃的制成,打破了玻璃是非结晶结构的传统定义
D.结晶玻璃是制作人造骨的上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