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变额保险 B.不定值保险 C.超额保险 D.定值保险
A.信用等级 B.增长速度 C.公司注册资金 D.核保原则
A.5725美元 B.5500美元 C.5000美元 D.4500美元
A.地理细分 B.人口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A.“没有信用” B.“有损失” C.“没有损失” D.“没有保证”
A.由自己承担 B.双方共同承担 C.由违约方承担 D.双方协议解决
A.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险 B.机动车辆损失险 C.机动车辆意外事故险 D.机动车辆强制责任险
A.机器设备运转后必然引起的后果 B.被保险人及其代表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的被保险机器及其附属设备在保险开始前已经存在的缺点或缺陷引起的损失或费用 C.地震、海啸、雷电、飓风、台风、龙卷风、风暴、暴雨、洪水、冰雹、地崩、山崩、雪崩、火山爆发、地面下陷下沉及其他自然灾害 D.设计、制造或安装错误,铸造和原材料缺陷
A.暂保单 B.即时保单 C.保险凭证 D.批单
A.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不包括与其相应的再保险业务 B.保险人可以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 C.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保险公司可以经营相应保险业务的分出保险和分入保险的再保险业务 D.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A.对于破产案,一般必须要求被保险人通过当地律师向破产清算人或接管人登记债权,以便清算后取得一定补偿 B.对于拖欠案,一般必须要求被保险人依据合同向买方施加压力,迫其赎单收货 C.对于拒收案,往往需要通过政府进行交涉,但被保险人也应尽可能与买方保持联系,争取缩小损失的范围和程度 D.对于政治风险案,一般必须要求被保险人不断催促买方付款,直至发出一封措辞强硬、最后通牒式的追讨信,并通过托收委托行(在D/A条件下)向买方发出经过公证的“拒付抗议书”,以保留票据项下的权益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地方银行 D.各类专业银行
A.财产保险的例外 B.人身保险的例外 C.非定值保险的例外 D.房屋、车辆保险的例外
A.全部承包方式下,一般由承包人作为投保人 B.部分承包方式下,应由工程所有人投保 C.分段承包方式下,可由双方协商,推举一方为投保人,并在合同中写明 D.施工单位只提供服务的承包方式下,由所有人出面投保建筑工程保险
A.1934年 B.1943年 C.1954年 D.1944年
A.平均限额 B.最低限额 C.最高限额 D.一般限额
A.保险公司 B.保险公估人 C.投保人 D.再保险经纪人
A.保险金给付的确定性 B.寿险核赔不适用比例分摊的原则 C.寿险核赔适用代位追偿的原则 D.保险人不承担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防止或减少损失的费用
A.受益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经纪人
A.损失 B.风险 C.保险事故 D.意外事故
A.它是一种最彻底、最简单的方法 B.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C.虽然简单易行,但有时意味着丧失利润 D.采取避免方法有时在经济上是不适当的,因为避免了某一种风险,却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A.24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个月
A.是否是非先天的原因 B.是否是非长存的原因 C.是否是明显外来的原因 D.是否是非必然的原因
A.指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保险商品的种类 B.指具体保险险种质量的高低 C.指保险公司产品供给的结构 D.指供给的保险商品所能实现的保障水平,主要体现在保险金额上
A.团体万能寿险 B.团体定期人寿保险 C.团体信用人寿保险 D.团体终身保险
A.卖方信用的评估 B.买方国家风险的评估 C.卖方国家风险的评估 D.买方风险的评估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A.550万元 B.500万元 C.300万元 D.350万元
A.6.25%;1.25% B.2.25%;5.25% C.1.25%;6.25% D.3.25%;4.25%
A.财产风险 B.人身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A.从事危险工作的雇员,费率最高 B.从事一般工作的雇员,费率中等 C.办公室职员,费率较高 D.做秘书工作的雇员,费率较低
A.1/3 B.1/4 C.1/5 D.1/6
A.公示方式 B.调控监管方式 C.准则监管方式 D.实体监管方式
A.不满1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5% B.不满1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10% C.不满2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20% D.不满2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10%
A.在保障分出人利益的前提下要兼顾分保接受人的利益 B.无需遵从再保险市场上的习惯做法 C.应认真对待首席承保人的意见和要求 D.分保接受人普遍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应该慎重考虑和研究
A.取脂定价策略 B.渗透定价策略 C.折扣 D.满意定价策略
A.财产风险和保险标的的特殊性 B.保险承保方式的特殊性 C.保险期限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 D.保险金额确定的特殊性
A.财产所有人、经营管理人的保险利益 B.投保人对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具有保险利益 C.抵押权人与质权人的保险利益 D.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保险利益
A.5日、10日、15日 B.15日、1个月、3个月 C.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 D.15日、1个月
A.市场价格 B.重置价值 C.约定价格 D.协商价格
A.批准制 B.承诺制 C.允许制 D.审批制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浮动税率
A.投保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B.投保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C.投保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D.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A.团体意外保险 B.团体医疗保险 C.团体年金保险 D.团体健康保险
A.飞机发生全损的,保险人按飞机的保险金额全部赔付,不扣免赔额 B.如果被保险人宣布推定全损,保险人可不接受委付,但是按保险金额扣减残值方式计算赔款 C.飞机发生部分损失,保险人按实际修理费用扣除免赔额后计算赔款 D.只有飞机全损时,保险人才负责赔偿施救费用、运输费用和抢救费用等
A.明确组织内部风险管理职能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B.规定风险管理部门的任务、权利和责任 C.根据合理的标准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处理 D.在公司和各部门人事变动时确定风险管理计划重新开始
A.投保人和受益人 B.受益人和被保险人 C.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D.投保人和保险
A.1/200 B.9/200 C.1/20 D.8/200
A.间接保险采购服务 B.再保险采购服务 C.保险经纪增值服务 D.专业索赔协助服务
A.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各种经济单位 B.风险管理的客体是各种各样的风险 C.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等 D.风险管理强调的是人们的被动行为
A.被保险船舶从事拖带或救助服务 B.被保险船舶与他船在海上直接装卸货物,包括驶近、靠拢和离开 C.被保险船舶在码头或使用港口的一些小型船舶来完成装卸货物 D.被保险船舶作为拆船或为拆船目的出售意图的航行
A.社会管理 B.社会保障 C.资金融通 D.保险管理
A.特殊修正法 B.一般修正法 C.定期修正法 D.不定期修正法
A.被保险人对人寿保险的认识程度 B.被保险人身体健康程度 C.被保险人对人寿保险的需要程度 D.被保险人年龄的大小
A.被保险人在从事剧烈的体育活动或比赛中遭受意外伤害 B.被保险人在寻衅殴斗中所受的意外伤害 C.被保险人在酒醉、吸食毒品后发生的意外伤害 D.由于被保险人的自杀行为造成的伤害属于不可保风险
A.广泛性 B.随机性 C.分散性 D.不确定性
A.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 B.残疾人员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 C.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D.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
A.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B.终身年金、最低保证年金和定期生存年金 C.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 D.个人年金、联合年金、最后生存者年金和联合及生存者年金
A.人口普查 B.人口统计表 C.国民生命表 D.人口死亡率
A.小于1 B.大于1 C.大于1.5 D.大于2
A.核心产品是满足人们对风险损失的补偿 B.核心产品“保险保障” C.与此相关的保险公司为业务处理提供的直接服务 D.为顾客的问题而提供的其他服务,可以称之为“功能保险”
A.长期性、返还性和确定性 B.长期性、返还性和不确定性 C.返还性和确定性 D.返还性和不确定性
A.一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下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A.增长物价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A.受益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公估人
A.被保险人根据劳工法或雇佣合同对其雇员及有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B.根据合同或协议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责任 C.有关法律费用 D.被保险人所有或照管或控制的财产的损失
A.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 B.2004年6月30日至2005年6月30日 C.2004年6月30日至2004年12月31日 D.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
A.现金价值与纯保险保额 B.现金价值与保险费 C.现金价值与保险金额 D.保费与纯保险保额
A.近因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B.英国法庭曾于1907年给近因所下的定义:近因是指处于支配地位或者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即使在时间上它并不是最近的 C.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D.1924年,英国上议院宣读的法官判词中对近因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近因是指引起一连串事件,并由此导致案件结果的能动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A.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基金减少,消费基金相应增加 B.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基金增加,消费基金相应增加 C.当利率上升时,投资基金减少,消费基金相应增加 D.当利率上升时,投资基金增加,消费基金相应增加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A.2年 B.3年 C.1年 D.5年
A.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情况分类,保险合同可分为单一风险合同、综合风险合同与一切险合同 B.在各类财产保险中,依据标的价值在订立合同时是否确定将保险合同分为定值保险合同与不定值保险合同 C.按照合同承担风险责任的方式分类,保险合同可以分为补偿性保险合同与给付性保险合同 D.根据合同的性质分类,保险合同可以分为个别保险合同与集合保险合同
A.库存商品发生损失后,应核查其“受托代销商品”科目库存账面余额,如果未投保,应将其从库存商品中剔除,不予赔付 B.按承保明细表核对库存商品的期末余额和明细账,重点查清内部商品 C.对按售价核算的库存商品,由于其账面金额是按售价人账的,理赔工作一定要结合“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 D.核验保管账与商品明细账,弄清库存商品数量,剔除不在账商品,确定受损财产数量与种类,按单位进货原价计算赔款金额
A.物上代位 B.权利代位 C.损失补偿 D.代位求偿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B.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C.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D.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的
A.期首付定期生命年金的现值: B.期首付终身生命年金的现值: C.期首付延期定期生命年金的现值: D.期首付延期终身生命年金的现值:
A.保险市场的交易规则 B.保险商品供给方和需求方 C.保险监督管理者 D.保险市场中介方和客体
A.由于车辆转卖、转让、赠送他人引起被保险人的变更 B.被保险人要求调整保险金额或赔偿限额,被保险人要求加保附加险 C.保险车辆的危险程度发生增减 D.保险车辆改装增加零部件
A.有限责任保证期保险 B.扩展责任保证期保险 C.无限责任保证期保险 D.特别扩展保证期保险
A.超额 B.自留额 C.分出额 D.溢额
A.接受财产保险公司的分出业务 B.接受人身保险业务的分出业务 C.办理转分保业务及经营国际再保险 D.从事保险标的的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
A.人身保险 B.健康保险 C.意外伤害保险 D.人寿保险
A.单位 B.亲属 C.债务人 D.监护人
A.产品、渠道、定价、促销 B.渠道、定价、促销、公共关系 C.产品、渠道、企业形象、公共关系 D.渠道、定价、促销、企业形象
A.飞机机身及零备件保险 B.飞机机身免赔额保险 C.飞机产品责任保险 D.飞机试飞保险
A.1% B.3% C.5% D.8%
A.抵押债券 B.担保信托债券 C.政策性金融债券 D.次等信用债券
A.部分险和一切险 B.全损险和一切险 C.事故险和一切险 D.全损险和部分险
A.加强同各防灾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和进行防灾宣传和检查 B.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和提取防灾费用,建立防灾基金 C.积累灾情资料,提供防灾技术服务 D.根据国家法令和有关规定,对防灾对象的防灾工作提出要求,督促检查
A.卫星转发器的损失超过免赔额所规定的金额,但不足以构成全部损失 B.卫星推进剂减少导致的损失超过免赔额规定的金额,但未达到构成全损的程度 C.卫星电能损耗导致的损失,但未能达到全部损失的程度 D.外来搭载卫星引起的损失和费用
A.心理因素 B.地理因素 C.行为因素 D.性别因素
A.保险利益 B.受益人 C.保险标的 D.保险对象
A.危险单位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B.危险单位的划分关键是要和每次事故最大可能损失范围的估计联系起来考虑,并一定和保单份数相等同 C.危险单位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D.危险单位的划分有时需要专业知识
A.要使潜在需求显性化 B.要使无形产品有形化 C.要强化保费支出对客户的心理压力 D.要使复杂产品简单化
A.起运地成本价 B.目的地成本价 C.目的地市价 D.起运地市价
A.2007年4月 B.2005年4月 C.2006年4月 D.2008年4月
A.1965年 B.1975年 C.1995年 D.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