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多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B. 有神经精神障碍 C.肝内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是出血的原因之一 D.大多数患者早期出现腹水 E.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但质量正常,也是出血的原因之一
A.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B. 使用方便,价格较廉 C.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血流,保证营养吸收和利用 D.在同样能量和氨摄取条件下,肠内营养对病人体重增加优于全静脉营养 E.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输送到肝内,有利于合成内脏蛋白与代谢调节
A.有正性肌力作用 B.属儿茶酚胺类 C.属磷酸二酯酶 III 抑制剂 D.属洋地黄类强心药 E.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
A.心率 B.血容量 C.心肌收缩力 D. 冠状动脉灌注压 E.心室内压
A.稳定溶酶体膜 B.促进蛋白质的糖异生 C.抑制化学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 D.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E. 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A.阿托品 0.5mg ,术前 30 分钟肌注 B.舒乐安定 2mg ,术前 1 小时口服 C.美托洛尔 100mg 术晨继续服用 D.硝苯地平 10mg 术前舌下含服 E.哌替啶 50mg ,术前 30 分钟肌注
A.心肌损害 B.心脏后负荷增加 C.低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D.CO 2 潴留使外周血管扩张 E.肺动脉高压
A.松驰呼吸道平滑肌,改善通气 B. 扩张小动脉,减少回心血量 C.镇静,降低耗氧量 D.降低外周静脉张力,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减轻肺水肿 E.镇痛、利尿
A.创伤和失血 B.贫血 C.严重感染 D.凝血功能障碍 E.替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A.喉水肿、喉痉挛 B.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 C.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 D.全身皮肤潮红、有荨麻疹 E. 晕劂、昏迷、抽搐
A.空气栓塞 B.一氧化碳中毒 C.早产儿呼吸窘迫 D.自发性气胸 E. 氰化物中毒
A.凝血象测定的项目包括 PT 、 APTT 、 TT 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等 B. 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C.APTT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D. TT 延长见于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肝素血等早期 PLS E.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值为 2~ 4 g /L 。 < 1.5g /L 表明有出血倾向; > 4 g /L 见于血液高凝状态
A.硝酸甘油 B. 阿托品 C.肾上腺素 D.b 受体阻断剂 E.b 受体激动剂
A.有感染灶的病人 ,应切除或引流病灶 B.可不考虑是否有感染灶,应给予足量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C.等待致病菌确定后,方可使用广谱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应采取逐步升级的用药策略 E.致病菌确定之前,可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
A.急性起病 B.PaO 2 /FiO 2 ≤ 300 mmHg C.X 线胸片示双肺浸润影 D.PAWP ≤ 18 mmHg E.PaO 2 /FiO 2 ≤ 20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