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评标报告应当经过集体论证并汇总一致意见 B.评标报告应当征得现场监管人员的认可 C.评标报告应当由招标人代表与评标专家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D.评标报告应以评标委员会的名义出具,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影响或干预
A.优先适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章 B.优先适用某省政府的规章 C.在各自权限范围内适用 D.由国务院裁决如何适用
A.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B.法律、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 C.法律、法规、制度、规章 D.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
A.外商在中国境内投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B.某企业总经理的私人别墅装修项目 C.中标后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暂估价分包单位 D.民营企业投资的某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
A.4000万 B.6000万 C.1亿 D.2亿
A.按招标人的指令向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B.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向某一投标人提供其他投标人相关资料 C.在招标人委托范围内,独立组织招标活动 D.向监管部门反映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违法行为
A.机电产品国际招标 B.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 C.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 D.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
A.政府定价 B.政府指导价 C.市场指导价 D.市场调节价
A.投标保证金被没收 B.被记入违约黑名单 C.不承担法律责任 D.造成本次招标失败的,应当赔偿招标人损失
A.产品生产商供货优惠金额达到产品合同结算价的40% B.进口的是机电产品的零部件 C.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机电产品 D.一次采购产品合同结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
A.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一次采购产品合同估算价在12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可以不招标 B.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货物,单项采购金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招标 C.工程建设项目勘察服务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招标 D.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可以不招标
A.开标后2日内 B.评标结束后2日内 C.开标后7日内 D.公示后7日内
A.不予受理 B.移交评标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C.提请监督机构决定是否受理 D.受理
A.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在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媒介上发布 B.地方政府审批的民用建筑项目的招标公告可在该项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指定的媒介上发布 C.指定媒介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时,应按时间和所占版面收取费用 D.指定报纸在发布招标公告的同时,应如实抄送《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A.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法 B.资格预审一般在投标前进行,资格后审一般在开标后进行 C.资格预审的评审办法分为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 D.资格审查由招标项目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进行
A.资格预审结束后还必须发布招标公告 B.招标公告可以代替招标文件 C.招标公告的内容与资格预审公告内容一致 D.招标公告的发布可以与招标文件的发出同时进行
A.由于潜在投标人众多,分两批组织进行现场踏勘 B.选择其中3家国有大型施工单位进行考察 C.电话通知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修改开标时间 D.统一组织购买了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召开投标预备会
A.邀请公告 B.招标公告 C.资格预审公告 D.投标邀请书
A.2009年12月25日上午9点30分前 B.2009年9月26日上午9点30分前 C.2009年9月26日上午9点30分后 D.2009年11月31日前
A.未按招标文件规定时间送达,但招标人愿意接纳 B.未送达招标人指定地点 C.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 D.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
A.投标保证金只能以保函形式提交 B.投标保证金的保证范围可以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 C.投标保证金中标通知书到达中标人之日生效 D.投标保证金即定金
A.投标文件的撤回表示该投标人放弃投标 B.投标文件的撤回是要约的撤销 C.投标文件的撤回是投标人放弃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D.投标文件撤回后,该投标人无权再进行投标
A.招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投标人,该通知送达时投标有效期即获得延长 B.招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应当相应延长投标截止时间 C.投标有效期内,投标文件对招标人和投标人均有合同约束力 D.投标有效期自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计算
A.抽取评标专家名单后进行公示,充分体现了“公开原则”,有利于对评标专家的监督 B.抽取评标专家名单后不能立即进行公示,只能在开标时进行公示 C.评标专家作为评委,其身份特殊,应一直对评标专家的名单进行保密 D.在中标结果确定之前,必须对评标专家进行保密
A.投标单位副总的兄弟 B.该招标项目主管部门具体工作人员 C.3个月前参加该项目设计招标评标工作的专家 D.10年前因评标受贿被判处拘役的人员
A.不应包括招标机构代表 B.不应包括招标人代表 C.评标委会员组成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D.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所占比例过低
A.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B.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并在确认表上签字 C.参加开标会,监督开标过程 D.参加开标会,在开标记录上签字确认开标的合法性
A.投标人未派代表出席开标会 B.投标有效期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C.投标文件中提出了备选方案 D.投标人在招标人其他项目的招标中曾经中标
A.某投标函未加盖公章,且授权人未签字的 B.某投标文件未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和条件的 C.某投标文件未逐页小签的 D.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A.采购方式优先采用竞争性谈判 B.采购文件中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供应商或者产品 C.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文件中载明拟采购的强制采购产品 D.强制节能产品供应商数量充足,一般应不少于5家
A.无限责任 B.有限责任 C.侵权责任 D.连带责任
A.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的评标结果公示为一次性公示 B.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的中标结果公示期为7日 C.政府采购项目中标结果的公示内容不包括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D.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在评标结果公示期内,招标机构应当将评标报告送至相关的主管部门备案
A.中标后的降价函 B.中标人的投标文件 C.合同谈判结果 D.中标通知书
A.招标人应当自签订中标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管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B.招标人不得在中标通知书中修改招标文件规定的开工时间 C.中标人确定前,招标人和投标人不能就投标价格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D.中标合同备案后另行订立合同的,工程价款的结算应当以备案的合同为依据
A.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B.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 C.申请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 D.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后提起民事诉讼
A.施工行为地 B.合同签订地 C.被告住所地 D.原告住所地
A.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财政部
A.缺席裁决 B.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C.不开庭 D.不公开进行
A.民事责任 B.行政处分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罚
A.管制 B.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拘留
A.要约邀请 B.要约撤销 C.承诺 D.新要约
A.自撤销时无效 B.自订立时无效 C.自履行时无效 D.已履行的部分有效
A.违背当事人的意志 B.损害集体利益 C.显失公平 D.损害国家利益
A.邀请招标 B.竞争性谈判 C.单一来源采购 D.询价
A.工程转包仅指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其施工总承包合同项下的全部工程进行分包的情形 B.专业分包工程不得再进行劳务分包 C.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D.联合体承揽工程应当由联合体牵头人进行分包
A.其他有效报价中该项的最高价 B.其他有效报价中该项的平均价 C.其他有效报价中该项的最低价 D.权威部门发布的该项的参考价
A.担保和承诺 B.要约和担保 C.要约和承诺 D.承诺和公证
A.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终止之后,不再需要履行通知义务 B.中标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不得对中标合同进行概括转让 C.中标合同履行过程中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后,有过错方应赔偿无过错方损失 D.合同中没有约定保密条款的,在合同履行中不需要遵守保密义务
A.工程勘察综合资质 B.工程勘察行业资质 C.工程勘察专业资质 D.工程勘察劳务资质
A.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B.省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C.省、直辖市人民政府 D.市、县人民政府
A.终止 B.终结 C.中断 D.中止
A.1998年6月1日 B.2000年6月1日 C.1998年7月1日 D.2000年7月1日
A.7 B.25 C.40 D.60
A.公开 B.公平 C.公正 D.诚实信用
A.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前发出了投标文件,对于投标文件晚到,投标人并无过错,故招标人应受理其投标文件 B.投标文件上的发出邮戳显示时间并未晚于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因此不能视其为迟到,故应当受理 C.招标人实际收到的时间晚于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招标人应当不予受理 D.招标人应提交评标委员会确定是否接受该投标文件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评标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结果,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应当为()。
A.甲 B.乙 C.丙 D.丁
A.没收中标人20万元投标保证金 B.没收中标人一半投标保证金 C.招标人不退还中标人的20万元投标保证金,并要求中标人再赔偿其30万元的损失 D.招标人不退还中标人的20万元投标保证金,并在此基础上要求中标人再赔偿10万元的损失
A.招标人可以向甲公司主张50万元的赔偿 B.招标人向丙公司主张100万元的赔偿,丙公司仅应赔偿40万元 C.招标人必须按照联合体协议中约定的比例分别向各成员主张赔偿额 D.乙公司向招标人赔偿100万元后,可以向丙公司追偿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