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西.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8202件,同比下降29.98%;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9654件,同比下降32.26%,案件总值33.57亿元,同比下降21.26%,罚没金额3.33亿元,同比下降39.49%。 从违法法规看,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案件9216件,同比下降38.54%;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6760件,同比下降27.51%;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4944件,同比增长6.51%;违反商标法规案件4119件,同比下降21.93%;违反广告法规案件2141件,同比下降24.27%;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案件1644件,下降13.66%;违反合同法规案件156件,同比下降57.02%。 从违法主体看,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个体工商户案件22142件,同比下降22.73%;自然人案件12472件,同比下降49.04%;公司案件6521件,同比下降21.73%;私营企业案件3975件,同比下降22.27%;集体企业案件728件,同比下降45.26%。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减少量是违反商标法规案件减少量的几倍( )

A.1.25
B.1.56
C.1.77
D.2.22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2012年山东.材料四)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全国完成税收总收入73202亿元,同比增收13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13.2个百分点。2010年增值税收入2109l_95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11.4个百分点。2010年成品油、原油和煤炭行业增值税同比分别增长73.2%、39.7%和29.7%。 2010年消费税收入6017.54亿元,同比增长27.5%,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了57.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国内消费税的增收主要集中在汽车、卷烟和贵重首饰三类产品.同比分别增长55.8%、32%和29%。 2010年营业税收入11157.64亿元,同比增长23.8%,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5.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保险业、房地产和建筑业营业税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7.8%、32.4%和30.7%。 2010年企业所得税收入12842.79亿元,同比增长11.3%,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8.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缴纳所得税5168.85亿元,同比增长40.4%,房地产企业缴纳所得税同比增长50%。 201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同比增长22.5%。2010年全国各项税收收入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B.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浙江.材料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一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与上年相比,2009年以下四项的增长率最低的是( )。

A.“农民工总量”
B.“外出农民工”
C.“住户中外出农民工”
D.“举家外出农民工”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江苏.A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l0年中国各部门、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9—12月份当月同比增速均低于1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13.2%、11.0%、15.5%和9.6%,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1、2.2、1.8、1.0和4.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12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2010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8.0%、14.8%和6.6%,分别回落15.5、12.1和16.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2010年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9.5%。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1)2009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0273.5亿元 (2)2010年12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速度超过了11月 (3)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比前三季度均有所回落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浙江.材料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一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从输入地看,2008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约是在西部地区务工的( )。

A.3.4倍
B.3.8倍
C.4.2倍
D.4.6倍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江苏.A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l0年中国各部门、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9—12月份当月同比增速均低于1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13.2%、11.0%、15.5%和9.6%,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1、2.2、1.8、1.0和4.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12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2010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8.0%、14.8%和6.6%,分别回落15.5、12.1和16.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2010年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9.5%。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同期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

A.快0.3个百分点
B.快0.6个百分点
C.慢0.9个百分点
D.慢1.2个百分点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浙江.材料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一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2009年,全国“3l一50岁”的外出农民工约为( )。

A.8000万人
B.5000万人
C.3000万人
D.1000万人
单项选择题

(2012年山东.材料四)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全国完成税收总收入73202亿元,同比增收13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13.2个百分点。2010年增值税收入2109l_95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11.4个百分点。2010年成品油、原油和煤炭行业增值税同比分别增长73.2%、39.7%和29.7%。 2010年消费税收入6017.54亿元,同比增长27.5%,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了57.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国内消费税的增收主要集中在汽车、卷烟和贵重首饰三类产品.同比分别增长55.8%、32%和29%。 2010年营业税收入11157.64亿元,同比增长23.8%,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5.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保险业、房地产和建筑业营业税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7.8%、32.4%和30.7%。 2010年企业所得税收入12842.79亿元,同比增长11.3%,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8.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缴纳所得税5168.85亿元,同比增长40.4%,房地产企业缴纳所得税同比增长50%。 201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同比增长22.5%。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

A.2009年同比增速最快的税种是营业税
B.2010年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速快于煤炭行业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速
C.2010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速快于工业企业缴纳所得税同比增速
D.201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为6.6%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苏.B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2008年江苏省乡村人口总数是( )。

A.3106万人
B.3508万人
C.4019万人
D.4251万人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江苏.A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l0年中国各部门、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9—12月份当月同比增速均低于1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13.2%、11.0%、15.5%和9.6%,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1、2.2、1.8、1.0和4.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12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2010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8.0%、14.8%和6.6%,分别回落15.5、12.1和16.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2010年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9.5%。2009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中投资增速最快与最慢的行业,其投资增速相差( )。

A.44.8%
B.43.5%
C.38.2%
D.45.7%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浙江.材料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一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2008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出农民工约为( )。

A.5000万人
B.4000万人
C.3000万人
D.2000万人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苏.B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江苏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的年份最可能是(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江苏.A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l0年中国各部门、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9—12月份当月同比增速均低于1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13.2%、11.0%、15.5%和9.6%,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1、2.2、1.8、1.0和4.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12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2010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8.0%、14.8%和6.6%,分别回落15.5、12.1和16.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2010年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9.5%。若2009年和2010年中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d)、非金属矿物制品业(r)增加值占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用d 2009 、d 2010 ,r 2009 ,r 2010 表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d 2009 <d 2010 ,r 2009 <r 2010
B.d 2009 >d 2010 ,r 2009 <r 2010
C.d 2009 <d 2010 ,r 2009 >r 2010
D.d 2009 >d 2010 ,r 2009 >r 2010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浙江.材料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一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输出地看,200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不足1亿人
B.2009年,全国男性外出农民工超过9千万人
C.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中,已婚的与未婚的人数之差大于2千万人
D.2009年,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不足8千万人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苏.B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单项选择题

(2011年江苏.A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l0年中国各部门、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9—12月份当月同比增速均低于1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13.2%、11.0%、15.5%和9.6%,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1、2.2、1.8、1.0和4.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12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2010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8.0%、14.8%和6.6%,分别回落15.5、12.1和16.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2010年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9.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增幅均明显回落
B.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快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速
C.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高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4.1个百分点
D.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上半年比前三季度快2.4个百分点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苏.B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1997年江苏省建制镇数量比1979年多( )。

A.3.18倍
B.5.42倍
C.7.85倍
D.8.85倍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苏.B类.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1)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一年是1970年。 (2)第三阶段江苏省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49.2万人。 (3)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20万人。 (4)江苏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第五阶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西.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8202件,同比下降29.98%;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9654件,同比下降32.26%,案件总值33.57亿元,同比下降21.26%,罚没金额3.33亿元,同比下降39.49%。 从违法法规看,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案件9216件,同比下降38.54%;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6760件,同比下降27.51%;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4944件,同比增长6.51%;违反商标法规案件4119件,同比下降21.93%;违反广告法规案件2141件,同比下降24.27%;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案件1644件,下降13.66%;违反合同法规案件156件,同比下降57.02%。 从违法主体看,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个体工商户案件22142件,同比下降22.73%;自然人案件12472件,同比下降49.04%;公司案件6521件,同比下降21.73%;私营企业案件3975件,同比下降22.27%;集体企业案件728件,同比下降45.26%。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 ) (1)2009年第一季度,罚没金额同比下降率大于案件总值同比下降率 (2)2008年第一季度,违反合同法规案件为353件 (3)2009年第一季度,公司案件数大于私营企业案件与集体企业案件数之和

A.0
B.1
C.2
D.3
单项选择题

(2010年江西.材料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8202件,同比下降29.98%;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9654件,同比下降32.26%,案件总值33.57亿元,同比下降21.26%,罚没金额3.33亿元,同比下降39.49%。 从违法法规看,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案件9216件,同比下降38.54%;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6760件,同比下降27.51%;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4944件,同比增长6.51%;违反商标法规案件4119件,同比下降21.93%;违反广告法规案件2141件,同比下降24.27%;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案件1644件,下降13.66%;违反合同法规案件156件,同比下降57.02%。 从违法主体看,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个体工商户案件22142件,同比下降22.73%;自然人案件12472件,同比下降49.04%;公司案件6521件,同比下降21.73%;私营企业案件3975件,同比下降22.27%;集体企业案件728件,同比下降45.26%。根据上述资料,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2009年第一季度,自然人案件与集体企业案件同比下降均超过40%
B.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广告法规案件占各类违法违章案件的比重为3.14%
C.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各类法规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
D.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数量大约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案件数量的3倍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