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疲乏烦躁不安 B.呼吸深快,呼吸时带有酮味 C.嗜睡 D.口唇樱红 E.血压不稳或下降
A.催乳素与生长素 B.催产素与催乳素 C.加压素与催产素 D.抗利尿激素 E.催乳素与加压素
A.动作电位幅值 B.动作电位水平 C.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D.阈电位水平 E.4期膜电位去极速率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绝对值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辐值都相同
A.舌静脉 B.面静脉 C.咽静脉 D.下颌后静脉 E.耳后静脉
A.腹腔内有关炎症病灶 B.腹膜的壁层受炎症累及 C.腹腔内有出血 D.腹膜的脏层受炎症累及 E.胃或肠穿孔
A.子宫部 B.输卵管漏斗 C.输卵管壶腹 D.输卵管伞 E.输卵管峡
A.肝总动脉 B.子宫动脉 C.肠系膜上动脉 D.肠系膜下动脉 E.膀胱上动脉
A.寒冷 B.高温 C.肌肉运动 D.精神运动 E.进食
A.7.00-7.25 B.7.25-7.45 C.7.35-7.45 D.7.15-7.45 E.7.45-7.55
A.中心性紫绀 B.周围性紫绀 C.肠源性紫绀 D.混合性紫绀 E.先天性紫绀
A.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可威胁生命 B.恶性肿瘤确切诊断依靠病理切片 C.良性肿瘤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D.提高癌肿5年治愈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 E.恶性肿瘤应根据年龄大小,决定切除范围
A.气道通畅 B.口对口吹气 C.胸外心脏按压 D.胸内心脏按压 E.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A.红细胞丢失过多 B.红细胞生成障碍 C.造血原料不足 D.红细胞破坏增多 E.缺氧
A.促进甲状旁腺素分泌 B.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C.促进糖原分解 D.促进胰岛素分泌 E.促进甲状腺素的释放
A.产生精子 B.产生精液 C.产生精液与精子 D.产生精液与分泌男性激素 E.产生精子与分泌男性激素
A.低蛋白血症 B.内生水过多 C.抗利尿激素增加 D.钠潴留 E.不适当输入过多水分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阿米巴肠病 B.慢性结肠炎 C.伪膜性肠炎 D.细菌性痢疾 E.霍乱
A.股直肌 B.股薄肌 C.缝匠肌 D.股内侧肌 E.肌中间肌
A.锁骨中线 B.两肋部 C.腋中线和腋后线 D.腋前线 E.以上都不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3天 D.1周 E.14天
A.出肾门处、越小骨盆入口处、壁内段 B.出肾门处、与髂血管交叉处、壁内段 C.与肾盂移行处、与髂血管交叉处、壁内段 D.与肾盂移行处、越小骨盆入口处、膀胱后部 E.与肾盂移行处、与髂血管交叉处、膀胱后部
A.一氧化碳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亚硝酸盐类中毒 D.阿托品中毒 E.二氧化碳中毒
A.腰髓1-2节 B.腰髓2-4节 C.腰髓3-5节 D.骶髓1-2节 E.骶髓2-4节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D.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递质 E.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A.肺炎 B.肺结核 C.心功能不全 D.肺不张 E.支气管肺炎
A.激活因子Ⅻ B.分解纤维蛋白原 C.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 D.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E.使因子Ⅷ的作用加强
A.胫、腓骨的下端和距骨滑车 B.胫、腓骨的下端和跟骨结节 C.胫、腓骨的下端和腓骨头 D.胫骨下端和距骨头 E.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
A.加倍 B.减半 C.增大,但不到加倍 D.减小,但不到减半 E.不变
A.不支配咀嚼肌运动 B.在脑桥下部脑桥臂下缘出脑 C.含有特殊内脏传出纤维和一般躯体传人纤维 D.含有内脏运动纤维 E.传导舌后1/3的粘膜感觉和味觉
A.下腔静脉、肝总管、门静脉 B.肝总管、肝动脉、门静脉 C.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 D.肝总管、肝丛、肝静脉、肝动脉 E.门静脉、胆总管、腹腔动脉
A.消除病因 B.保暖、防暑 C.穿抗休克裤 D.注意休息 E.止痛剂早期应用
A.分泌浆液 B.支持脏器 C.产生负压 D.修复损伤 E.吸收液体
A.二尖瓣狭窄 B.主动脉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A.中性粒细胞 B.红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肿瘤细胞
A.发出纤维交叉后组成三叉丘系 B.发出纤维止于同侧腹内侧核 C.发出纤维形成对侧三叉神经脊束 D.发出纤维组成同侧三叉神经脊束 E.接受对侧三叉神经节细胞中枢突
A.抗利尿激素 B.生长素 C.氢化可的松 D.雌激素 E.醛固酮
A.近球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A.扁平胸 B.漏斗胸 C.鸡胸 D.佝偻病胸 E.桶状胸
A.重症肝炎 B.胆囊炎 C.流感 D.钩端螺旋体病 E.胆道蛔虫
A.穿刺针进入骨质后不可摆动 B.抽吸骨髓量不可过多 C.玻片必须干燥 D.抽出骨髓后,不可立即涂片 E.涂片时要厚薄适宜
A.疖是毛囊与邻近的皮脂腺化脓感染 B.痈是多数散在,不相关连的疖病 C.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的炎性病变 D.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结缔组织的感染 E.脓肿是急性感染后局部脓液积聚
A.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 B.正常人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 C.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 D.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为呼吸过缓 E.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5-6次/分
A.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1/3处 D.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1/3处 E.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界处
A.X线胸片有广泛性点、片状阴影 B.心电图异常 C.肺部听诊有啰音 D.血气分析低氧血症 E.一般吸氧疗法无效
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E.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产生量
A.伴有发热、呕吐 B.伴有昏迷瘫痪 C.伴有视力障碍 D.间歇性头痛 E.跳动性头痛
A.约占外科病的1/3-1/2 B.疖、丹毒、急性阑尾炎等均属非特异性感染 C.病程在2个月之内者均属急性感染 D.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菌是条件性病原菌 E.外科感染病程中常发展为混合感染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壁内神经丛 D.抑胃肽 E.促胰液素
A.磷酸二酯酶 B.腺苷酸环化酶 C.胆碱酯酶 D.ATP酶 E.胆碱乙酰化酶
A.斜坡卧位 B.侧卧位 C.平卧位 D.俯卧位 E.头低脚高位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后电位
A.上直肌 B.内直肌 C.下直肌 D.上斜肌 E.下斜肌
A.内含空气,呈正压 B.其内有肺 C.与心包横窦相通 D.借膈主动脉裂孔与腹膜腔相通 E.下界在肩胛线上平第11肋
A.胆囊炎时左上腹痛明显 B.胃穿孔后引起全腹痛,但上腹明显 C.阑尾炎时右下腹痛明显 D.心肌梗死时表现胸痛,不引起腹痛 E.尿路结石的腹痛常牵涉致下腹部及会阴部
A.可在24小时以内 B.数周 C.平均8-12(天) D.新生儿断脐后7日 E.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A.心音附加音 B.心律 C.心杂音 D.心包摩擦音 E.枪击音
A.颈曲后凸,胸曲前凸 B.颈曲前凸,胸曲后凸 C.颈曲前凸,胸曲前凸 D.骶曲前凸,腰曲前凸 E.腰曲后凸,胸曲前凸
A.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B.硬脊膜、软脊膜、蛛网膜 C.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 D.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 E.蛛网膜、硬脊膜、软脊膜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A.收缩压相同 B.脉压相同 C.外周阻力相同 D.大动脉可扩张性相同 E.每搏输出量相同’
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 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 C.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 D.增加心舒末期容积 E.缺氧、酸中毒
A.30ml B.40ml C.50ml D.60ml E.70ml
A.消化道瘘 B.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 C.坏死性胰腺炎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肝功能衰竭
A.心房肌收缩 B.大血管内血液流动 C.二尖瓣开放 D.三尖瓣开放 E.半月瓣关闭
A.口服 B.管饲 C.经周围静脉 D.经中心静脉 E.经周围小血管
A.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较薄 B.内侧半月板呈“O”形 C.内侧半月板较小 D.半月板周缘附于胫骨上 E.半月板的两端附着于股骨内外髁上
A.视神经乳头 B.视网膜 C.黄斑 D.中央凹 E.眼球后极
A.位于中央前回 B.位于中央后回 C.位于枕叶 D.位于顶叶 E.位于中央前回和后回上端的内侧面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D.具有第一和第二两个信号系统 E.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A.心房肌 B.房室结 C.窦房结 D.房室束 E.左、右束支
A.Ⅲ°烧伤 B.Ⅰ°烧伤 C.深Ⅲ°烧伤 D.浅Ⅱ°烧伤 E.以上都是
A.肾小球滤过量 B.近曲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 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E.近曲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A.项韧带 B.椎间盘 C.棘间韧带 D.黄韧带 E.棘上韧带
A.大肠杆菌 B.绿脓杆菌 C.变形杆菌 D.类杆菌 E.均不正确
A.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呼吸的深浅无关 B.男性肺泡呼吸音较女性强 C.儿童肺泡呼吸音较老年人强 D.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肺泡呼吸音最强 E.肺尖及肺下缘区域肺泡呼吸音较弱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A.心力衰竭 B.肺水肿 C.红细胞增多症 D.严重感染 E.恶性高血压
A.左、右肺大小对称 B.位于胸膜腔内,纵隔两侧 C.左肺窄而长,有奇静脉的压迹 D.用力吸气时可充满肋隔隐窝 E.纵膈面直对肺门
A.血管 B.神经 C.肌腱 D.关节韧带 E.骨
A.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发热时 B.心肌梗塞 C.心包积液 D.左侧胸腔积液 E.肺炎
A.血管结扎处出血坏死 B.感染后组织坏死 C.DIC D.血管结扎欠妥 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