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双母线分段接线 B.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C.单母线或双母线接线 D.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A.电气和热工控制 B.直流润滑油泵 C.断路器电磁合闸机构 D.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
A.宜,也宜 B.应,不宜 C.不应,不宜 D.不宜,宜
A.95% B.100% C.105% D.110%
A.1组,交流系统 B.2组,直流系统 C.1组,直流系统 D.2组,交流系统
A.单母线接线的浮充电设备宜经刀开关接于母线上;2组蓄电池的公共备用充电设备应分别经刀开关与蓄电池并接 B.单母线分段接线中宜将充电设备和备用充电设备分别接在两个分段上 C.充电和浮充电兼用的充电设备与蓄电池组应分别接在两个分段上 D.充电设备宜经试验刀开关直接与蓄电池组并接
A.无端电池的蓄电池组设有降压装置时,该装置必须接于蓄电池与直流母线之间 B.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的直流电源直流动力馈线引接 C.当采用静态逆变装置时,引自蓄电池的直流电源应经三极管闭锁 D.除直接为电子负荷供电的直流系统外,直流系统宜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A.熔断器,自动开关 B.刀开关,自动开关 C.自动开关,刀开关 D.自动开关,自动开关
A.对于没有主控制室的发电厂,当机组台数为3台及以上,且总容量为100MW及以上,宜装设2组蓄电池 B.500kv变电所宜装设2组蓄电池 C.220-330kv变电所宜装设2组蓄电池 D.容量为100-125MW的机组,当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时,每台机组可装设1组蓄电池
A.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 B.低倍率镉镍蓄电池 C.中倍率镉镍蓄电池 D.高倍率镉镍蓄电池
A.60%,90% B.60%,100% C.90%,60% D.90%,100%
A.各合闸电流之和,8s B.各合闸电流之和,5s C.断路器最大1台合闸电流,8s D.断路器最大1台合闸电流,5s
A. B. C. D.
A.容量系数KCc表示在一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不同的放电时间所允许的放电容量与10h额定容量的比值,即: B.容量比例系数KCb表示在一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不同放电时间的允许放电容量与1h允许放电容量之比值,即: C.蓄电池允许的电流比例系数表示在某一放电终止电压下,放电初期或末期(随机、05h、1h)允许的冲击放电电流与1h所允许的放电容量之比值,即: D.电流比例系数为无名值
A.1套浮充电,1套充电 B.1套充电,1套浮充电 C.1套浮充电,1套浮充电 D.1套充电,1套充电
A.降压装置的压降值应满足蓄电池输出电流经常变化时基本不变的要求 B.降压装置宜由硅三极管、硅堆或硅链构成 C.降压装置的额定电流应满足所在回路最大持续负荷电流的要求,并应校验冲击电流不超过硅元件的短时过载能力 D.降压装置硅元件的额定电压,对220V直流系统宜选用500V,对于110V直流系统宜选用300V
A.铜母线,热稳定 B.铝母线,动稳定 C.铝母线,热稳定 D.铜母线,动稳定
A.平均负荷电流 B.最大负荷电流 C.临界过电流 D.最大过电流
A.蓄电池组布置在电气控制楼任何一层即可 B.直流主屏布置在蓄电池室附近单独的电源室内或电气继电器室内,对于变电所和网络控制室,也可布置在控制室内 C.硅整流设备可与蓄电池组同室布置 D.直流分电屏宜布置在避开灰尘和潮湿的主厂房内
A.直流系统应设置绝缘监察装置,当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或绝缘水平低于规定值时,绝缘监察装置应可靠动作,并发出声光信号 B.绝缘监察装置应能测出正、负极母线对地的电压值和绝缘电阻值 C.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和330~500kV变电站的绝缘监察装置,可采用接地自动巡检装置 D.设有直流分电屏时,其馈线不必包括在绝缘监察装置的范围内,绝缘监察装置的整定值或灵敏度应满足直流系统的要求
A.UPS宜为单相输出,输出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频率为50Hz。当容量较大或设有三相负载时,也可选用三相输出式 B.UPS输出配电屏应采用辐射状供电。UPS正常运行时宜由电厂的保安电源或所用电供电 C.UPS主机和主配电屏应布置在密封良好的室内,交流分配电屏则宜布置在负荷较为分散的电子设备间 D.UPS的交流输入端、旁路交流输入端、带闭锁二极管的直流输入端以及逆变器输出端应设具有热、磁脱扣器的自动开关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