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低于工程价款30%,不高于工程价款60% B.不低于工程价款40%,不高于工程价款70% C.不低于工程价款40%,不高于工程价款80% D.不低于工程价款60%,不高于工程价款90%
A.分部分项工程 B.单项工程 C.分项工程 D.单位工程
A.个别性 B.差异性 C.层次性 D.动态性
A.工程量清单是包括工程数量的明细清单 B.工程量清单也包括工程数量相应的单价 C.工程量清单由招标人提供 D.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A.加强政府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B.企业自主报价,国家定额只作参考 C.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D.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B.价差预备费 C.投资方向调节税 D.建设期贷款利息
A.75%~95% B.35%~75% C.15%~50% D.5%~35%
A.采用先进技术 B.招标竞价 C.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D.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A.服务功能 B.引导功能 C.联系功能 D.审核功能
A.5% B.10% C.15% D.20%
A.20学时 B.30学时 C.40学时 D.60学时
A.环境保护费 B.低值易耗品摊销费 C.临时设施费 D.脚手架费
A.2% B.3% C.5% D.10%
A.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 B.目的港船上交货价(FOS) C.离岸价加运费(C&F) D.到岸价(CIF)
A.112.5m3 B.90m3/工日 C.80m3/工日 D.72m3
A.2475块 B.2513块 C.2500块 D.2462.5块
A.分部分项工程费 B.零星工程项目费 C.预留金 D.措施项目费
A.项目编码统一 B.项目名称统一 C.计价依据统一 D.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统一
A.分部分项工程费 B.人工费 C.人工费+机械费 D.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
A.装饰装修工程 B.建筑工程 C.安装工程 D.市政工程
A.标准预算审查法 B.对比审查法 C.筛选审查法 D.全面审查法
A.6 B.12 C.8 D.10
A.固定总价 B.固定单价 C.调值总价 D.成本加酬金
A.20 B.30 C.45 D.60
A.10%,20% B.20%,30% C.10%,30% D.15%,25%
A.180万元 B.600万元 C.700万元 D.720万元
A.按审价部门提出的价格调整 B.按发包人指定的价格调整 C.按设计部门提出的价格调整 D.由承包人或发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对方确认后调整
A.7 B.14 C.15 D.10
A.业主承担工程价格波动的风险,承包商承担工程量变动的风险 B.业主承担工程量变动风险,承包商承担工程价格波动的风险 C.业主承担工程量变动和工程价格波动的风险 D.承包商承担工程量变动和工程价格波动的风险
A.15天 B.30天 C.45天 D.三个月
A.中标人报价最低 B.经评审的合理低价 C.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D.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且不低于成本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合同管理部门 D.人民法院
A. 施工合同协议书→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施工合同通用条款→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B.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工程量清单 C.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施工合同通用条款→工程量清单 D.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施工合同专用条款
A.承包人 B.发包人 C.承包人与发包人共同 D.承包人与发包人协商
A.以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为准 B.以施工图中的工程量为准 C.以上面A、B两者的平均值为准 D.在规定时间内向招标单位提出,经招标单位同意后方可调整
A.违约方当事人客观上存在违约行为 B.违约方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 C.守约方当事人客观上存在损失 D.由合同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自行约定
A.作为独立费列入主体工程工程量清单中 B.建设单位与专业工程承包人单独签定施工合同 C.作为招标人预留金列入主体工程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 D.建设单位与主体结构承包商签定指定分包合同
A.一类工28元/工日,二类工26元/工日,三类工24元/工日 B.一类工32元/工日,二类工30元/工日,三类工27元/工日 C.一类工38元/工日,二类工34元/工日,三类工30元/工日 D.一类工40元/工日,二类工37元/工日,三类工34元/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