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从财政部2012年11月27日公布的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看,已经出现养老金资金趋紧迹象。养老金“缺口”凸显双轨制弊端,而弃保则意味着人们对社保的信任感不足。目前,我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与企业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造成除了保障体系的“双轨制”问题外,其实与收入分配改革相关联。网友认为,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过低,如今工资的涨幅也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导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引发公平性质疑;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制度上的双轨制,而制度之间又缺乏合理的转移接续安排,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途离职只能“净身出户”,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
社保覆盖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在中小民营企业打工的人。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利用雇员对劳动法的不了解,不让员工参保。改变不公平的“养老金双轨制”,必须把它嵌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里,才能理顺分配关系,缩小不合理差异。为了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制度亟须加强配套手段,优化现有制度,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社会现实,谈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所存在的问题。(100—200字)
答案:
(1)“双轨制”导致作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得到报酬不同;
(2)“双轨制”为社会稳定埋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