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B.3 C.4 D.8
A.项目监理 B.项目负责人 C.业主代表 D.项目经理
A.实际费用法 B.总费用法 C.修正的总费用法 D.投标报价估算总费用法
A.8 B.6 C.4 D.2
A.管理措施 B.技术措施 C.组织措施 D.经济措施
A.回应 B.上诉 C.索赔 D.承诺
A.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B.单位工程施工成本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 C.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 D.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
A.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 B.监理规划 C.监理的内容 D.监理权限
A.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天内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B.对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C.参与竣工验收会议,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 D.竣工验收完毕后,仍要对质量监督检查中提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A.需要进行指导和审核,但不承担施工质量的连带责任 B.需要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施工质量的连带责任 C.不需要审核,但应承担施工质量的连带责任 D.需要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施工质量的全部责任
A.为达到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所进行的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活动 B.要求组织按照相同的管理模式、相同的管理程序、相同的施工工艺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 C.把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状态,尽可能不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责任事故 D.实施GB/T 28001 和 GB/T 24001标准,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A.7 B.14 C.21 D.23
A.晚9点到次日早5点之间 B.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 C.晚11点到次日早7点之间 D.晚12点到次日早8点之间
A.是监理工程师行使权利的依据,但不构成合同的一部分 B.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C.作为承包人实施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不构成合同的一部分 D.构成合同的一部分,但是它的重要程度不如合同文件中的其他组成部分
A.甲方 B.监理方 C.施工方 D.业主方
A.进度计划不必过早形成计划系统 B.应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控制 C.应对进度计划进行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D.应增大影响进度风险的敏感度系数
A.总施工成本—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项工程—单位工程 B.总施工成本—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 C.总施工成本—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分项工程 D.总施工成本—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政府 D.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A.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 B.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 C.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 D.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
A.吸收法 B.吸附法 C.催化法 D.生物法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建设行政部门裁决
A.资格预审文件 B.政府法律文件 C.商务和技术偏差表 D.评标办法
A.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B.项目施工全过程各阶段 C.隐蔽工程验收阶段 D.分部工程验收阶段
A.单项工程的全部检查 B.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抽样调查 C.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 D.工程外观质量的检查
A.时标网络计划中没有波形线 B.与紧后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 C.开始节点与结束节点均为关键节点 D.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最迟完成时间
A.评价质量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 B.揭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质量提供依据 C.建立质量体系运行的信息 D.获准认证后的维持与监督管理
A.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含工程质量创优要求)的建设工程产品 B.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C.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建议等,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 D.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则工作D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依次为()。
A.1天和1天 B.1天和2天 C.2天和1天 D.2天和2天
A.620 B.635 C.712 D.810
A.减少项目管理班子人员数量 B.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 C.降低项目管理人工成本 D.组建项目管理班子
A.审查质量保证措施 B.审查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C.审查工程参与各方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D.审查施工方案
A.对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应建立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 B.运行控制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方针与目标 C.运行控制的手段是编制控制程序 D.运行控制的对象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9001—2001》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 28001—2001》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0—2001》
A.确定计算物价指数的品种 B.商定调整因素 C.考查市场价格 D.确定成本要素系数
A.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B.若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合项目的进度目标,则报告项目决策者 C.项目结构分析 D.项目的工作编码
A.增加设备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 B.消除危险源、限制危险物质 C.进行故障一安全设计 D.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A.建筑企业质量责任主体 B.建设单位质量责任主体 C.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 D.监理单位质量责任主体
A.投资控制和成本控制 B.进度控制 C.合同管理和质量控制 D.信息自动化控制
A.组织系统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B.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C.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D.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
A.14 B.15 C.28 D.30
A.由设计单位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 B.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 C.由发包人提出,经承包人确认后 D.由监理工程师提出,经设计单位复核后
A.8 B.9 C.10 D.11
A.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B.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C.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企业改正 D.检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等。
A.施工方 B.业主方 C.设计方 D.供货方
A.业主 B.企业董事会 C.本企业法定代表人 D.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
A.2% B.3%~5% C.7% D.10%
A.竣工验收合格后1个月内 B.质量报修期满后14天内 C.工程移交时 D.质量报修期满1年后14天内
A.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构成 B.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只需控制质量控制点,不必控制全部作业过程 C.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 D.工序质量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A.工程预算与概算的比较 B.工程合同价与预算的比较 C.工程款支付与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D.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A.分层法 B.因果分析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A.事故防范计划 B.现场防火设施 C.工程设计文件 D.一般技工的能力
A.5 425 B.4 150 C.3 025 D.2905
A.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B.设计人员的能力 C.安全管理人员的资历和能力 D.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
A.Di-j表示工作i-j的持续时间 B.FFi-j表示工作i-j的总时差 C.EFi-j表示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 D.LFi-j表示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A.合同协议书 B.投标书及其附件 C.合同通用条款 D.电话记录
A.执行原综合单价 B.增加部分的数量和单价需作调整 C.原综合单价需作调整 D.幅度以外部分的综合单价需作调整
A.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通常可由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扩充而得 B.可以把按子项目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与按时间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计划结合起来 C.由网络图扩展来的成本计划,既要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又要同时确定完成工作核实的成本支出计划 D.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包括,按施工成本、子项目成本和工程进度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
A.决策阶段 B.实施阶段 C.设计阶段 D.施工阶段
A.消除危险源 B.设置隔离设施 C.设置薄弱环节 D.增加安全系数
A.分层次规划原则 B.质量责任原则 C.总目标分解的原则 D.系统全面性原则
A.银行履约保函 B.履约担保书 C.保留金 D.违约金
A.项目决策策划 B.制定纠偏措施 C.目标分解 D.收集实际数据
A.14 B.20 C.28 D.30
A.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 B.仅向中标人 C.仅向未中标人 D.向在投标有效期内撤销投标书的投标人
A.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 B.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 C.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 D.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中标示并落实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管理职能
A.20%~30% B.25%~35% C.30%~50% D.5%
A.银行保函 B.存折 C.保兑支票 D.银行汇票
论证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时,需要进行: ①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②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③项目结构的分析等多项工作。 仅就上述三项工作而言,其正确的顺序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